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渠道推进实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的开发
2015-01-22杨东群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 | 杨东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多种渠道推进实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的开发
文 | 杨东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
我国实践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农业对外援助项目推动型、中小规模企业合作投资型和大型涉农企业的并购投资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执行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在当地建立商业化运营公司,有效促进了我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大型涉农企业,如双汇集团和中粮集团,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较强,通过并购投资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竞争,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有益于加速实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制定农业对外援助和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划,准确分析全球农业资源在各国分布情况、世界主要农业资源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明确农业援助和对外投资的目标,结合我国农业资源需求情况,确定农业援助对象国和投资对象国,以及与这些国家合作的方式。制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的根本方针和原则,规范境外企业经营行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农业援助和对外农业投资活动顺利进行。
建立为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服务的组织体系
借鉴日本针对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建立系统、全面组织体系的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对外援助和海外农业投资服务机构,做到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有机配合,形成合力。在企业层面,成立海外农业投资者联合会,加强企业间交流,提高企业家海外投资经营能力,有利于规避投资风险。
制定和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金融、税收、保险等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活动,针对开发农产品品种如谷物等,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措施,降低企业海外拓展活动的压力和风险。政府相关部门亟待研究制定相关对策,为有能力利用国外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给予特殊融资、保险等优惠政策,促进我国利用境外农业资源的战略活动有效落实。
努力开拓多元化农产品进口渠道
我国大豆、玉米等重要粮食资源进口率高,进口来源国集中,加大了粮食安全风险。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粮食贸易公司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进口渠道,即使对于进口量不大的国家,也不可轻易放弃渠道,着力挖掘具有潜力的来源国市场。多来源国、多渠道并行,有利于保障粮食进口,降低缺粮风险,并为未来对该国的农业投资创造可能性。
加强农业援助,维护负责任大国形象
作为负责任大国,有必要不断利用我国先进农业技术,帮助农业资源丰富的缺粮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这些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努力,建立起两国间互相信赖的关系,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努力,我国才有条件有可能分享农业合作的成果。
对有农业资源利用潜力的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非洲等欠发达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很多欠发达国家农业资源丰富,与我国有着密切的政治、外交、经济关系,也是我国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地区。对这些国家农业援助,除了采取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方式外,还可以考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准一个具有农业资源开发潜力的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大规模农业合作。从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到双方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各个环节给予资金支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大规模农业生产相配套。
加强沟通、协调和人才培养
加强对各省市多种形式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探明他们对金融、保险、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的需求内容以及合理度。加强政府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用政策创新的思维逐步制定有利于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的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措施,并确保落实。
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开展多种资源开发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作为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先导,有利于与国外企业抗衡。另一方面,洞察力强、具有技术优势的小企业,也是境外农业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那些既是非粮食类、非敏感类,又属于我国稀缺资源的农产品,如果资源拥有国消费量不大,企业应加强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还有利于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更有利于节约我国土地、水等各种资源,并且避免在国际社会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