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015-01-21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相关者伦理利益

王 燕

(中州大学德育教学部,郑州450044)

基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王 燕

(中州大学德育教学部,郑州450044)

利益相关者管理是理解企业责任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即是说,这种管理模式本身就是社会责任的根源。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得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的具有层次性一种综合责任。从理论上理顺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在什么程度上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得到合理的论证。

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会出现欺诈、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非道德现象,这些非道德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公众以至于社会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企业要承担除经济利益之外的责任。同时,保障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利益相关者管理是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一般的方法,立足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从理论上阐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我国企业紧跟世界的潮流提高竞争力,解决由于企业活动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种新思潮,20世纪60—70年代,以弗里曼(Freeman)、唐纳森(Donaldson)、克拉克森(Clarkson)、琼斯(Jones)、科林斯(Collins)、卡罗尔(Carroll)、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提出了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还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媒体、环境保护者等团体,以及人类后代、自然环境和非人物种。企业经营活动中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反过来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不仅要对各种利益相关者承担经济责任,更应该承担道德责任。

此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进行剖析是当前课题研究的新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宾州大学和弗吉利亚大学教授M.伊文和R.爱德华·弗里曼。他们在1988年发表《现代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一文,把企业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影响一组织的目标成就或受其影响的任何集团或个人,具体包括股东、雇员、顾客等六类,且把其他五种利益相关者作为实现股东利润的工具。弗里曼和伊文从批评“管理资本主义”概念开始,围绕“私有财产主及其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与这种财产对其他人权利的影响”和“管理资本主义的后果与现代公司对其他人利益的影响”两个问题,运用现代康德主义道德论与后果论,提出现代公司的权利原则和后果原则及以此为基础的公司管理的合法原则和受托人原则,否定股东理论,伸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力图利用公司法规和机构组织来保障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学者们利用伦理学的观点把利益相关者范围扩展到股东、雇员、政府、地方社区、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看作是内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把利益相关者看作企业的构成要素或内生变量,而非获利工具。认为企业作为伦理实体,应该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德帕斯特的观点。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企业追求利润时,应该考虑的因素,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做比较后选择的结果。比如,员工的罢工行为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提出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负有信托责任,应象对股东一样对待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即使公司的经济利益会因此而受损,也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因为商业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确实有多方面信托的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责任观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自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不同的界定和论证。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约翰·B·库仑(J.B.Cullen)观点是:“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超越盈利的责任这样一种思想,也就是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公司不仅为股东牟利益,还要考虑其他成员(如顾客、供应商等)的利益。”[1]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的看法是:“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2]

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的法律责任,也有自觉的道义责任。”[3]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较为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企业自觉承担的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义务,这种义务以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为内容,同时又是与企业良心密切相关的诸种责任的有机统一。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责任观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某一行为、事物的好坏、对错以及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企业价值观不是个人价值观的总和,而是企业推崇的并为企业全体(或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价值观,善恶观是价值观的核心,而伦理观是企业价值观的中心内容。[4]社会责任观则是利益相关者管理伦理观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管理核心的道德价值就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负担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方法来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在遵循法律和政府干预政策之外做得更多。“相关利益集团理论强调了管理的道德责任,要识别并通过工作来满足广泛的相关利益团体的要求。”[5]

1.必要性分析

利益相关者管理是理解企业责任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即是说,这种管理模式本身就是社会责任的根源。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内部和外部的个人和团体发生关系,形成各种利益关系,而伦理关系和利益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这些利益关系中反映着伦理关系。

企业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利益相关者的。任何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企业运营需要一个空间,这就决定了企业需要当地社区提供空间资源;企业需要资金支持,这又造成了它对资金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的需求;企业要从事生产,就需要人力资源的提供者——雇员、管理者,这又决定了它对雇员和管理者的需要;企业是靠出卖产品和服务来赚取利润的,因而顾客又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还需要诸如公共政策、公共秩序、公平竞争、利益维护和保护等方面的公共资源,而这些资源是靠政府来提供的。企业离不开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也离不开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需求:社区希望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空间,股东通过对企业的投资希望得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希望从企业岗位上得到收入和实现人生价值,供货商通过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来获益,顾客希望从企业购买的产品中获得满足,政府从企业那里得到税收。在企业形成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投入了专用性投资,比如股东和所有者投入了资金支持,并承担了资金收益的风险;雇员投入了人力资本,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所以企业的经营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同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种类不同,对企业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目标不可能与他们的利益完全一致,那么就会出现双方矛盾。为了达到双方和谐相处的局面,就要协调他们之间利益关系,以求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对称,即建立稳定与和谐的企业伦理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既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要求,又要负起道德责任。

总之,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双边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在追逐自身利润的同时,要应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管理追求和向往的价值目标是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双赢互惠。这种价值目标既不同于将一切道德归结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目标的极端利己主义,又与毫不顾及自我利益一味选择最大社会效益的利他主义有别,它是一种人我兼顾、己群诸重、互惠互利的道德价值类型。应该说,它同时也是最符合道德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规范的。[6]企业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反映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伦理态度和价值观。

这种伦理态度和价值观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存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及经营管理等具体的活动中,受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交往过程所决定。而正是在交往过程中,企业对包含在这种伦理态度和价值观中的态度、行为、目的及应履行的道德责任等做了选择。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学依据

企业到底应不应该承担道德责任?有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对这些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从伦理学角度也可以证明之。

(1)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伦理实体

企业法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组织。“公司作为一种存在,是人为的,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法律的思考中。作为法律的创造物,它只具有法律条文所赋予它的那些特征,或者是明确的,或者是其存在的附属物。作为法人,公司具有行为能力,能够从事各种活动,拥有财产,可以被起诉。”[7]企业所具有的独立的法人资格,是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

(2)企业是自由意志和行为能力的伦理主体

在伦理学理论中,对责任的界定是与人的行为能力、自由意志相联系的。有能力做事情就要负担行为的后果,没有能力的人,社会是不会要求其承担责任的。首先,企业是由有行为能力和意志自由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应该担负道德责任;其次,既然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选择能力的个体,就可以被作为伦理主体,应有自身的道德追求。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这种责任,并不是说所有的社会责任企业都要去履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相同,且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有限的。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

企业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但在何种程度上企业应承担责任,研究者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责任观认为,企业是经济实体,应该力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其中,最直率的支持者是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他认为,企业责任是企业在游戏规则许可的限度内赚取利润。因为今天大部分经理是职业经理,即他们并不拥有他们经营的公司,他们是雇员,要对股东负责。经理的主要责任就是按股东的利益来经营业务,如果他们将组织的资源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就会削弱市场机制的基础。因此,企业不是社会道德的承载者,只有个体才能成为道德的力量,企业创造利润才是存在的唯一目的。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y)认为,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奉献。企业不仅为满足社会最低期望承担义务,而应是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谋福利,做实事。此观点的支持者为P.普拉利,他在《商业伦理》中提出他的“企业核心道德责任三层次”理论。认为:“正如实行质量管理一样,企业也接受具体的道德责任。”企业至少要承担三种责任:(1)对消费者的关心,比如能否满足使用方便、产品安全等要求;(2)对环境的关心;(3)对最低工作条件的关心。[8]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物品和服务是最基本的道德责任,在此基础上,责任的层面扩大到环境;最后一个责任指的是企业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质量。乔治·恩德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描述最为全面。恩德勒教授认为,企业应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文化领域和环境领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每个领域都不能为了一个领域的利益而完全被工具化,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只承担一种责任。[9]在这些领域中,作为一个道德行为者的企业所承担的责任又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底线责任、义务保障和理想的追求。

结合目前西方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人们一般都摒弃了经济主义的观点,倾向于契约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事实上,无论是“企业核心道德三层次说”还是平衡责任说,其共同点都归结到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负有道德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塑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明确地规定了企业承担责任的对象,并认为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也具有层次性。综合以上观点,并结合社会责任的特征,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企业自身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具体到微观的层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具体责任内容不同)的一种综合责任。它不仅体现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基本功能,而且体现了作为主体的精神追求。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包括对利益相关者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责任。在具体的个体层次上又包含不同的内容。这种责任体现着企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对称,反映着一种公平的价值观。企业责任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层次。

1.底线责任

经济责任是企业核心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由企业的追求利润的性质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决定的,具体包括:为顾客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良好服务,满足社会各人群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尽可能多的为股东和投资者赚取高额利润;为员工提供可观的工资,保障员工生活水平的增长,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政府缴纳较多的税收,增强社会经济实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但是,只在经济上提供服务的企业不是一个完美的企业,企业生活在市场中,其市场本性必须受到制约。

2.保障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国家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其履行现实与潜在保证的责任,它是对企业的一种强制约束,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所必需的底线道德。企业所担负的的法律责任主要有:①依法办事,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②坚持依法治公司和依法管理,使企业各项责任法制化。③遵循市场规则和各种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欺行霸市等行为。目前,有关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和公共(案例)法等。但只把法律视为企业的责任,实施“守法战略”仍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的要求,求得发展和繁荣。因为法律规范对企业的规范和引导是有限的。

3.道德追求

企业承担的道德责任具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具体分为最低限度的守法经营(不谋害竞争对手、不欺骗消费者、不盗窃股东的财产、不剥削员工、不倒卖公司的信息等),积极的义务(诚信、对伤害进行补偿、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保证公平的市场环境),做慈善事业等。由于企业的特点和所处的阶段不同、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不同,同时,道德的层次不同,所以承担道德责任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完全做到的。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使命和所处的环境来协调最低的道德要求、积极的责任和追求理想境界之间的关系,担负力所能及的责任,并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就。中国企业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和科学技术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落后。目前中国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自己的经济,如果让企业担负过多的责任,企业就很难生存。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把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首要目的,最终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接连倒闭。因此,企业要首先担负起经济责任,然后再作公益事业。

社会责任的层次性要求企业在经营时以法律责任为基础,坚决贯彻法律责任。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的特殊的领域,企业就根据自己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行为。追求卓越的企业不仅把法律作为遵守的规范,还把道德作为追求,除了担负以上所谈到的责任外,还应该展现人文关怀、团体意识、信誉、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言单纯的功利论的观点和单纯的义务论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应把两者结合。单纯的功利论会使企业视社会责任而不见,单纯盯住自己的利益,会犯利己主义的错误。单纯的义务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从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中推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分析这种伦理关系来论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企业担负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既体现了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现实性,又体现了作为道德主体的理想追求。从现实意义来说,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的对利益相关者应担负的这些责任很适合企业的现实应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和所处的环境来协调各种关系,履行各种责任。

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支撑

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开展伦理管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企业奉行的经营理念。我国也有一些企业能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并追求伦理管理的经营理念。但也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疯狂地开采资源、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欺骗顾客。在我国开展利益相关者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1.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培育

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着管理的道德困境:一方面,企业管理应该讲伦理道德;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根本无视伦理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经营伦理价值观是导致不道德经营的原因。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必须进行这种价值观的转变。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其一,股东不再是惟一的剩余价值的索取者,企业的管理目标应至少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双赢;其二,企业在追求这一目标时要对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起道德责任;其三,企业在决策时注重道德要求。转变观念,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价值观培育。

2.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舆论监督的形式主要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消费者以及相应的组织,如消费者协会、政府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组织、员工、伦理官员等对于企业的有反伦理行为监督。

3.制度的设置与安排

制定相应的伦理制度,在企业内设置道德委员会、配备伦理主管和道德责任者等专门的伦理机构。

4.政府的宏观调控

加强政府的监管,包括打击假冒伪劣、反欺诈、解决劳资纠纷、反贿赂、取缔不符合基本安全的企业、严厉查处违反我国劳动、环保等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企业行为。政府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培训,让各地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的意义。政府还能帮助企业树立责任观念,帮助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另外,政府发挥监督作用,对那些严重违反企业道德的组织提出批评和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1][美]约翰·B·库仑.多国管理:战略要经[M].邱立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Stephen P.Robbins.Management[M].3r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1:124.

[3]中国企业管理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

[4]周租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王春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王泽应.论企业道德责任的依据、表现与内化[J].道德与文明,2002(3).

[7][美]理查德·T·乔治.经济伦理学[M].5版.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周中之,高惠珠.经济伦理学[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美]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高国希,吴新文,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赵冰)

Study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WANG Yan
(Department of Propaganda,Zho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Stakeholder Management Model is the resour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When business enterprises are pursuing economic benefits,a variety of interest relationships are formed inevitably,which reflect ethical relationship.The values which Stakeholder Management Theory contains reflect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managemen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2.005

F272-05

A

1008-3715(2015)02-0023-05

2015-02-14

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GN-149)

王燕(1975—),女,河南沈丘人,硕士,中州大学德育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伦理学、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相关者伦理利益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I Love You, Dear China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利益与西瓜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