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21丁秀敏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2700
丁秀敏(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丁秀敏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最终测定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愈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1.04±2.33)mmol/L,(5.89±1.43)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0.56±2.07)mmol/L,(7.87±1.68)mmol/L。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关键指标测定后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其疗效更加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更加有效,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阶段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治疗手段不当,或耽误了最佳时机会引发并发症,相对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从现代医学技术角度出发,该种疾病还包括感染性与血管性病变两种形态,而一般临床容易出现的,且现代医学组织对糖尿病肾病的界定一般是肾小球硬化。为了更好的探究何种治疗手段对该种疾病具有更好的治愈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该疾病的价值所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3±4.3)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4±2.4)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布、性比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常规西医对患者进行降压、血糖治疗;实验组在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根据中医学理论内容为患者配制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药物包括知柏地黄丸,调节患者肾脏器官机能恢复;生脉散,调节患者血气循环系统;小蓟饮子,用于患者脏器官消炎处理。
1.3 评价标准
针对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实际效果的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的临床不良表现全部消失,FBG指数≤7.3 mmol/L,尿蛋白定量指数≤0.4 g/d,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其它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不良表现部分消失,FBG指数≤8.5 mmol/L,尿蛋白定量指数≤0.5 g/d,患者的肾脏病变有所缓解,其它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相比较治疗前明显改变。无效:患者的临床不良表现没有变化,其它指标没有改善,甚至相比较治疗前出现恶化趋势。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为(11.04±2.33)mmol/L,治疗后血糖分为(5.89±1.43)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为(10.56±2.07)mmol/L,治疗后血糖为(7.87±1.68)mmol/L。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关键指标测定后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其疗效更加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P<0.05)。
3 结 论
糖尿病肾病是隐藏在糖尿病疾病中的一种并发症,相比较其它并发症而言,该种疾病的致病机理相对就比较复杂,如果采用的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对该种疾病进行控制与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肾衰竭问题,因此,它也是糖尿病患者后期出现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采用单一型常规西医治疗手段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对该种疾病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最终疗效并不理想,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精力都相对巨大,导致整个治疗成本有增无减。而该种疾病在中医理学范围之内被定义为一般性水肿型疾病,患者初期主要表现出明显的肾脏阴虚表现,如果拖延的时间越久,就会加重该种疾病在肾脏器官中的感染与蔓延,最终消耗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血气持续力,即中医层面的上气阴两虚,直接表现为非常明显的额肾脏衰竭,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快速治疗方法,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表现对症治疗。
此外,传统单一性的生物指标疾病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且该中疗效评价体系并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程度的综合分析,而采用中医疗效评价模式会对患者的综合身体状况进行系统化评价,中医更加注重对患者整体的调整,这是因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慢性病,该种类型疾病相对复杂,中医治疗的多靶点效应,试图用单一指标对中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几乎不可[2]。因此,治疗糖尿病肾病疾病时,应该对其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理性化改善,包括了理化指标、中医证候指标、安全性指标、生存质量指标等多维度的指标,糖尿病肾病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在上述指标基础上,重视终点事件指标,构建全面多维度的糖尿病肾病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此目的不仅可以保证疾病治愈情况的真实反映,还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更加详细的了解到患者恢复状况[3]。
通过上述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以及蛋白尿减少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了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取得的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临床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在现代医疗技术条件的发展下,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手段相比较采用单一型常规性西医治疗更加有效,不仅可以抑制病情恶化,还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疾病,因此,此治疗手段对于治疗该种疾病具有明显实用价值。
[1]吴蔚桦,汪 汉,张茂平,黄颂敏.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06∶693-699.
[2]张 馨,陆付耳.抗炎与免疫调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地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649-654.
[3]王凤丽,陈志强,王月华,张江华,李黎莉,李林林,张雪云.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1∶35-38.
本文编辑:徐 陌
R587.1
B
ISSN.2095-6681.2015.035.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