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之谜
2015-01-20
威尔特·张伯伦
NBA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流言与传说,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馆里的篮板上沿至今还留着卡特的手印,比如加内特年轻时同样可以轻松摸到篮板上沿……或者被某些不明就里的人当作神话,或者成为相互调侃的谈资。其实,多数人都明白,这些事情很多不过是以讹传讹。不客气地说,很多类似的传说,稍微有点判断力就能明白纯属瞎扯。不过,这不代表所有流言都是假的,有些所谓的传说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不像传说中那么神奇罢了。
“你可以在罚球线附近跳投什么的,而他在罚球线附近不用助跑就可以扣篮。”这段话是名帅拉里·布朗在ESPN的一个关于威尔特·张伯伦的纪录片里说的话。
从罚球线起跳扣篮,在现在已经不算什么罕见的事情了,朱丽叶斯·欧文、迈克尔·乔丹、卡特等等,很多我们知道的扣篮高手都可以做到。然而拉里·布朗所说的是无需助跑就可以在罚球线起跳扣篮,却着实让人难以置信,毕竟加内特还吹嘘说自己的队友能从三分线飞起来。虽然我们都知道张伯伦的身体素质被惊为天人也不为过,可是,那依然是一个很难想像的事情。当然,对于这个传说的真假,肯定会勾起很多人的好奇心。
除了拉里·布朗所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张伯伦早年曾用罚球线起跳扣篮的方式提高罚球命中率。这在理论上确实是成立的,可能很多球迷在初识篮球时也都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足够变态的话,可以从罚球线助跑起跳扣篮,确实没什么障碍。然而,这么多能够从罚球线助跑起跳扣篮的人里,却从来没见过有谁这样做过。为什么?是有什么限制吗?
首先,我们应该先从罚球的规则上入手,先去看看规则里有没有相关的限制。其实最初罚球的规则里,对于罚球扣篮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或者说,原来的规则是有漏洞可钻的。正是因为如此,罚球规则才被更改得更加细致。首先作出罚球规则修改的是NCM而不是NBA。根据NCM教练委员会的日志显示,1956年3月24日一共提出了4项新的提议,其中一项便是罚球者在球接触到篮筐或者篮板之前都不可以越过罚球线。值得说的是,这里的越过罚球线不只是说不得踏入三秒区,而是绝对不可以用任何方式进入三秒区,包括“飞”过去。在提案递交两天以后,也就是1956年3月26日,NCM通过了这项规定。1972-73赛季,NBA也引入了这条规则。
那么到底是不是因为张伯伦而修改罚球规则呢?这个答案既是也不是。
首先要说的是,NBA曾对罚球区的尺寸做出过修改,1951-52赛季,他们将罚球区从原有的1.8米增加到3.6米,其目的是为了限制乔治·麦肯。而之后在1964-65赛季,又从3.6米增加到4.87米,这次修改针对的就是张伯伦,NBA在第二次改变罚球区尺寸时,在官方规则上明确做了注释:“规则的变更是由于威尔特·张伯伦的表现。”不过应该提示的是,得到增加的并非篮筐到罚球线的距离,而是罚球区的宽度,也就是将三秒区扩宽了。
从这些可以看出,威尔特确实能够用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强身体素质,巧妙地钻了罚球规则上的空子,迫使篮球的规则都因他而发生改变。那么,张伯伦到底是怎么钻的这个空子呢?在一份1956年11月28日的《托莱多刀锋报》中有着详细的报道。首先报道中说,1956年的张伯伦刚刚进入堪萨斯大学,不过作为新生的他是没有参赛资格的,但是已经做出了针对他的规则改变,即不允许用扣篮罚球。其中还引用了一段三角进攻第二代传人泰克斯·温特的话:“如果不这样限制张伯伦的话,恐怕下个赛季到他可以参赛的时候,我们就没法活了。”另外改变的规则还包括罚球的时候不可以从篮板后面直接扔球给张伯伦空中接力,以及空中接力的规则限制。因为之前的罚球规则说的是在球进之前都不能踏入三秒区里,所以张伯伦采用的是助跑扣篮的方法,先将球扣进,然后才落地。而在规则改动之后,球员一概不允许进入三秒区,即便是不落地也不可以,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根据张伯伦量身打造的限制。
从这些里能够看出,张伯伦确实做到过用扣篮来罚球的事。那么他是否曾经有过在比赛里钻空子用扣篮来完成罚球的时候呢?在曾经一次张伯伦的访谈里,他亲口说过这件事情。他说自己曾经做过用扣篮来罚球的事情,可当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于规则的理解存在错误,所以才采取了不一样的罚球方式。不过,他也说,自己并没有在比赛中这样做过。
从这些都能看得出,张伯伦确实做到过用扣篮来罚球的事情,不过,无需助跑就可以扣篮罚球,这是真的吗?
还是从一些关于张伯伦的报导中去寻找答案,在少量的关于张伯伦罚球扣篮的报导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张伯伦却与众不同,他不需要一个充分的助跑起点,而是从罚球圈的外弧开始。”从这里能够看得出,他绝对不是像拉里·布朗说的那样,站在罚球线后边无需任何助力动作就能腾空而起直接将球扣入篮筐,而是至少需要一个跨步才能腾空。
通过以上这些基本可以证实,即便是张伯伦也没办法从罚球线原地起跳扣篮的。当然,只要一步就能起跳飞越至篮筐,也是足够让人惊叹的壮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