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

2015-01-20时潇含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围屋深井木条

时潇含

那天,我遇見那干燥得充斥毛孔的土楼,遇见温婉的水乡,遇见带着滚烫清香的茶叶,也遇见雨打芽尖的鹅黄。

转过那曲曲折折的溪流,等那站在溪中石尖的大鹅抖干了身上的水,扭扭身子蹲了下去,等那一排绿荫下的鸟儿唱尽了欢歌,等那百转千回的崎岖石板道染上了绿,就见到了静静伫立了百年的围屋。

雨水顺着土楼的沟壑流下,润湿了墙角的绿苔。抬头仰望,没有雕花的飞檐,没有气派的拱顶,只是泥,满目的沉默的黄泥,却比那金顶、琉璃站立得更久远,那简朴甚至粗糙的泥墙未曾落下过一点土星儿。走入其中,石板地的缝隙间歪歪扭扭地长着野草,却一行一行、一列一列长得兴起。圆形围院的一旁有一口深井,有个老人,提着水桶拎着麻绳在打水,绳牵着桶,左右晃动,桶猛地下了水,打破那映着井壁青苔的镜面般的水,满满当当地提了上来。井边是一片残墙,散落的砖瓦间有零星的原木条,雨打风吹都冒出了细小的芽,透着铜锈般的墨绿。

再向上便是二层,圆柱状木条做的横梁,一片青砖的屋檐,庄严厚重,很难想象那单薄的瓦片、易朽的原木承载了三百年的沉厚。低下头,那隔间中是粮仓,领着我们的山里人说那里面现在放茶,家家都自己做茶,总选最好的春茶、冬茶存封在坛中,它们要在这干冷的地方等上十年甚至更久,忍受那无尽的寂寥与苦涩才沉淀下甘甜与荡气回肠的醇香,才遇见清风,遇风流水,遇见此时的我。

最高一层是住人的地方。每家门口都有一盏灯,并不用来照明,而是每天夜里家中人到齐了才吹灭,只要有一人未归便一直亮着,楼下的大门也会一直开着。透过窗看那一间间小屋,不过一二十平方,当年却住了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那领着我们的人回到儿时居所,摸着墙壁,看着木门,拾起角落的一筐红薯咧嘴笑了。我摸着那红残墨缺的旧楹联,发现那墙比起第一层的张开双手才能围住的墙已薄了一大截。那人说:“这是智慧,这样的房子更稳。”我问:“是泥加蛋清建起来的吗?”他带着笑看我说:“那时连饭都吃不饱,是靠智慧用简单廉价的材料做最稳最薄的壁。”

走出土楼,回望那如一个村落般的土楼围屋。它使不相识的人们同居于一个屋下,更包容更凝聚,使人们也像土楼般互助,永立不倒……扭头,便是满山茶树,一排排的正长着新芽,冒着新绿。

那天,我遇见锦绣,遇见流年,遇见红残墨缺的楹联,遇见厚重的历史,遇见仓中的沉寂,也遇见不朽的往夕。

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以空间顺序缓缓展开,泥墙、深井、冬茶这些古朴的意象下掩藏的是历史的脉动,厚重的历史、不朽的往夕凝结在这座静谧的土楼里,不禁让人想起那句“瞬间即永恒”。

猜你喜欢

围屋深井木条
鲁班锁玩法大解密
台山深井地区革命斗争纪念馆落成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分析连续油管深井排水采气技术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木条餐具柜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论
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