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膏治疗早期踝扭伤肿胀30例临床观察
2015-01-21丘元等
丘元等
【摘要】目的:观察消肿膏外敷对早期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踝扭伤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消肿膏外敷,对照组采用冰敷,两组均加用U型树脂绷带托外固定,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消肿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膏对早期踝关节扭伤肢体肿胀的疗效具有消肿快的优点。
【关键词】消肿膏;早期踝部扭伤;肿胀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4-02
踝部扭伤是运动系统常见多发病。损伤后可致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本院协定方消肿膏对早期踝部扭伤肿胀患者进行局部外敷,获得满意的消肿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踝部扭伤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冰敷组)30例。本文病例均有明显外伤史,局部位置存在压痛、疼痛、肿胀、皮下淤血症状,若踝关节内、外翻时均疼痛加剧,正常行走功能障碍。所有病例均经X线检查排除脱臼、骨折病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受伤后就诊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67岁,平均(276±51)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32~69h,平均(174±32)h;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8~65岁,平均(258±64)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25~71h,平均(187±28)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明确踝部扭伤史,踝部肿胀,皮肤色亮,或有皮下瘀斑,或有水泡;疼痛,局部压痛,踝关节活动痛性受限。
13排除标准①局部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感染。②X线片有明确骨折及脱位征。③皮肤对中药及树脂过敏。④损伤至就诊治疗时间超过72h。⑤不配合治疗者。
14统计学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产生的数据均采取SPSS130软件包处理分析,统计中涉及的计数资料均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临床治疗
21消肿膏的制作大黄200g,栀子200g,乳香100g,没药100g,白芷100g,生石膏150g,绿豆(炒)150g,冰片10g。上药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然后分装塑料袋封装,每袋含药粉25g。另备冷绿茶水适量,蜂蜜适量。待用时,将一小包药粉置于药罐中,加适量冷绿茶水使药粉湿润,再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即成膏药。将一块大小12cm×8cm的医用棉垫敷料置于桌面上,将其中一面的纱布掀开,再将膏药均匀摊布于棉花上,药层厚度约1~2mm,最后将纱布盖于膏药上即可。注意:茶水不能加太多,否则药膏太稀不好摊布。
22分组治疗观察组: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央,将制备好的膏药敷于其上,若压痛点广泛,肿胀范围大,可敷两块膏药,纱布绷带轻轻卷缚固定;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隔日换药一次,维持U型树脂托外固定;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去除膏药观察。对照组: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冰袋隔树脂托冰敷踝关节肿胀部15~20min,若肿胀明显者,隔4h再冰敷一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d)后评估治疗效果。
23疗效标准[2]痊愈:踝关节肿胀消退,与健侧一致;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皮肤出现皱褶,局部无疼痛;有效:踝部肿胀明显减轻,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疼痛明显减轻;无效:踝部肿胀、疼痛变化不明显或加重,有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
4讨论
外敷中药是中医治疗创伤的一种传统重要方法。见诸于历代名医名著,早在《神农本草经》、《刘涓子鬼遗方》等著作中就有记载,也广泛流行于民间。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属中医筋伤范畴。中医学认为[3],跌仆损伤后,致筋伤骨断,经络受损,血离经脉,瘀滞于肌腠,致血瘀气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后经脉受阻,气机不畅,血瘀气滞,发为肿痛;而瘀久化热,更致营卫不和。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瘀解毒,调和营卫为治疗原则。
本院协定方消肿膏是我院传统的治疗早期闭合性创伤的外用药膏。方中大黄性苦,味寒,具有凉血,祛瘀,泻火,解毒,攻积滞,清湿热之攻效。《濒湖集简方》云“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现代研究表明[4],大黄有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Ⅱ活性;使受伤局部的血管收缩的功能。栀子性苦,味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之功效,《纲目》云“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濒湖集简方》云“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现代研究表明[5],栀子含黄酮类栀子素、藏红花素等,生用栀子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外用能加速软组织的愈合。乳香具有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没药具有散瘀定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疼痛,风湿痹痛等瘀血阻滞诸痛之征。乳香与没药均为活血化瘀之良药,常配伍使用。白芷生肌止痛,活血排脓,祛风除湿,通窍止痛。生石膏具有清热止痛,通络化斑,生肌敛疮之功效。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能够无刺激去除老化角质,促进细胞再生。绿茶具有清热除湿之功效。冰片外用清热消肿,止痛止痒。蜂蜜具有抗菌消炎,润肤止痛,促进组织再生之功效,在调药外用时主要起赋形剂作用。综上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6],创伤及手术后,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中积聚,最终导致肢体肿胀。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消除创伤及手术后造成的肢体肿胀,医疗手段的介入可以协助阻断肿胀的发生,或加速机体生理反应,促进肿胀消除。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后进行适当的制动,可避免损伤加重,又有利于组织修复。因此本研究的病例都应用了U型树脂绷带托作外固定。但是在外固定时应当注意,绷带的包扎不能过紧,使肢体有适度压迫感即可,否则不利于静脉回流,不单肿胀消除不了,甚或会加重。另外,也强调抬高患肢,最好是高于心脏平面,以利用地心吸引力,加速体液的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除。冰敷也是治疗早期软组织损伤后肢体肿胀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应用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刺激局部迅速降温,以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本组冰敷治疗作为对比观察组也达到了767%的总有效率。本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早期踝关节扭伤促进局部肿胀消退的效果上,应用本院的协定处方制作的消肿膏疗效优于冰敷疗法(P<005)。且用药方便,制备简便,无不良反应,极具中医药简、便、廉、验、效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临床骨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7-208.
[3]张艳红.中医治疗踝关节扭伤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66-68.
[4]程维芬,邹学敏.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06):35.
[5]王予彬,贺枕.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8):21.
[6]乔志恒.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66-868.
(收稿日期:20140425)
【摘要】目的:观察消肿膏外敷对早期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踝扭伤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消肿膏外敷,对照组采用冰敷,两组均加用U型树脂绷带托外固定,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消肿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膏对早期踝关节扭伤肢体肿胀的疗效具有消肿快的优点。
【关键词】消肿膏;早期踝部扭伤;肿胀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4-02
踝部扭伤是运动系统常见多发病。损伤后可致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本院协定方消肿膏对早期踝部扭伤肿胀患者进行局部外敷,获得满意的消肿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踝部扭伤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冰敷组)30例。本文病例均有明显外伤史,局部位置存在压痛、疼痛、肿胀、皮下淤血症状,若踝关节内、外翻时均疼痛加剧,正常行走功能障碍。所有病例均经X线检查排除脱臼、骨折病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受伤后就诊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67岁,平均(276±51)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32~69h,平均(174±32)h;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8~65岁,平均(258±64)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25~71h,平均(187±28)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明确踝部扭伤史,踝部肿胀,皮肤色亮,或有皮下瘀斑,或有水泡;疼痛,局部压痛,踝关节活动痛性受限。
13排除标准①局部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感染。②X线片有明确骨折及脱位征。③皮肤对中药及树脂过敏。④损伤至就诊治疗时间超过72h。⑤不配合治疗者。
14统计学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产生的数据均采取SPSS130软件包处理分析,统计中涉及的计数资料均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临床治疗
21消肿膏的制作大黄200g,栀子200g,乳香100g,没药100g,白芷100g,生石膏150g,绿豆(炒)150g,冰片10g。上药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然后分装塑料袋封装,每袋含药粉25g。另备冷绿茶水适量,蜂蜜适量。待用时,将一小包药粉置于药罐中,加适量冷绿茶水使药粉湿润,再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即成膏药。将一块大小12cm×8cm的医用棉垫敷料置于桌面上,将其中一面的纱布掀开,再将膏药均匀摊布于棉花上,药层厚度约1~2mm,最后将纱布盖于膏药上即可。注意:茶水不能加太多,否则药膏太稀不好摊布。
22分组治疗观察组: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央,将制备好的膏药敷于其上,若压痛点广泛,肿胀范围大,可敷两块膏药,纱布绷带轻轻卷缚固定;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隔日换药一次,维持U型树脂托外固定;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去除膏药观察。对照组: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冰袋隔树脂托冰敷踝关节肿胀部15~20min,若肿胀明显者,隔4h再冰敷一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d)后评估治疗效果。
23疗效标准[2]痊愈:踝关节肿胀消退,与健侧一致;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皮肤出现皱褶,局部无疼痛;有效:踝部肿胀明显减轻,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疼痛明显减轻;无效:踝部肿胀、疼痛变化不明显或加重,有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
4讨论
外敷中药是中医治疗创伤的一种传统重要方法。见诸于历代名医名著,早在《神农本草经》、《刘涓子鬼遗方》等著作中就有记载,也广泛流行于民间。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属中医筋伤范畴。中医学认为[3],跌仆损伤后,致筋伤骨断,经络受损,血离经脉,瘀滞于肌腠,致血瘀气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后经脉受阻,气机不畅,血瘀气滞,发为肿痛;而瘀久化热,更致营卫不和。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瘀解毒,调和营卫为治疗原则。
本院协定方消肿膏是我院传统的治疗早期闭合性创伤的外用药膏。方中大黄性苦,味寒,具有凉血,祛瘀,泻火,解毒,攻积滞,清湿热之攻效。《濒湖集简方》云“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现代研究表明[4],大黄有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Ⅱ活性;使受伤局部的血管收缩的功能。栀子性苦,味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之功效,《纲目》云“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濒湖集简方》云“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现代研究表明[5],栀子含黄酮类栀子素、藏红花素等,生用栀子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外用能加速软组织的愈合。乳香具有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没药具有散瘀定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疼痛,风湿痹痛等瘀血阻滞诸痛之征。乳香与没药均为活血化瘀之良药,常配伍使用。白芷生肌止痛,活血排脓,祛风除湿,通窍止痛。生石膏具有清热止痛,通络化斑,生肌敛疮之功效。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能够无刺激去除老化角质,促进细胞再生。绿茶具有清热除湿之功效。冰片外用清热消肿,止痛止痒。蜂蜜具有抗菌消炎,润肤止痛,促进组织再生之功效,在调药外用时主要起赋形剂作用。综上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6],创伤及手术后,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中积聚,最终导致肢体肿胀。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消除创伤及手术后造成的肢体肿胀,医疗手段的介入可以协助阻断肿胀的发生,或加速机体生理反应,促进肿胀消除。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后进行适当的制动,可避免损伤加重,又有利于组织修复。因此本研究的病例都应用了U型树脂绷带托作外固定。但是在外固定时应当注意,绷带的包扎不能过紧,使肢体有适度压迫感即可,否则不利于静脉回流,不单肿胀消除不了,甚或会加重。另外,也强调抬高患肢,最好是高于心脏平面,以利用地心吸引力,加速体液的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除。冰敷也是治疗早期软组织损伤后肢体肿胀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应用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刺激局部迅速降温,以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本组冰敷治疗作为对比观察组也达到了767%的总有效率。本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早期踝关节扭伤促进局部肿胀消退的效果上,应用本院的协定处方制作的消肿膏疗效优于冰敷疗法(P<005)。且用药方便,制备简便,无不良反应,极具中医药简、便、廉、验、效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临床骨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7-208.
[3]张艳红.中医治疗踝关节扭伤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66-68.
[4]程维芬,邹学敏.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06):35.
[5]王予彬,贺枕.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8):21.
[6]乔志恒.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66-868.
(收稿日期:20140425)
【摘要】目的:观察消肿膏外敷对早期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踝扭伤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消肿膏外敷,对照组采用冰敷,两组均加用U型树脂绷带托外固定,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消肿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膏对早期踝关节扭伤肢体肿胀的疗效具有消肿快的优点。
【关键词】消肿膏;早期踝部扭伤;肿胀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4-02
踝部扭伤是运动系统常见多发病。损伤后可致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本院协定方消肿膏对早期踝部扭伤肿胀患者进行局部外敷,获得满意的消肿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踝部扭伤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冰敷组)30例。本文病例均有明显外伤史,局部位置存在压痛、疼痛、肿胀、皮下淤血症状,若踝关节内、外翻时均疼痛加剧,正常行走功能障碍。所有病例均经X线检查排除脱臼、骨折病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受伤后就诊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67岁,平均(276±51)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32~69h,平均(174±32)h;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8~65岁,平均(258±64)岁,伤后至首次就诊治疗时间25~71h,平均(187±28)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明确踝部扭伤史,踝部肿胀,皮肤色亮,或有皮下瘀斑,或有水泡;疼痛,局部压痛,踝关节活动痛性受限。
13排除标准①局部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感染。②X线片有明确骨折及脱位征。③皮肤对中药及树脂过敏。④损伤至就诊治疗时间超过72h。⑤不配合治疗者。
14统计学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产生的数据均采取SPSS130软件包处理分析,统计中涉及的计数资料均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临床治疗
21消肿膏的制作大黄200g,栀子200g,乳香100g,没药100g,白芷100g,生石膏150g,绿豆(炒)150g,冰片10g。上药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然后分装塑料袋封装,每袋含药粉25g。另备冷绿茶水适量,蜂蜜适量。待用时,将一小包药粉置于药罐中,加适量冷绿茶水使药粉湿润,再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即成膏药。将一块大小12cm×8cm的医用棉垫敷料置于桌面上,将其中一面的纱布掀开,再将膏药均匀摊布于棉花上,药层厚度约1~2mm,最后将纱布盖于膏药上即可。注意:茶水不能加太多,否则药膏太稀不好摊布。
22分组治疗观察组: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央,将制备好的膏药敷于其上,若压痛点广泛,肿胀范围大,可敷两块膏药,纱布绷带轻轻卷缚固定;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隔日换药一次,维持U型树脂托外固定;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去除膏药观察。对照组:U型小腿树脂绷带托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冰袋隔树脂托冰敷踝关节肿胀部15~20min,若肿胀明显者,隔4h再冰敷一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至治疗第5天解开树脂托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d)后评估治疗效果。
23疗效标准[2]痊愈:踝关节肿胀消退,与健侧一致;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皮肤出现皱褶,局部无疼痛;有效:踝部肿胀明显减轻,无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疼痛明显减轻;无效:踝部肿胀、疼痛变化不明显或加重,有张力性水疱形成或再形成。
4讨论
外敷中药是中医治疗创伤的一种传统重要方法。见诸于历代名医名著,早在《神农本草经》、《刘涓子鬼遗方》等著作中就有记载,也广泛流行于民间。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属中医筋伤范畴。中医学认为[3],跌仆损伤后,致筋伤骨断,经络受损,血离经脉,瘀滞于肌腠,致血瘀气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后经脉受阻,气机不畅,血瘀气滞,发为肿痛;而瘀久化热,更致营卫不和。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瘀解毒,调和营卫为治疗原则。
本院协定方消肿膏是我院传统的治疗早期闭合性创伤的外用药膏。方中大黄性苦,味寒,具有凉血,祛瘀,泻火,解毒,攻积滞,清湿热之攻效。《濒湖集简方》云“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现代研究表明[4],大黄有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Ⅱ活性;使受伤局部的血管收缩的功能。栀子性苦,味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之功效,《纲目》云“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濒湖集简方》云“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现代研究表明[5],栀子含黄酮类栀子素、藏红花素等,生用栀子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外用能加速软组织的愈合。乳香具有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没药具有散瘀定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疼痛,风湿痹痛等瘀血阻滞诸痛之征。乳香与没药均为活血化瘀之良药,常配伍使用。白芷生肌止痛,活血排脓,祛风除湿,通窍止痛。生石膏具有清热止痛,通络化斑,生肌敛疮之功效。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能够无刺激去除老化角质,促进细胞再生。绿茶具有清热除湿之功效。冰片外用清热消肿,止痛止痒。蜂蜜具有抗菌消炎,润肤止痛,促进组织再生之功效,在调药外用时主要起赋形剂作用。综上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6],创伤及手术后,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中积聚,最终导致肢体肿胀。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消除创伤及手术后造成的肢体肿胀,医疗手段的介入可以协助阻断肿胀的发生,或加速机体生理反应,促进肿胀消除。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后进行适当的制动,可避免损伤加重,又有利于组织修复。因此本研究的病例都应用了U型树脂绷带托作外固定。但是在外固定时应当注意,绷带的包扎不能过紧,使肢体有适度压迫感即可,否则不利于静脉回流,不单肿胀消除不了,甚或会加重。另外,也强调抬高患肢,最好是高于心脏平面,以利用地心吸引力,加速体液的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除。冰敷也是治疗早期软组织损伤后肢体肿胀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应用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刺激局部迅速降温,以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本组冰敷治疗作为对比观察组也达到了767%的总有效率。本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早期踝关节扭伤促进局部肿胀消退的效果上,应用本院的协定处方制作的消肿膏疗效优于冰敷疗法(P<005)。且用药方便,制备简便,无不良反应,极具中医药简、便、廉、验、效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临床骨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7-208.
[3]张艳红.中医治疗踝关节扭伤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66-68.
[4]程维芬,邹学敏.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06):35.
[5]王予彬,贺枕.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8):21.
[6]乔志恒.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66-868.
(收稿日期: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