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抵御“权力的诱惑”更要权力自身规范

2015-01-21堂吉伟德

党建文汇·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暗箱骗术潜规则

男子假冒“中央军委中将”,伙同所谓的“海军大校”、“商务部部长”、“中央党校处长”,砸钱百万在山东烟台市蓬莱租下酒厂,雇“士兵”站岗巡逻,打着“军事海防工程”的幌子,短短3个月时间,就诈骗了3200万元。

骗子是怎么炼成的,表面上是骗术太高,其实是防骗能力太弱,禁不住“权力的诱惑”。

说穿了,还是长期以来,傍权傍官的“权力思维”所形成的行为路径。职位意味着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分配权,傍官也会获得巨额的收益与产出。更重要的是,权力运行的隐秘化和暗箱化,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本着宁可信其有的侥幸,也给了骗子们游刃有余操作的空间。

一个条子、一个批文和一个招呼,就可以换成“真金白银”的好处,其巨大的收益预期引发竞争者众,各种正规和非正常的手段则顺势而用,各种潜规则也会应运而生。在供不应求的需求下则难免会出现饥不择食者,不加辨别就自会落入“瓮”中。其实,这样的案例何止于工程领域,“农民骗倒厅官”式的卖官诈骗,“花钱摆平”的“捞人闹剧”,都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现而已,见证了“权力诱惑”的强大吸引力。

靠什么来防止类似案例的出现呢?除了要增强自我的防范能力,根本上还是要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减少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空间,让一切都置于阳光下和公平的竞争体系中,才能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误判。某种意义讲,骗术越简单诈骗的成功率越高,越说明其背后的生态恶化严重,越证明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与控制,让其回归到依法和依规的正常轨道上来。

权力的隐秘化、期权化和套现化,不仅滋生了各种潜规则,也产生了专业的掮客和代言人,甚至有“专业贿赂公司”。加强预防和打击腐败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治标之法,根本出路还在于要实行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唯有权力被真正驯服之后,权力才不会有受伤害的恐惧,诸多傍官傍权式的骗局才会无处遁形。(摘自《长江日报》 堂吉伟德/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暗箱骗术潜规则
王加华
动物骗术大曝光
传销常用六大骗术
清代阅卷潜规则
“解暗箱”方法实施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行鸟的骗术
打开“暗箱”
办公室潜规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