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3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2陈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临床疗效

陈莹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93-01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的不正常的妊娠[1]。异位妊娠,有时也称为输卵管妊娠,在每100例妊娠中,一般可见1例,也就是俗称的“宫外孕”[2]。临床出现较多的是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3]。当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时,就发生了异位妊娠,通常是发生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也可发生在卵巢,输卵管入口、输管与子宫的交界处,以及子宫的入口处[4]。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孕妇早孕期间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在不断提高,保守治疗亦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5]①临床症状:有停经史,阴道流血(量少、不规则、色暗红),腹痛(小腹一侧隐痛),急腹症时可扩至全腹剧烈疼痛以致发生晕厥甚至休克。②体征:出血较多时面色苍白,呈贫血貌,血压下降。③辅助检查:血、尿βHCG测定呈阳性;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1.3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的研究组患者早上空腹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3)50mg,服药2h后进食,2次/d,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记录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阴道排出物进行病理检查。服药1疗程后进行盆腔B超检查及血β-HCG检查。若血β-HCG下降低于50%,间隔7d重复上述治疗1疗程,同时每周复查血β-HCG和B超。

1.4 效果评定标准[6]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消失,血β-HCG正常;有效:腹痛消失,阴道少量流血,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不变,血β-HCG下降50%至正常;无效:腹痛加剧或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休克;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大,后穹窿积液增多;血β-HCG不降或增高,或原无胎心搏动复查时胎心搏动反而出现。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发病原因大多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发炎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并发育,最终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7]。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出停经、少量阴道出血和腹痛等。破裂后常常出现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严重者则会发生失血性休克。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而对于尚未生育或曾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而不容易受孕的妇女,则应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这样可以保存输卵管,不破坏以后的妇女健康和生育能力,避免患者发生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且能降低治疗费用,因此药物治疗显得更加重要而且易被患者接受。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来终止早孕,另一方面它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与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引起蜕膜与绒毛两组织分离、变性,最终导致黄体溶解。由于米非司酮作用于绒毛,从而加速了异位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提高了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对于停经天数少、体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效果更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我院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并且重视治疗期间的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腹部情况,附件包块的变化、β-HCG水平等达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总之,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217-218.

[2]葛翠华,陆启如,郭袁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92-93.

[3]胡碧洪.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73.

[4]谢力华.人工流产前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76.

[5]莫秀瑛黄桂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1):217-218.

[6]田彦梅.氨甲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7):96-97.

[7]贾岚.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76-177.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93-01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的不正常的妊娠[1]。异位妊娠,有时也称为输卵管妊娠,在每100例妊娠中,一般可见1例,也就是俗称的“宫外孕”[2]。临床出现较多的是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3]。当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时,就发生了异位妊娠,通常是发生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也可发生在卵巢,输卵管入口、输管与子宫的交界处,以及子宫的入口处[4]。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孕妇早孕期间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在不断提高,保守治疗亦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5]①临床症状:有停经史,阴道流血(量少、不规则、色暗红),腹痛(小腹一侧隐痛),急腹症时可扩至全腹剧烈疼痛以致发生晕厥甚至休克。②体征:出血较多时面色苍白,呈贫血貌,血压下降。③辅助检查:血、尿βHCG测定呈阳性;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1.3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的研究组患者早上空腹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3)50mg,服药2h后进食,2次/d,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记录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阴道排出物进行病理检查。服药1疗程后进行盆腔B超检查及血β-HCG检查。若血β-HCG下降低于50%,间隔7d重复上述治疗1疗程,同时每周复查血β-HCG和B超。

1.4 效果评定标准[6]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消失,血β-HCG正常;有效:腹痛消失,阴道少量流血,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不变,血β-HCG下降50%至正常;无效:腹痛加剧或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休克;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大,后穹窿积液增多;血β-HCG不降或增高,或原无胎心搏动复查时胎心搏动反而出现。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发病原因大多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发炎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并发育,最终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7]。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出停经、少量阴道出血和腹痛等。破裂后常常出现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严重者则会发生失血性休克。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而对于尚未生育或曾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而不容易受孕的妇女,则应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这样可以保存输卵管,不破坏以后的妇女健康和生育能力,避免患者发生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且能降低治疗费用,因此药物治疗显得更加重要而且易被患者接受。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来终止早孕,另一方面它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与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引起蜕膜与绒毛两组织分离、变性,最终导致黄体溶解。由于米非司酮作用于绒毛,从而加速了异位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提高了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对于停经天数少、体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效果更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我院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并且重视治疗期间的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腹部情况,附件包块的变化、β-HCG水平等达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总之,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217-218.

[2]葛翠华,陆启如,郭袁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92-93.

[3]胡碧洪.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73.

[4]谢力华.人工流产前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76.

[5]莫秀瑛黄桂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1):217-218.

[6]田彦梅.氨甲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7):96-97.

[7]贾岚.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76-177.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93-01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的不正常的妊娠[1]。异位妊娠,有时也称为输卵管妊娠,在每100例妊娠中,一般可见1例,也就是俗称的“宫外孕”[2]。临床出现较多的是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3]。当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时,就发生了异位妊娠,通常是发生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也可发生在卵巢,输卵管入口、输管与子宫的交界处,以及子宫的入口处[4]。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孕妇早孕期间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在不断提高,保守治疗亦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5]①临床症状:有停经史,阴道流血(量少、不规则、色暗红),腹痛(小腹一侧隐痛),急腹症时可扩至全腹剧烈疼痛以致发生晕厥甚至休克。②体征:出血较多时面色苍白,呈贫血貌,血压下降。③辅助检查:血、尿βHCG测定呈阳性;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1.3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的研究组患者早上空腹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3)50mg,服药2h后进食,2次/d,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记录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阴道排出物进行病理检查。服药1疗程后进行盆腔B超检查及血β-HCG检查。若血β-HCG下降低于50%,间隔7d重复上述治疗1疗程,同时每周复查血β-HCG和B超。

1.4 效果评定标准[6]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消失,血β-HCG正常;有效:腹痛消失,阴道少量流血,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小或不变,血β-HCG下降50%至正常;无效:腹痛加剧或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休克;盆腔B超检查包块变大,后穹窿积液增多;血β-HCG不降或增高,或原无胎心搏动复查时胎心搏动反而出现。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愈42例(66.7%),有效15例(23.8%),无效6例(9.5%)。对照组治愈36例(57.2%),有效14例(22.2%),总有效率7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发病原因大多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发炎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并发育,最终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7]。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出停经、少量阴道出血和腹痛等。破裂后常常出现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严重者则会发生失血性休克。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而对于尚未生育或曾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而不容易受孕的妇女,则应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这样可以保存输卵管,不破坏以后的妇女健康和生育能力,避免患者发生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且能降低治疗费用,因此药物治疗显得更加重要而且易被患者接受。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来终止早孕,另一方面它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与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引起蜕膜与绒毛两组织分离、变性,最终导致黄体溶解。由于米非司酮作用于绒毛,从而加速了异位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提高了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对于停经天数少、体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效果更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我院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并且重视治疗期间的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腹部情况,附件包块的变化、β-HCG水平等达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总之,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简便易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217-218.

[2]葛翠华,陆启如,郭袁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92-93.

[3]胡碧洪.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73.

[4]谢力华.人工流产前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76.

[5]莫秀瑛黄桂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1):217-218.

[6]田彦梅.氨甲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7):96-97.

[7]贾岚.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76-177.

猜你喜欢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临床疗效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