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资讯
2015-01-22
铜贸企业暴利终结:铜融资三类套利模式遭曝光
近日,LME铜价从双向波动转入“熊途”的迹象愈发明显。在银行收紧信贷、铜市不景气的双重挤压下,铜融资的空间越来越小,“套利”的盈利更如过眼云烟。
铜融资的核心思想就是赊账买铜,迅速转售以回笼资金。其本质是用商品贸易名义做融资。最为人熟知的手法是信用证模式,赊账环节借助银行信用证,买卖环节借助转口贸易,一般需三方合作。具体运作模式是,比如国内铜贸商A、两家境外公司B和C。整个过程中,交易标的铜一直在保税仓不动,唯有仓单在三方流转。交易完成后,仓单转回到最初卖家B手里,铜贸商A获得一笔为期90天的短期融资。
而与之原理相似的“厂商赊销”模式因基于国内市场,较少受监管冲击,外界亦少了解。该模式核心是上游铜厂。铜厂高于市价出货,铜贸商按此价格买下可获得3个月赊账期,只要拿到货后立刻在市场上折价抛售,就可迅速获得资金,等于拿到一笔3个月的短期融资,这与信用证模式下的售铜套现如出一辙,资金大都用于赌期货。这类“赌期货”的铜贸商亦不接触铜的终端用户,实为“套利商”。
以上两种铜融资模式都是铜贸商在“借钱”。第三种铜融资实为铜贸商“放贷”,手法同样是赊销,但这次是由铜贸商向下游提供赊销,收取较高的“利息”。该模式主要流行于广东局部地区。不过,铜贸商赊销模式中的资金去向仍多在铜市,或为终端用户,在铜价下跌过程中同样遭受较大压力。
(节选自2015年1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曾颂)
国务院详解中国装备“走出去”六大板块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看来,目前是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极好时点”。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了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
多层次部署高铁、核电“走出去”
在重大装备“走出去”这一议题中,高铁与核电又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常务会议提出,铁路、核电“走出去”,要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施工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等全方位服务,并通过国际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
钢铁、建材的新空间
以钢铁、有色、建材、轻纺等行业为重点,针对国际市场需要,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和合规标准“走出去”。这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另一大重点。
专项资金支持
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如何做好政策保障,尤其是资金方面的保障最受关注。常务会议明确,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政策,立足长远支持一批重大项目。此外,将按照市场原则,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
(节选自2015年1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王子约 张国栋)
对所有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度,确定核心评价因子个数,并结合实际生产确定评价指标[6,7]。
新环保法将冲击铅锌冶炼、镍铁冶炼行业
2015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新环保法,市场普遍认为,这将对有色金属冶炼各子行业有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我国铜、铅锌以及镍铁冶炼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对大气和水环境有污染和影响,预计将受新环保法影响较大。
就铜冶炼行业而言,我国铜冶炼行业经过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产业集中度较高,铜冶炼产能高度集中在少数骨干企业,反射炉等一批污染较重的落后设备相继淘汰,而闪速炉、富氧底吹等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陆续得到应用。当前铜冶炼的核心企业冶炼装备水平普遍都很高,特别是在冶炼过程中实现了对二氧化硫的全部回收和制酸,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加之国内铜冶炼企业普遍规模较大,实力较雄厚,即使有部分排放指标不能完全达标,企业也完全有能力投入资金继续进行环保设备改造和升级。
而铅锌冶炼行业,特别是铅冶炼行业,由于产业集中度较低,中小型铅冶炼企业占比较大,预计受新环保法的冲击将相对较大。与国内铜冶炼企业相比,铅冶炼企业不仅普遍规模较小,而且技术实力和盈利状况不佳。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企业必须投入较多资金进行环保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这将显著增加企业的资本开支,同时为满足新环保法下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环保设备的运营将导致企业的环保费用显著上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将被继续压缩。与铅冶炼行业相似,我国镍铁冶炼行业也面临这样的困境。中
俄铝2014年铝产量360.1万吨
近日消息,俄铝2014年度铝总产量达360.1万吨,同比下跌7%,而2014年四季度则为91.5万吨,环比上升1%。俄铝集团预期,2015年铝产量稳定及价格环境有利,预计铝产量将持平于360万吨。
资料同时显示,俄铝2014年度的氧化铝总产量为725.3万吨,同比下跌1%,四季度181.8万吨,环比持平;2014年度的铝土矿产量达1210.8万吨,同比上升2%,2014年四季度则为293.2万吨,环比下跌11%。俄铝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专注进一步提高上游垂直整合的效率。
诺贝丽斯汽车闭环回收项目投产
近日,诺贝丽斯(Novelis)宣布4800万美元汽车废铝回收项目竣工,该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北美地区不断增加的汽车铝板需求。
该回收投资项目包含新建81000平方尺加工、分拣及储存废铝大楼。额外投资用于设施提升。
诺贝丽斯公司副总裁兼北美区总裁MarcoPalmieri表示,作为汽车闭环回收业的先驱,当务之急是在诺贝丽斯与汽车制造商之间建立持续的供应链,不仅可以保存铝的价值,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客户经济效益。此次投资将帮助公司迎合汽车制造商的新需求。
印尼国际镍矿40亿美元兴建镍矿石冶炼厂
INCO财务经理Febriany称,该资金用来兴建两项冶炼厂工程。其细节是,20亿美元供东南苏拉威西Bahadopi的冶炼厂投资和在南苏拉威西Sorowako的冶炼厂发展。其余20亿美元则供东南苏拉威西Pomalaa的新建冶炼厂工程。
PanAust2014年铜产量增加9.7%
在澳大利亚上市的老挝铜金矿运营商PanAust公司1月28日公布,2014年公司铜产量为71155吨,同比增加9.7%;黄金产量168755盎司,同比减少8.2%。铜和黄金产量均超过公司之前预期。
该公司同时预计,2015年二者产量均将增加。铜产量将达到7.3万~7.6万吨,黄金产量在17.5万~18.3万盎司之间。
印度计划大幅下调黄金及白银进口关税
印度商务部1月29日向财政部提出建议,包括大幅下调黄金和白银的进口关税,以及下调印度位于经济特区(SEZs)珠宝制造行业的最低公司税(MAT)。
印度商务部表示,要求将黄金和白银的进口关税从当前的10%下调至2%,以提振印度的珠宝行业,为新政府所推行的“印度制造”做出贡献。此外,印度商务部还在建议中提到,当前最低公司税(MAT)的征收体系不切实际,并要求将其从18.5%下调至12%。
蒙古国再次开放3.9万平方公里国土进行矿业开发
路透社1月中旬报道: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投资该国支柱矿业,蒙古国政府日前开放3.9万平方公里国土进行矿业开发,目前用于矿业开发领土有11.6万平方公里,矿业开发区域相当于蒙古国国土面积的1/5,2015年1月起蒙古国政府开始接受矿业勘探申请。
根据蒙古国矿业部统计资料,蒙古国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矿业目前是蒙古国经济支柱,2014年蒙古国Oyu Tolgoi铜金矿矿产品出口占到蒙古国出口总值的44%;而煤炭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5%,其次为铁矿石占比8%。
Acacia矿业公司公布2014年黄金产量
近日,在伦敦上市的Acacia矿业公司(Acacia Mining,原非洲巴里克公司)发布了2014年全年黄金产量数据。2014年四季度该公司生产黄金18.1084万盎司,2014年全年生产黄金71.8651万盎司(约合22.35吨);2014年该公司黄金生产现金成本为732美元/盎司,全年可持续黄金生产总成本为1105美元/盎司。
据悉,Acacia矿业公司目前控股股东仍是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其持股60%。目前该公司拥有坦桑尼亚最大金矿,未来该公司将重点推动坦桑尼亚North Mara金矿勘探与地下采矿工程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