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印度的东向政策

2015-01-21陈思成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东南亚印度

陈思成

摘 要:“东向政策”是印度始于90年代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印度为了扩大其在东南亚以及整个亚洲的影响力,从而为其新的经济政策服务。随着国际形势的良性转变,印度政府不断修正其“东向政策”,实现其地缘、机制制度等各方面的升级。“东向”政策与印度实现大国目标关系紧密。作为在亚洲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如何在东南亚增强与印度的战略互动与利益关联是中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印度;东向政策;东南亚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318-02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印度也渐渐地摆脱了对大国的依赖,在亚洲范围内印度也开始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紧密联系,“东向”政策正是印度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一次重大调整,旨在重新确立印度的独立外交政策,寻求新的目标。印度的东向政策在不同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整个“东向政策”的第一阶段。这一阶印度主要是加强与“东方”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投资联系。而随着双方之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印度适时地开始使“东向政策”向新的阶段发展。从2003年起,印度逐渐走向“东向政策”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特征则在于进一步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加速与东南亚的融合。“东向政策”开始超越经济范畴,向更深入地介入军事安全等领域。印度开始由被动的“东看”到主动“东进”迈进。

一、以经济目的的“东向”政策第一阶段

冷战结束后印度的陷入了经济危机,印度自独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严重削弱了印度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立足。进出口不均衡也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同时爆发的海湾战争使的本来就对外依赖严重的印度经济雪上加霜。战争导致的中东印侨汇款的猛跌,使得印度国际收支急剧恶化。外汇收入的减少印度只有转向外债和外援,由此使印度政府外债急剧升高。同时,国内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日益严重,1990—1991年度,通货膨胀率达到10.3%,财政赤字占GDP的8.4%,经常项目赤字达到GDP的3.4%外债高达838亿美元,失业人数达300多万。80年代下半期拉·甘地的改革虽有成效,但问题仍然很多。国营企业的改革没有触及问题的症结,阻碍改革的力量依然强大,并对拉奥政府形成有力制约。而此时的东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了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昔日被印度视为“文化附属物”的东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力量强大的经济集团之一。东盟国家的快速发展使它拥有了大量可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拥有5亿人口的东盟,市场庞大,潜力无限。东南亚国家经济上持续、快速的增长及经济模式的成功,给印度以极大的刺激。无论是从吸引外资、拓展市场,还是吸取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对刚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的印度有很大吸引力。

因此这个阶段印度“实施”东向外交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印度尽快地摆脱经济危机,振兴国家经济,同样印度也是为了融入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东亚经济发展中获得红利。虽然不排除印度这个时候“东向”政策也是为了增加自己在东亚国家的影响力,但此时的印度更多的还是为了经济利益考虑的。

二、“东向”政策第二阶段是推动更深层次的政治外交领域

进入21世纪后,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东向”政策也初具成效,双方联系不断加强,这都为进一步提升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创造了前提。印度也逐步改变了其简单的经济取向,向着政治安全和战略制衡的方向发展。这也正符合了印度战略家提出的“东向”政策助印度跳出次大陆局限的观点。如果第一阶段是以与东南亚国家和解和经济为主要目标的话,那么第二阶段的目更应该与印度的大国目标紧密联系。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是印度独立以来从未放弃的目标,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印度一直受制于南亚次大陆。并在与中国冲突后更是举步维艰。但是印度却并未放弃其大国思想。“东向”政策的第一阶段印度突破了冷战后的孤立,第二阶段政策的重点当然就开始应该谋其为大国战略服务,这与印度的国家目标——成为世界大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东向”政策第二阶段印度开始积极地融入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来。印度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建立积极的对话伙伴关系,印度与东盟建立了第四个“10+1”,成为与中日韩同等地位的国家。印度的积极进取的政策也迎合了为了平衡大国在南亚势力的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印度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与东南亚国家展开全面的合作,印度参与到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以及本地区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这也显示着印度单纯的南亚印度洋国家的身份开始发生了质的转变。

印度加入东南亚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改变了本地区的力量对比,同样这也为该地区合作性与开放性提供了一个明显的实证,也凸显出东南亚国家日趋重要的地位。以共同的利益参与到东南亚国家的建设、交流与合作成为大国共识。印度当然在其“东向政策”继续发展中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因为从印度的战略角度来看,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给印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印度可以以大国的姿态争取应有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话语权,并且以平等的地区参与地区互动获取共同的利益,这对印度实现其世界大国目标,是一积极而重要的步骤。这一政策也正是印度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体现。但印度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与地区大国的关系,介入地区的矛盾冲突中,印度的战略方向与动态如何,目前仍然很难有着清晰的界定。拉贾·莫汉强调的印度必须跳出次大陆政治的严重局限,确实是一个明确的观点,但仍然没有回答,跳出去以后该如何走的问题。因此,很难设想,印度仅仅是因为要当世界大国,就愿意自我陷入该地区的矛盾冲突中去。这种推想并不符合国家行为体的行为逻辑。 印度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随着其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的利益要求必然会不断扩大。特别是印度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过分的强调军事能力的建设,投入巨大,完全超出维护其次大陆主导国家安全问题上的需要,其军事发展的目的也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印度进入东南亚地区后将采取何种态度,将是涉及亚太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虽然亚太地区的矛盾冲突远离印度的根本利益,但印度在该地区的存在,给地区实力变化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如此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及国际观察家都将印度视为本地区力量新格局的制衡因素,并将中国视为印度平衡的对象,这种看法在印度国内也是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因此,这也成为研究“东向”政策新阶段阶段走向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因为这涉及印度的未来战略取向,以及印度究竟是否能够改变本地区的力量对比,如果确实起到了这种作用,是否有利于地区稳定与和平。

印度作为印度洋国家,积极地并且开始融入东亚的一体化进程,这现实了东亚的经济活力和开放性。当然,印度的经济实力和外交影响力还没有能力在这个地区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实力却可以为本地区的发展带来新活力,并使亚洲的一体化发展更具说服力。印度和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有着相似之处,这也为这个地区的融合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中印两国来说,在一个开放有活力的地区,如何巧妙地处理相互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在印度“东向政策”的第二阶段显然将更突出也更应该积极合理地处理好。

三、印度“东向”政策对中国影响

从中印关系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来看,两国关系的主流是积极的交流,共谋合作与发展,双方都以长远的眼光来构建和看待两大亚洲国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要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的中印关系,则需要在涉及双方重大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在不影响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则要给予相互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积极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努力加入亚洲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东向”政策,中印更多的应该是共谋合作,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积极地向前发展。

虽然印度在东向政策过程中印度主要以经济为目的,但是,我们还是应当看到印度在“东进”过程中逐渐地融入了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与军事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甚至为此与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嫌隙。事实上,在“东向”政策的实施中,印度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言论从未停止过。在印度谋求大国战略的道路上,“东向”政策已经成为其外交战略一个阶段的实施过程,并非简简单单指向东南亚,其战略更是蕴含要与其他世界大国争夺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与之互动的对象决不仅仅限于中国,但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更可能成为印度进入该地区的地缘政治考量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印度的“东向政策”迎合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消弱中国在该地的影响力的想法,因而积极地与印度走近制衡中国。但以印度的实力和能力而言,两者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印度希望通过“东向”政策制衡中国与中国展开在亚洲的竞争,这在战略上是可以被认可的,但达到目标的途径更应该合作,而不是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来谋求自身利益。否则,即使印度最终达到了能力和意志相符合的阶段,也很难为印度开创一条达成其目标和战略的坦途。

综上所述,印度的“东向”是在冷战结束后印度陷入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困境下提出的。由于不同时代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印度在实施“东向”外交政策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说,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成为大国的梦才是最终目的。在印度推动“东向”政策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姿态去看待。但是同时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存在的,在印度不断在东亚增强影响力的今天,中国更应该看清的还是印度最终战略目标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因此了解印度的“东向”外交政策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力.冷战后印度周边环境中的东南亚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1995,(4).

[2] 尹锡南.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J].南亚研究,2003,(2).

[3] 由新伟.印度九十年代初经济危机原因探析[J].南亚研究,2005,(2).

[4] 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永年,赵干城,马.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 赵干城.印度“东向”政策的发展及意义[J].当代亚太,2007,(8).

[责任编辑 魏 杰]

猜你喜欢

东南亚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HARD CELL
HARD CELL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