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43例临床观察

2015-01-21彭宏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银屑病

彭宏霞

【摘要】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凉血解毒汤)与对照组(迪银片),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PAS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

【关键词】银屑病;凉血解毒汤;迪银片

【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8-02

凉血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功效,为对其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男45例,女4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136±422)岁;平均病程(9±3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关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皮损部位鲜红,不断出现皮疹,红斑明显增加,将鳞屑刮去后可发现发亮薄膜,出血为点状,伴随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等症状;舌苔腻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迪银片(生产公司: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778)治疗,每次5片,每天3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生产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每天两次;观察组采用我院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主要药方:生槐花、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各30g,白茅根15~30g,山豆根、紫草、赤芍、生地黄、丹皮、丹参、金银花、白鲜皮各15g,连翘12g,每天1剂,取汁300mL,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显效:全部皮损均消退,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症候积分至少减少90%;有效:大部分皮损消退,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症候积分减少50%-89%;有效:皮损、临床症状未消失,症候积分减少50%以下[2]。

14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背部,严重时全身可出现皮疹,患者伴随脓疱、高热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等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层银白色鳞屑。临床治疗银屑病主要原则为:防止每次发作,延长病情控制与缓解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可分为外用药及全身治疗药物,本次治疗采用迪银片,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从而促进机体营养代谢能力的恢复,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促进细胞内CAMP含量的增加,从而对病变部位细胞分裂进行抑制,并对其产生修复作用,有效止痒、镇痛、抗过敏,减少外界对皮肤的刺激,缓解银屑病患者自觉症状。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主要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苔藓样瘙痒症及过敏性湿疹,具有抗增生、止痒、抗过敏及减少渗出等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然而西医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病情反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近年来中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将银屑病称为“白疕”,将其分为血燥型、血热型、血瘀型等,其中血热型为寻常型银屑病急性发作期主要分型,患者常伴随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舌燥等症状,舌苔微黄或薄白,脉弦滑或数,因此治疗时常以热凉血解毒为主[3]。本次治疗中采用凉血解毒汤治疗,药方主要药物为生槐花、生地黄、丹参、土茯苓、牡丹皮、白鲜皮、紫草、赤芍、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生槐花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功效;生地黄能够有效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丹参可活血散瘀、镇静止痛;牡丹皮解斑毒,利咽喉,滋阴降火;土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祛风通络;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紫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赤芍止痛、凉血、消肿;板蓝根具有凉血消肿、利咽、清热解毒功效;大青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金银花能清解血毒、祛邪;连翘可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止痛消肿,诸药合用效果显著。赤芍、山豆根、紫草根、白茅根、板蓝根等能够对血清内白介素-8水平及血浆血栓素B2水平进行抑制,改善患者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现象,从而对炎症介质释放进行抑制,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丹参素能够影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研究在对银屑病患者的活动期发现,患者皮损及皮损周围角质形成细胞中,均有ICAM-1、FLA-1等黏附分子表达增高现象,同时病情越为严重,血清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越高[4]。药方中丹参能够对粘附分子的表差进行抑制,诸药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治疗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PAS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故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民凯,马红建.凉血解毒汤治疗急性期银屑病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6):968.

[2]徐武清,胡凤媛.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7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22(03):223-224.

[3]张武,王萍.凉血解毒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06):764,788.

[4]吴京海,杨思源,金岚,等.丹参素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8,25(01):47-49.

(收稿日期:20140426)

【摘要】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凉血解毒汤)与对照组(迪银片),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PAS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

【关键词】银屑病;凉血解毒汤;迪银片

【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8-02

凉血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功效,为对其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男45例,女4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136±422)岁;平均病程(9±3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关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皮损部位鲜红,不断出现皮疹,红斑明显增加,将鳞屑刮去后可发现发亮薄膜,出血为点状,伴随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等症状;舌苔腻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迪银片(生产公司: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778)治疗,每次5片,每天3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生产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每天两次;观察组采用我院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主要药方:生槐花、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各30g,白茅根15~30g,山豆根、紫草、赤芍、生地黄、丹皮、丹参、金银花、白鲜皮各15g,连翘12g,每天1剂,取汁300mL,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显效:全部皮损均消退,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症候积分至少减少90%;有效:大部分皮损消退,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症候积分减少50%-89%;有效:皮损、临床症状未消失,症候积分减少50%以下[2]。

14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背部,严重时全身可出现皮疹,患者伴随脓疱、高热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等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层银白色鳞屑。临床治疗银屑病主要原则为:防止每次发作,延长病情控制与缓解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可分为外用药及全身治疗药物,本次治疗采用迪银片,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从而促进机体营养代谢能力的恢复,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促进细胞内CAMP含量的增加,从而对病变部位细胞分裂进行抑制,并对其产生修复作用,有效止痒、镇痛、抗过敏,减少外界对皮肤的刺激,缓解银屑病患者自觉症状。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主要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苔藓样瘙痒症及过敏性湿疹,具有抗增生、止痒、抗过敏及减少渗出等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然而西医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病情反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近年来中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将银屑病称为“白疕”,将其分为血燥型、血热型、血瘀型等,其中血热型为寻常型银屑病急性发作期主要分型,患者常伴随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舌燥等症状,舌苔微黄或薄白,脉弦滑或数,因此治疗时常以热凉血解毒为主[3]。本次治疗中采用凉血解毒汤治疗,药方主要药物为生槐花、生地黄、丹参、土茯苓、牡丹皮、白鲜皮、紫草、赤芍、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生槐花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功效;生地黄能够有效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丹参可活血散瘀、镇静止痛;牡丹皮解斑毒,利咽喉,滋阴降火;土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祛风通络;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紫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赤芍止痛、凉血、消肿;板蓝根具有凉血消肿、利咽、清热解毒功效;大青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金银花能清解血毒、祛邪;连翘可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止痛消肿,诸药合用效果显著。赤芍、山豆根、紫草根、白茅根、板蓝根等能够对血清内白介素-8水平及血浆血栓素B2水平进行抑制,改善患者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现象,从而对炎症介质释放进行抑制,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丹参素能够影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研究在对银屑病患者的活动期发现,患者皮损及皮损周围角质形成细胞中,均有ICAM-1、FLA-1等黏附分子表达增高现象,同时病情越为严重,血清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越高[4]。药方中丹参能够对粘附分子的表差进行抑制,诸药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治疗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PAS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故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民凯,马红建.凉血解毒汤治疗急性期银屑病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6):968.

[2]徐武清,胡凤媛.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7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22(03):223-224.

[3]张武,王萍.凉血解毒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06):764,788.

[4]吴京海,杨思源,金岚,等.丹参素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8,25(01):47-49.

(收稿日期:20140426)

【摘要】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凉血解毒汤)与对照组(迪银片),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PAS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

【关键词】银屑病;凉血解毒汤;迪银片

【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8-02

凉血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功效,为对其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男45例,女4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136±422)岁;平均病程(9±3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关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皮损部位鲜红,不断出现皮疹,红斑明显增加,将鳞屑刮去后可发现发亮薄膜,出血为点状,伴随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等症状;舌苔腻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迪银片(生产公司: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778)治疗,每次5片,每天3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生产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每天两次;观察组采用我院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主要药方:生槐花、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各30g,白茅根15~30g,山豆根、紫草、赤芍、生地黄、丹皮、丹参、金银花、白鲜皮各15g,连翘12g,每天1剂,取汁300mL,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显效:全部皮损均消退,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症候积分至少减少90%;有效:大部分皮损消退,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症候积分减少50%-89%;有效:皮损、临床症状未消失,症候积分减少50%以下[2]。

14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背部,严重时全身可出现皮疹,患者伴随脓疱、高热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等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层银白色鳞屑。临床治疗银屑病主要原则为:防止每次发作,延长病情控制与缓解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可分为外用药及全身治疗药物,本次治疗采用迪银片,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从而促进机体营养代谢能力的恢复,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促进细胞内CAMP含量的增加,从而对病变部位细胞分裂进行抑制,并对其产生修复作用,有效止痒、镇痛、抗过敏,减少外界对皮肤的刺激,缓解银屑病患者自觉症状。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主要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苔藓样瘙痒症及过敏性湿疹,具有抗增生、止痒、抗过敏及减少渗出等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然而西医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病情反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近年来中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将银屑病称为“白疕”,将其分为血燥型、血热型、血瘀型等,其中血热型为寻常型银屑病急性发作期主要分型,患者常伴随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舌燥等症状,舌苔微黄或薄白,脉弦滑或数,因此治疗时常以热凉血解毒为主[3]。本次治疗中采用凉血解毒汤治疗,药方主要药物为生槐花、生地黄、丹参、土茯苓、牡丹皮、白鲜皮、紫草、赤芍、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生槐花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功效;生地黄能够有效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丹参可活血散瘀、镇静止痛;牡丹皮解斑毒,利咽喉,滋阴降火;土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祛风通络;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紫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赤芍止痛、凉血、消肿;板蓝根具有凉血消肿、利咽、清热解毒功效;大青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金银花能清解血毒、祛邪;连翘可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止痛消肿,诸药合用效果显著。赤芍、山豆根、紫草根、白茅根、板蓝根等能够对血清内白介素-8水平及血浆血栓素B2水平进行抑制,改善患者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现象,从而对炎症介质释放进行抑制,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丹参素能够影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研究在对银屑病患者的活动期发现,患者皮损及皮损周围角质形成细胞中,均有ICAM-1、FLA-1等黏附分子表达增高现象,同时病情越为严重,血清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越高[4]。药方中丹参能够对粘附分子的表差进行抑制,诸药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治疗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PAS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故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民凯,马红建.凉血解毒汤治疗急性期银屑病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6):968.

[2]徐武清,胡凤媛.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7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22(03):223-224.

[3]张武,王萍.凉血解毒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06):764,788.

[4]吴京海,杨思源,金岚,等.丹参素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8,25(01):47-49.

(收稿日期:20140426)

猜你喜欢

银屑病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寻常型银屑病之日常饮食管理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蒙医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