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文化缺省现象分析
2015-01-21王梦楠
王 梦 楠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窦娥冤》文化缺省现象分析
王 梦 楠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文化缺省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很独特的元素,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典故的运用、意象的选取等都是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会出现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这种现象会给相对应的英译本译者群及读者群造成一定程度的翻译难点和阅读障碍。本文拟从杨宪益、戴乃迭这对中西合璧翻译家夫妇的英译本《窦娥冤》中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浅析文化缺省的难以替代性。
窦娥冤;文化缺省;跨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或是文学作品,都需要以语言为载体。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这个交际过程中,有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介入,三种不同的视角互相关联必然造成文化缺省现象。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1]。因为交流双方拥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因此,不言自明的省略会大大提高交际效率。这些被省略掉的部分虽然没有出现在文本中,但是在读者看来却是存在的。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将看到的内容与头脑中储存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关联,从而获取了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中国古典戏剧中文学典故的运用数不胜数,但英语语言环境下的读者并不能理解其中缘由。惟其如此,杨宪益、戴乃迭这对中外合璧的翻译家夫妻在翻译中国古典戏剧时对文化缺省的处理,就值得我们加以探讨了。
一、《窦娥冤》与文化缺省
中国古典戏剧源远流长,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及明清传奇等多种形式。而元杂剧无疑是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高峰。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元杂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标志着中国古典戏剧的成熟,较为集中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
(一)《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是这座艺术高峰上的一棵劲松,他的作品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汲取各方优势的基础上,令元剧日臻成熟。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赞曰:“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六十多种杂剧,或嬉笑怒骂,或赌咒发愿,或写人间悲苦,或叹世事无常。儒家文化、宗教信仰、社会风习等,在他的创作中均有体现。《窦娥冤》则是他的扛鼎之作,同时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代表。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与《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并称为“元曲四大悲剧”。主人公是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抵债的穷书生窦天章的女儿窦娥,后夫君早亡又被歹人陷害,最后被昏官做成冤案处斩。窦娥临终三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着实为全剧的高潮,反映出当时人民身处底层社会,无力改变却又拼死抗争的生存现实。《窦娥冤》脱胎于“东海孝妇”,但又比东海孝妇的故事更具浪漫主义和斗争意识。作者并没有局限在对平反冤狱的歌功颂德中,而是在这部作品中为读者描绘了典型的平民形象,将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吏的残酷、人性的泯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窦娥凭借丰富的人物形象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从最初的对官府心存幻想,到最后的赌咒发愿,无一不书写了人民惩恶扬善的愿望和渴望自由的精神[2]。
(二)文化缺省的内涵特征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与语境缺省同属情景缺省的副类。顾名思义,情景缺省就是指作者和读者共有的背景知识的省略[1]。其中,语境缺省的内容一般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解读,但文化缺省因为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并且存在于文本之外,往往无法在上下文中找到答案。
首先,文化缺省具有同源性。交流双方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每当表述一个特定事件的时候,叙述者会自觉地认为接受者已经知晓了前提,并且把这种特定事件的前提省略。这种同源性是文化缺省现象产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如一提及“三从四德”,不用特别注明,中国人也知道这是封建礼教下对妇女的约束准则,这是享有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的认知。
其次,文化缺省具有自发性。文化缺省是交际中一个很独特的部分,如前所述,这种现象的产生具备同源性的特点。这种同源性是个体认知的固有成分,叙述者在表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认为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会自动补足省略的部分。因此,文化缺省不是可以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的自发行为。类推到文学创作中,这种文化缺省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再次,文化缺省具有不可迁移性。因为此现象的同源性和自发性,是很难将其从一种文化迁移到另一种文化当中去的,这种特性在翻译文学中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出发语中所省略的部分,很难在目的语中完成恰当的转化。如《古诗十九首》中有句诗这样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字面意思无非是描写了两颗星座中的主星,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以两颗星暗合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爱而不得的痛苦心情。如若将此诗译成英文,此处的文化缺省是无法直接生硬地从字面上迁移过去的。
(三)《窦娥冤》与文化缺省
概括说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并系统性地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历史风物、传统习俗等等方面。作为一部社会风情画般的文学巨著,《窦娥冤》在情节设置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反映出了颇具时代特点与民族特性的文化。作者在这个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使用了文化缺省,缺省内容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窦娥冤》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一方面提高了表达的效率,更加迅速直接地完成了叙述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得叙述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更加生动形象便于接受。
二、《窦娥冤》中文化缺省现象的分析
身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或是社会风习自然并不陌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关汉卿在创作中也不自觉地表现出了文化缺省这一特点。在内容方面,主要是针对物质生活文化、精神内涵文化、制度规范文化以及传统习俗文化进行省略;而在缺省手法上,则采用了化用典故、俚语入文等方式。
(一)《窦娥冤》中文化缺省的内容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显性的物质文化,以及隐形的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内容涉及服饰衣着、日常生活、社会准则、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而狭义的文化,泛指普遍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窦娥冤》作为一部社会风情画般的文学作品,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各种生活习惯、服饰特点、社会准则均在作品中有体现,而这些社会生活的缩影,很多都是通过缺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第一,针对物质文化的缺省。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显性文化。《窦娥冤》在表现当时日常生活和描摹人物形象的时候,多对此种物质文化加以省略,以增强表达效果。如,“梳着个霜雪般白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这种服饰打扮是当时社会婚丧嫁娶的常规梳妆,作者并未直言主人公未亡人的身份,却通过对服饰的描写达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第二,针对制度文化的缺省。制度文化包社会制度、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等诸多方面,属于不可见的文化内涵。《窦娥冤》中很多针对制度文化的缺省暗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行为准则。如,“今三从四德全无,刬地犯了十恶大罪”,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体现了作者的对当时制度文化的熟稔。
第三,针对心理文化的缺省。在窦娥受处决之前,曾跟婆婆说过一段话:“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在这里所缺省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信仰文化,即人死后是会进入另外的世界,因此需要在重要的日子对死者进行祭奠,以求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无忧。
(二)《窦娥冤》中文化缺省的手法
首先,关汉卿善于利用文化典故烘托情感。《窦娥冤》中穿插大量的文化典故,使得故事情节更具整体性与象征意义。如:“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用苌弘及望帝的故事暗喻窦娥悲鸣的冤魂。再如:“从今日远践洛阳尘,又不知归期定准,则落的无语暗消魂”,以“洛阳尘”比喻功名利禄等红尘俗世。
其次,《窦娥冤》也是一幅中国古时民众生活画,运用社会风习和相关风俗俚语词汇将人物形象与悲剧情节刻画得更加生动立体。如:“梳着个霜雪般白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传统风俗中丧夫则梳“白髻”,婚嫁则着“云霞锦帕”,以此彰显窦娥忠贞不渝的内心情感。
三、以杨戴译本为例解读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缺省的处理
《窦娥冤》这部文学巨著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在国外也有比较广泛的接受度,曾被翻译成俄文版、日文版等。而在英文译本中,杨宪益(中)、戴乃迭(英)夫妇的译本最具代表性。他们都曾在牛津大学求学,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使得他们有极高的中英文水平和文学造诣。同时,杨宪益对中西方文化的熟识以及戴乃迭英语母语的先天优势,使得他们的翻译作品尤为精当。杨戴译本的《窦娥冤》收录在他们的译作《关汉卿杂剧选》中,1958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该译本被编排成汉英对照的形式,便于读者对比研读。
(一)杨戴译本对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这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夫妻翻译家,在处理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上有异于其他翻译家的优势。因此杨戴译本的《窦娥冤》,不仅完成了“信达雅”的翻译准则,更是尽可能地将中国文化移植到了英语中。他们虽然没有提出完整的翻译理论,但是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很注重归化与异化的结合。即一方面采用流畅的行文风格来为目的语读者减少出发语中的异域化色彩,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破除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保留出发语中的文化特色[3]。因此杨戴译本的《窦娥冤》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也实现了一种文化上的互通和交流,他们对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格外值得一看。
策略一:直译法。对于某些内容,译者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对应的文化信息,这样,就可以使用直译法尽可能地保留出发语的文化特征。既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理解需求,又能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
例如:原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译文:A flower may blossom again,but youth never returns[4].
原文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是形容时间流逝的非常形象的语句。按照字面直接翻译不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阅读困难,而且直译也不会丧失原本的美学价值。
策略二:意译法。很多时候,由于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原作中带有特定含义的内容在目标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因此,只能采用意译法,舍去原本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来尽可能地表达出原作的文化内涵。
例如:原文:十恶大罪
译文:this most heinous of crimes[4]
虽然历代的十恶大罪稍有差别,但大致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这些罪名都是罪大恶极的。如翻译成“ten kinds of crimes”,又要花费大量精力来补足“ten”的内容,故直接将它意译为“most heinous of crimes”(极其败坏可耻的罪行)。
策略三:省略法。有些时候,直译会造成译文读者的语言困惑,译者又没有办法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对符合的意译词汇,为了避免产生误读,就只能采用省略法,省略掉容易引起阅读障碍的部分。
例如:原文:自家赛卢医
译文:I am Doctor Lu[4].
“卢医”在这里代表扁鹊,“赛卢医”就是表明他在自夸医术堪比名医扁鹊。译文读者并不知晓扁鹊的故事,如若按照字面翻译,则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杨戴译本中省略掉“赛”,仅仅翻译为“卢医生”。但是这种处理方法难免会削减原作的美学内涵和艺术张力。
策略四:转换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同一概念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外在表现就是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因此,翻译中就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转换,将出发语中的词语转换成目标语中具有同等文化内容的词语。
例如:原文: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
译文:Is it my fate to be wretched all my life[4]?
“八字”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命理学的一种八字推命的方法,从传统命理学角度来说,它可推演出人一生的发展方向,有不可更改性。因此这里也采用转换的方式,将其与西方文化中的“fate”(命运)对应,使读者一目了然。
策略五:译注法。原作中一些特定的典故或是历史事件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杨戴译本《窦娥冤》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典故或是历史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保证了译文读者的理解,又保留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例如:原文:那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
译文:Or like Meng Guang, who showed such respect to her husband[4]?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知道“举案齐眉”是在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十分恩爱。所以,译文中加注“showed such respect to her husband”,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整体看来,杨戴译本主要采用了以上五种方式来处理文化缺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英语语言环境中的人们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内在精神,同时,又将自己作为一座沟通原作与目标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去。翻译既是文字游戏,也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5]。
(二)杨戴译本《窦娥冤》文化缺省补偿策略的评析
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塑造戏剧冲突,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运用了很多文学典故和风俗词汇,这些都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聚。这些不自觉的文化缺省现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但是,如若逐句翻译,则会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带来很多困惑和误读。因此,明晰语言、文化、文化缺省以及翻译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杨戴译本《窦娥冤》中对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很好地平衡了其中的关系和差异。
第一,文化是一个分享信仰、价值观、社会风习、艺术水平的载体,它依靠学习与教授来传承,每个社会和阶层都有自己的文化。杨戴夫妇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为其在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时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既熟识中国传统文化,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因此,二人针对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能够更加贴近两种文化本身。
第二,语言是文化的中心、是文化的载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一个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以各种方式进行交流。杨戴的补偿策略很好地平衡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既完成了语言的转换,又兼顾了文化的影响。
第三,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就不能忽略文化的本质,就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内涵,翻译就是两种文化互通传递的纽带,在一种文化中习以为常的元素很有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杨戴夫妇善于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出发,摆脱了出发语的束缚,尽可能地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角度出发,针对一些在出发语中影响深远但是在目的语中却没有相应文化元素的现象,能够灵活采用省略法、转换法等策略予以补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种方式会削减作品原本的艺术内涵。由于文化缺省现象的不可迁移性,这也是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现象[6]。
文学,是一种交际,有交际就必然存在缺省现象。文化缺省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性与文化特点的交际现象,它从某种程度上,会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行为特点与思维方式。而作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窦娥冤》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全方位展示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将《窦娥冤》传递到另一种文化当中去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对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而不同的补偿策略也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文化缺省的处理,除文章中涉及到的五种策略以外,也还有其他多种方式。翻译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因此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达到不一样的文学效果。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翻译文学既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文化传递,也不能奢求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相同的情感体验。不苛求将全部文化元素传递到另外一种文化当中,而是尽可能地忠实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化信仰,并将尊重交流双方的两种不同文化以期更好地交融互通作为最高追求,才是文学传播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主流的审美趣味是喜欢含蓄、内敛、不可言说的玄妙感觉,浅露、直白、平铺直叙并不被主流审美所赏识接受,因此,文化缺省现象是必然存在的。从接受角度来说,这种缺省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激发其想像力,从而使作品本身的美学效果发挥至最大,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境界。而从“语言”“被利用”的特定功能方面来说,不言自明的元素可以节约交流的时间,大大提高交际的效率,使得语言的交际功能最大化。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翻译原本就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再优秀的译者也不可能将原作中的全部情感移植到译作中,而且,中国文化中存在的许多典故和风习无法在其他文化中寻求替代,因此,在翻译时只能求形似,而不能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优秀如杨戴,不管是意译法还是转换法,也不过是将原文情感体现出十中之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效果也只能基于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优秀作品的译介,只能是通过语言的转化实现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并不能完全消除文化缺省带来的阅读障碍。相信通过更多优秀的译者,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文化会被传播到其他文化中去。
[1] 王大来.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9.
[2] 关汉卿.窦娥冤[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2.
[3] 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5.
[4] 杨宪益,戴乃迭.关汉卿杂剧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3-37.
[5] 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23-25.
[6] 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01-245.
(责任编辑:金一超)
An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efault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SnowinMidsummer
WANG Mengn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Cultural default is a very unique element in literary. It is based on the common cultural background in utilizing allusions and choosing imag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fore, cultural default is very common. This phenomenon may cause difficulties for the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in English vers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nsubstitutability of cultural default fromSnowinMidsummer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Dai Naidie.
SnowinMidsummer; cultural default; interculture
2015-03-16
王梦楠(199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303(2015)03-0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