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2015-01-22

关键词: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价值观

陈 婧

(浙江工业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

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陈 婧

(浙江工业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90后大学生作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以课堂教学为讲台,以校园文化为平台,以实践教学为舞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研究构建90后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八大提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中强调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力量。探索如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内的传播途径,使大学生群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是摆在当前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重要内核,也是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2]。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高等院校自当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三个倡导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引导各种价值观倾向和社会思潮的标尺。这三个倡导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观念[4]。多年来,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相脱离,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直接教授给高校大学生,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客体,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价值观教育被动,效果甚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优化传播的途径,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性的观点和理论,转化为高校大学生切实需要的、乐意接受的、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也涉及到教育理念和观念的转变。其核心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统一起来,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高校学生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

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的评述

(一)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的成效总结

1.90后大学生对政治价值取向内容的认知情况。(1)90后大学生对政治价值取向的内容普遍有所了解。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2)90后大学生对政治价值取向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了解。在被问及是否了解政治价值取向的具体内容时,有68.46%的90后大学生表示“只知道一点”,“完全不清楚”的占16.95%,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不清楚,不了解”的占了24.83%,15.6%的同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根本不了解”[5]。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淡化和缺失的问题,对价值取向的内涵认识不全面、不深入,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

2.90后大学生了解政治价值取向的传播途径。(1)90后大学生大多通过课堂、党组活动了解政治价值取向的具体内容。当被问及“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时,65.27%的90后大学生认为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其次是通过党团组织活动,占34.56%;通过社团活动、校报、校园广播、课外书籍、报纸、网络的分别占2.85%、0.67%、0.5%、3.52%、2.52%、4.87%。此外,思想政治课的出勤情况如下:75%的学生从不缺课,一学期缺课1~2次的同学占11.41%,缺课3~4次的同学占5.37%,一学期缺课5~6次的占5.70%,六次以上的占2.18%。参与党组活动的情况如下:所有活动均参加和基本参加的占89.26%,基本都不参加的占12.75%,从不参加的只占1.01%[5]。这说明,现今使90后大学生学习政治价值取向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党组活动,缺乏自主学习精神。(2)传统媒体形式逐渐失去自身优势。被问及“你除了课堂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外自己还看过马克思主义有关书籍吗”时,48.4%的90后大学生在课外没有看过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43.1%的学生看过1~2本相关书籍,仅有2.4%的学生看过4本以上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与此同时,被问及“是否看校报上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些评论”时,44.2%的同学偶尔会看校报上关于主流意识的评论,21.5%的同学对于这些内容一般都不关注,17.6%的同学比较关注这些内容,另外只有10.2%的同学非常关注校报上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评论[5]。(3)90后大学生渴望通过新兴媒介接触政治价值取向。课题组的调查显示,有84.89%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政治价值的传播方式对其接受这种价值有影响;当问及“通过影视作品来传播政治价值是否能吸引你”时,有80.03%的90后大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有吸引力”;在课堂教学、党团组织活动、社团活动、校报、校园广播、课外书籍及网络这几项传播途径中,90后大学生能完全接受的程度,网络占37.92%,影视作品占33.39%[5]。这些都说明,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依靠网络而非报纸、广播、书籍、党团组织活动等传统媒介。

(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的问题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甚微。(1)传统思政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首先,传统思政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政理论知识不易学、不易记,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其次,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并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潮流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传统教学形式下的价值观教育知识接受度降低。(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往往重视说教灌输,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体需求和主体性地位,思政教学中学生需求与教学提供之间不对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传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多,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不佳。(3)高校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心依然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重视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相对单一,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被纳入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全面性。

2.高校校园文化育人作用薄弱。(1)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重于内容。高校目前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高校的很多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形”无“神”,并没有将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校园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育人功能,但是很多学校仅仅是简单地把校园文化等同于丰富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校园文化简单理解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娱乐性活动偏多,高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校园文化活动中真正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少,与价值观教育脱节严重,而且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大。(2)校园文化活动中物质文化建设重于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式,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存在的意义所在,也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是物质文化建设多于精神文化建设,许多高校在对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上,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3)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依赖于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等传统形式,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能有效地结合,领域不够宽广、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实践需要。

三、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思考——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由于价值观教育“知易行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知(认知)、情(情趣)、意(意志)、行(践行)四个方面层层深入,才能直抵人心。如何有效改变90后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怎样根据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真正让这一群体增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进而转化为其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就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高校将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阶段、有重点地融入于“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教育途径中,既符合大学生价值观学习内化与外化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水平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知”是前提与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更新教学内容,增强高校大学生价值认知的针对性。一方面,我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类归纳为20个教学点与若干问题,分解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思政课程中,实现理论体系向课程体系的转化。另一方面,获评“全国高校百强网站”的“精弘论坛”,成为学校思政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每月定期开展的舆情研判和集中备课会信息收集的载体和重要案例库源。思政教师将学生舆情热点和校园鲜活案例及时转化为价值体系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同时,高校应构建教学新体系,保障核心价值传播的完整性。在整合教材内容构建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教学基础,创建、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的教学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有机地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中,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探索教学新方法,增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的统一。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入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究式教学、“4S”课堂教学等多种新课堂建设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使课堂“鲜活”起来,提高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学习团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模拟场景或视频短片展现,教师讲解并提出研究内容,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明辨是非;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模块分成“事”、“思”、“识”、“实”,促进学生感知事,深化思,提高识,践于行。此外,高校应及时跟踪反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我校通过“E路良师”、“精弘舆情”等网上评议、学生座谈、问卷调查、舆情研判、校院两级的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学生会学习部监控等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效果、管理和教学系统情况、学生的价值观状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和全面分析,认真研判大学生行为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教学工作。

(二)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高校大学生在理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接受,实现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的转换。

1.自创文化创意产品,建设学生社团。(1)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气神”。针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我校积极探索新媒体条件下的学教互动,推行“E路良师”计划,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开展潜移默化的价值体系教育。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创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产品。如: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以杨济源同学事迹为原型的校园原创实验话剧——《遗失的美好》,学生自编、自绘了校园原创漫画《大学云游记》等,均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2)建设学生社团。学校把学生最大的理论型社团“青马学校”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由思政教师担任该社团负责人,社团通过理论讲座、理论辩论、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等活动,编纂《晨思报》等理论刊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依托新型媒介,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1)思政理论课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微信微博、QQ与学生课下进行思想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空间与载体。(2)教师言传身教。学校涌现出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教师,自2002年以来学校已经成功开展七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成功举办3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这两项活动是由全校学生和研究生自主评选的教师的两个最高荣誉,这些优秀教师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起着重要的言传身教的典范作用。

(三)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贵在知行统一,行是关键和归宿。实践是高校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根据社会实践课的特点,由我校思政部制定社会实践的目标和方案,并与校团委、学工部、各学院分团委合作,坚持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集中统一组织与分散自主活动相结合、事前指导与过程指导相结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使实践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补充,并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成价值认同的目标。

1.课内实践。在思政课评价中强化价值观教育效果“知行合一”的导向作用,改革思政课程评价考核方法,改变原有以知识学习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加大学生内化践行价值体系的评价权重,将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活动和价值体系实践活动纳入思政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平时表现特别突出的大学生享有免考资格,为大学生营造开放式的考核评价环境。

2.课外实践。我校坚持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事前指导与过程指导相结合,开展践行价值体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在校本科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树立并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课程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思想状况,教师精心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教学主题、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实践考核进行详细规定;学生深入进行主题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需要理论积淀,也需要实践涵养。浙江工业大学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讲台,以校园文化为平台,以实践教学为舞台,三者相互支撑,深度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90后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空间,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90后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从而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心、动情、共鸣、践行的良好效果。

[1]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上册) [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2.

[2] 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47.

[3] 刘峥,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9): 12-15.

[4] 陆士桢.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理论,2007,(7):23-25.

[5] 陈婧.90后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1,(1):36-37.

(责任编辑:徐吉洪)

A Study on Effectiv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Born After 90s——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 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re embodimen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How to us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educat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College students born after the 90s, as the subjects of current colleges, mak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ak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at is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platform, campus culture as the platform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s the stage” and builds a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way of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born after the 90s,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s born after the 90s;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ffective way

2014-11-17

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思政专项课题(Y201122322)

陈 婧(1983-),女,浙江长兴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64

A

1006-4303(2015)01-0070-05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