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巢式护理在33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2015-01-21索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索丽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温箱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124-01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指的是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范围内的早产儿,患儿各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极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临床病死率较高。温箱的使用为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1]。本研究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女16例,胎龄28~36周,平均(315±15)周,体质量900~1450g,平均(11005±1505)g;对照组患儿中男18例,女15例,胎龄29~37周,平均(320±18)周,体质量920~1430g,平均(10809±1584)g。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温箱护理,在患儿病情基本稳定后将辐射台放置于温箱中,将一柔软小毛巾折叠成条状垫在患儿头颈部使患儿颈部略向后伸展,根据患儿具体日龄及体质量变化适当调节温箱温度,并将床头抬高30°左右。遵医嘱定时定量喂养或鼻饲,并注意观察进奶后情况;每天对患儿进行身体状况评估,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于清晨定时测量患儿体重,每天测定患儿黄疸指数,并做好准确记录。采取小组负责制,由高级责任护士合理排班对患儿进行日夜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温箱护理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选用优质纯棉布制作“鸟巢”,首先将棉布裁剪成150×25cm2的长方形,将其卷成长筒状至适宜柔软度后围成椭圆形,以患儿四肢及头部能触及为宜,大小以患儿双肩为短轴,头颈与躯干为中轴线,使脚能触及边界为长轴,将接口放置在下肢处,适当调整后将柔软棉布床单盖在护圈上并沿着护圈缠绕,底层放置热水垫,温度保持为38~48℃,鸟巢制作完成。同时取3600cm2的方形棉布单沿对角线卷成宽约5cm、厚约3cm的布卷,患儿取侧卧位,保持四肢屈曲姿势,将布卷一端垫在患儿肩颈部下紧贴背部、臀部,绕过会阴部、腹部及上肢外侧依次将患儿围托住,适当调整布卷使之松紧合适,并将患儿手放置在口边[2]。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鸟巢”时要首先要对温箱进行内预热,温度调节好后将患儿裸体或穿单衣放置在温箱中,后适当调节护圈大小,按要求将布袋绕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研究证实,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同样具有心理活动、精神需求,需要安全感以及亲情的交流和关注等。但以往仅注重疾病的护理,忽略了患儿更为全面的需求。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早离开了宫内安全环境,不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较为安全的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方法,其为早产儿建立一个“人造子宫”,营造一个类似于子宫内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类似于触觉的刺激,消除患儿不适感及紧张、恐惧等情绪,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本研究中,鸟巢式护理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常规温箱护理组明显缩短,每天增长体质量显著大于常规温箱护理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雪婷.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71-172.

[2]周秀吟,房晓祎,郭郁莲.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8-39.

(收稿日期:20140424)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温箱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124-01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指的是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范围内的早产儿,患儿各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极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临床病死率较高。温箱的使用为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1]。本研究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女16例,胎龄28~36周,平均(315±15)周,体质量900~1450g,平均(11005±1505)g;对照组患儿中男18例,女15例,胎龄29~37周,平均(320±18)周,体质量920~1430g,平均(10809±1584)g。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温箱护理,在患儿病情基本稳定后将辐射台放置于温箱中,将一柔软小毛巾折叠成条状垫在患儿头颈部使患儿颈部略向后伸展,根据患儿具体日龄及体质量变化适当调节温箱温度,并将床头抬高30°左右。遵医嘱定时定量喂养或鼻饲,并注意观察进奶后情况;每天对患儿进行身体状况评估,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于清晨定时测量患儿体重,每天测定患儿黄疸指数,并做好准确记录。采取小组负责制,由高级责任护士合理排班对患儿进行日夜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温箱护理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选用优质纯棉布制作“鸟巢”,首先将棉布裁剪成150×25cm2的长方形,将其卷成长筒状至适宜柔软度后围成椭圆形,以患儿四肢及头部能触及为宜,大小以患儿双肩为短轴,头颈与躯干为中轴线,使脚能触及边界为长轴,将接口放置在下肢处,适当调整后将柔软棉布床单盖在护圈上并沿着护圈缠绕,底层放置热水垫,温度保持为38~48℃,鸟巢制作完成。同时取3600cm2的方形棉布单沿对角线卷成宽约5cm、厚约3cm的布卷,患儿取侧卧位,保持四肢屈曲姿势,将布卷一端垫在患儿肩颈部下紧贴背部、臀部,绕过会阴部、腹部及上肢外侧依次将患儿围托住,适当调整布卷使之松紧合适,并将患儿手放置在口边[2]。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鸟巢”时要首先要对温箱进行内预热,温度调节好后将患儿裸体或穿单衣放置在温箱中,后适当调节护圈大小,按要求将布袋绕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研究证实,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同样具有心理活动、精神需求,需要安全感以及亲情的交流和关注等。但以往仅注重疾病的护理,忽略了患儿更为全面的需求。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早离开了宫内安全环境,不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较为安全的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方法,其为早产儿建立一个“人造子宫”,营造一个类似于子宫内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类似于触觉的刺激,消除患儿不适感及紧张、恐惧等情绪,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本研究中,鸟巢式护理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常规温箱护理组明显缩短,每天增长体质量显著大于常规温箱护理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雪婷.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71-172.

[2]周秀吟,房晓祎,郭郁莲.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8-39.

(收稿日期:20140424)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温箱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124-01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指的是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范围内的早产儿,患儿各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极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临床病死率较高。温箱的使用为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1]。本研究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女16例,胎龄28~36周,平均(315±15)周,体质量900~1450g,平均(11005±1505)g;对照组患儿中男18例,女15例,胎龄29~37周,平均(320±18)周,体质量920~1430g,平均(10809±1584)g。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温箱护理,在患儿病情基本稳定后将辐射台放置于温箱中,将一柔软小毛巾折叠成条状垫在患儿头颈部使患儿颈部略向后伸展,根据患儿具体日龄及体质量变化适当调节温箱温度,并将床头抬高30°左右。遵医嘱定时定量喂养或鼻饲,并注意观察进奶后情况;每天对患儿进行身体状况评估,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于清晨定时测量患儿体重,每天测定患儿黄疸指数,并做好准确记录。采取小组负责制,由高级责任护士合理排班对患儿进行日夜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温箱护理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选用优质纯棉布制作“鸟巢”,首先将棉布裁剪成150×25cm2的长方形,将其卷成长筒状至适宜柔软度后围成椭圆形,以患儿四肢及头部能触及为宜,大小以患儿双肩为短轴,头颈与躯干为中轴线,使脚能触及边界为长轴,将接口放置在下肢处,适当调整后将柔软棉布床单盖在护圈上并沿着护圈缠绕,底层放置热水垫,温度保持为38~48℃,鸟巢制作完成。同时取3600cm2的方形棉布单沿对角线卷成宽约5cm、厚约3cm的布卷,患儿取侧卧位,保持四肢屈曲姿势,将布卷一端垫在患儿肩颈部下紧贴背部、臀部,绕过会阴部、腹部及上肢外侧依次将患儿围托住,适当调整布卷使之松紧合适,并将患儿手放置在口边[2]。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鸟巢”时要首先要对温箱进行内预热,温度调节好后将患儿裸体或穿单衣放置在温箱中,后适当调节护圈大小,按要求将布袋绕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研究证实,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同样具有心理活动、精神需求,需要安全感以及亲情的交流和关注等。但以往仅注重疾病的护理,忽略了患儿更为全面的需求。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早离开了宫内安全环境,不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较为安全的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方法,其为早产儿建立一个“人造子宫”,营造一个类似于子宫内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类似于触觉的刺激,消除患儿不适感及紧张、恐惧等情绪,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本研究中,鸟巢式护理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常规温箱护理组明显缩短,每天增长体质量显著大于常规温箱护理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雪婷.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71-172.

[2]周秀吟,房晓祎,郭郁莲.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8-39.

(收稿日期:20140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