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2015-01-20石源华

世界知识 2015年2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外交和平

石源华

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亚洲新安全观等新概念,倡议亲诚惠容处理周边事务的新理念,推行好邻居、走亲戚、交朋友等新创举,努力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形成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习近平构画亚洲命运共同体,强调以软实力为支撑,为此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理念,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观、价值观、义利观、近邻观与和平观,构成中国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文化内涵。

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观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主张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观,但不主张重返中华封贡体系的旧范式。

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强盛后是否会恢复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东亚朝贡体系,是有疑忌的。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将总结吸取历史上东亚各国和平相处的重要历史经验,总结亚洲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运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东亚价值观念的重要历史经验,为今日建设命运共同体所用。中国不主张恢复历史上中华封贡体系那种过时的旧范式,中国将与各国一起寻找和总结新的亚洲文化思想,共同推动亚洲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不接受西方范式的价值观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倡导学习和吸收欧洲和北美共同体的宝贵经验,但不接受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

习近平强调中国自己的价值观。习近平在谈及文化软实力时指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强调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价值观念、发展路径和政治制度。

那种以西方价值观为指导与前提来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为中国所赞同和接受。中国承认各国文明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承认西方价值观在人类文明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但同时认为它并不具有普世性,存在于亚洲的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各种文明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建设东北亚的美好家园。鉴于东北亚多文化、多制度的特殊情况,强调此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亚洲各国在学习欧洲和北美共同体宝贵经验的同时,必须创造出建设各种文明共存兼容的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欢迎“搭便车”的义利观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国自己的义利观。他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将互惠互利的原则提升至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方面,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不仅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同时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搭便车”本来是奥巴马嘲讽中国的用语,说中国搭乘了美国30年的便车,然而习近平却接过去讲“我们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实际上,在两千多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处当中,凡是中国强大、稳定的时候,历来都是让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的,而且也只有在周边国家和民族能够搭乘中国便车的时候,整个亚洲才是稳定的。“搭便车”是中国与周边亚洲国家发展互相关系重情重义的一个传统。中国在让周边国家“搭便车”的过程当中,别的国家获益发展起来了,反过来就会推动中国的发展,这正是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

亲诚惠容的近邻观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友情外交”,为中国周边外交添加了浓浓的人情味。

习近平强调中国自己的近邻观。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以亲诚惠容为中国处理周边外交的重要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动宣言,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精辟概括,也反映了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亲自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增进了彼此互信和互利合作。中国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加大与周边国家领导人的互访,积极推行好邻居外交、走亲戚外交、交朋友外交等等,使深化各国友谊、推进国际关系的“友情外交”正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反对“国强必霸”

的和平观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追求中国的大国强国地位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之梦,但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霸权主义逻辑。

习近平强调中国自己的和平观。邓小平奠定了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特征的基本战略,江泽民时代倡议发展与各国间各种形式的伙伴外交,胡锦涛时代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使“和谐”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成为中国外交的主题词。习近平反复论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他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共同安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包容互鉴、坚持公平正义,强调“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中国真诚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携手把这条路走稳走好”。

针对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展壮大之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忧虑,习近平坦言“其他人肯定要看看(中国这个)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他对此表示理解,但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中国虽然是个大块头,但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近代以后遭遇100多年的动荡与战火,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根本无从谈起,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习近平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反对各种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言行,纠正各种不符合各国团结共存的错误观念。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也不挑战既成的国际体系,中国将与亚洲各国一起,通过共同的、和平的努力,开创以亚洲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平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作出贡献。

尽管亚洲的区域合作仍然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但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的努力目标,中国正按照自身的文化观、价值观、义利观、近邻观与和平观,逐步使构想变为现实。中国积极推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缅印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合作倡议,一步一个脚印,正在努力塑造一个既符合世界发展大势、又符合亚洲各国共同利益、同时也符合中国长远国家利益的亚洲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外交和平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期盼和平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