APP下载

分期康复护理对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5-01-22刘爱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基底节肢体脑出血

刘爱花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商丘 476100

本文对我院2013-01—12 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3-01—12 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8例,男60例,女48例;年龄41~79岁,平均(60.1±2.4)岁;昏迷28例,嗜睡24例,清醒56例;经CT 检查出血量30~86mL;出血部位:壳核出血6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6例,外囊及岛叶17例,均予以血肿清除术。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疾病学会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经头颅CT 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

1.2 方法 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病情、药物、饮食、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分期康复护理。

1.2.1 急性期护理(术后7d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等变化,患者病情平稳后,及早介入康复训练。对于昏迷、神志不清患者预防压疮;出现尿失禁患者予以导尿及膀胱的护理;意识清醒患者应协助痰液排出;予以排尿及盆底肌运动收缩训练。急性期患者肌张力减低、肌力下降,首先是维持各关节活动范围,避免患者因关节制动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其次注意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注意床放平,不要抬高床头或半坐卧位,使头处于舒适的体位,躯干稍向后仰,腰背部放一枕头支撑,肩关节屈曲80°~100°,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下肢置于屈髋、屈膝、背屈、外翻踝,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体上、下肢置于舒适体位。卧位期间从患侧多给予刺激,特别是患者左侧忽略症时,所有人员均从患侧接触患者。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均不超过2h,以防发生压疮。对于神志不清或神志清有吞咽障碍者,及时下胃管,确保患者营养的供给,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关节被动活动。

1.2.2 稳定期(术后2~4周):脑水肿逐渐消退,血压相对稳定。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耐心安慰、劝导,对脑出血的治疗过程进行解释,说明配合要点及临床效果:若患者瘫痪肢体出现肌张力增高,即采用抗痉挛体位,如俯卧位、坐位等,患肢被动活动以降低肌张力。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如吹气动作、咀嚼、舌肌伸缩运动、舌背抬高等;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双音节逐渐向句子过渡,对患者进行声带、软腭、面肌、舌肌运动锻炼,恢复语言肌肉功能;并进行平衡坐位、坐起、床上移位、翻身等锻炼,同时鼓励患者用患肢做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步行训练。护理4周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

1.3 评估标准 生活质量评估:根据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洗澡、上下楼梯、大小便控制、穿衣、进食、平地行走等内容,每项10分,共100分[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4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导致患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临床上基底节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即进行手术治疗。美国学者PatDavies 提出:康复治疗应开始于发病之日,而不是等到康复中心之时。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病情稳定24~48h即可开始积极的康复治疗。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地挖掘损伤修复的潜力,促进末端突触再生。提示靠自发的恢复是有限的,必须加以功能训练促进其在可能范围内最大恢复[3]。

本研究中,我们在监测病情、健康教育、药物、饮食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分期康复护理干预,从发病时的良肢位摆放、肢体的被动活动,随着病情的改善,逐步开展强化的、主动的康复训练。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障碍、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疏通经络,缓解患者肢体麻木、活动障碍,促进血液循环及神经元再生,结合患者的精神、文化、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神级功能缺损情况。

表1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56 41.00±0.89 73.67±1.37对照组 52 41.83±0.75 55.67±1.97 t 值-1.746 18.414 P 值0.698 0.000

[1]李丽梅.早期康复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53-156.

[2]唐云,凌峰.11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234-236.

[3]张燕,李春栩,桑慧颖.脑反射治疗法对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60.

猜你喜欢

基底节肢体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