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2罗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安全性

罗青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治疗;安全性;经脐单孔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9-01

小儿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小儿外科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大,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度,而且效果不达标,而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1]。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44例,女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例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取仰卧位,切口长度以1.0~1.5cm为宜,置于腹腔,所有器械均采用传统器械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麻醉方法同上述方法一样,首先在脐部作1.0cm切口,取患者脐右缘切口,长度5mm,在直视下插入TROCAR,然后建立人工气腹,达到10~12mmHg,置于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以右侧腹直肌外侧缘和脐水平线交点处5mm穿刺孔为主操作孔经,经操作通道插入阑尾尖端,提到脐孔下,拔出腹腔镜的同时,将阑尾经脐部创口提出腹腔外,常规切除阑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术后有无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1.4 疗效标准[4]痊愈:患者所有症状均已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并逐渐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各项体征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有6例引发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其并发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这也与杨德辉在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手术临床分析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总而言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4],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252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2, 23(6): 68-70.

[2] 夏东亮,张丽华,李庆浩,等. 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 11(3): 209-211.

[3] 夏邦红,庞勇.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0): 1200-1201.

[4] 余东海,张文,冯杰雄,等. 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 32(10): 749-752.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治疗;安全性;经脐单孔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9-01

小儿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小儿外科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大,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度,而且效果不达标,而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1]。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44例,女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例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取仰卧位,切口长度以1.0~1.5cm为宜,置于腹腔,所有器械均采用传统器械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麻醉方法同上述方法一样,首先在脐部作1.0cm切口,取患者脐右缘切口,长度5mm,在直视下插入TROCAR,然后建立人工气腹,达到10~12mmHg,置于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以右侧腹直肌外侧缘和脐水平线交点处5mm穿刺孔为主操作孔经,经操作通道插入阑尾尖端,提到脐孔下,拔出腹腔镜的同时,将阑尾经脐部创口提出腹腔外,常规切除阑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术后有无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1.4 疗效标准[4]痊愈:患者所有症状均已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并逐渐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各项体征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有6例引发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其并发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这也与杨德辉在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手术临床分析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总而言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4],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252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2, 23(6): 68-70.

[2] 夏东亮,张丽华,李庆浩,等. 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 11(3): 209-211.

[3] 夏邦红,庞勇.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0): 1200-1201.

[4] 余东海,张文,冯杰雄,等. 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 32(10): 749-752.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治疗;安全性;经脐单孔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9-01

小儿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小儿外科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大,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度,而且效果不达标,而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1]。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44例,女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例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取仰卧位,切口长度以1.0~1.5cm为宜,置于腹腔,所有器械均采用传统器械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麻醉方法同上述方法一样,首先在脐部作1.0cm切口,取患者脐右缘切口,长度5mm,在直视下插入TROCAR,然后建立人工气腹,达到10~12mmHg,置于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以右侧腹直肌外侧缘和脐水平线交点处5mm穿刺孔为主操作孔经,经操作通道插入阑尾尖端,提到脐孔下,拔出腹腔镜的同时,将阑尾经脐部创口提出腹腔外,常规切除阑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术后有无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1.4 疗效标准[4]痊愈:患者所有症状均已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并逐渐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各项体征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有6例引发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其并发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与应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更好地满足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发展需求。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安全性,这也与杨德辉在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手术临床分析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总而言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4],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252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2, 23(6): 68-70.

[2] 夏东亮,张丽华,李庆浩,等. 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 11(3): 209-211.

[3] 夏邦红,庞勇.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0): 1200-1201.

[4] 余东海,张文,冯杰雄,等. 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 32(10): 749-752.

猜你喜欢

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注意药酒服用的安全性
基于ASP网站的安全性研究与实现
田间施用灭幼脲在桃中的残留安全性评估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