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外交新常态

2015-01-20晓岸

世界知识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常态

晓岸

新态势、新体系

在2015年新年贺辞里,习近平主席对过去一年的外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往,主办了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领导人也大量来访,这些活动让世界更好认识了中国”。习近平还用“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这样朴素的话语勾勒出一个义利相映成辉、四海共襄发展的“大外交”。

已经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外交全力配合国内改革发展事业,促进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的融合,发生了重要转型,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常态业已生成,它包括:更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寻求和平发展与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更娴熟地运用双、多边手段和主、客场平台,推进丰富多彩、协调统一的议程。这个新常态也包括:更显要地突出周边外交,铺展陆海大国应有的同心圆结构和扇翼布局;更积极地参与地区事务,以“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推动国际体系演进;更富创意地促进合作共赢,践行“正确义利观”,全方位构筑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新常态的生成意味着中国外交的主题由建国后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的入世、融合,转向当前和今后的影响、塑造。顺应时代的潮流,基于自己的实力和潜能,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同世界打交道,把更多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注入国际新秩序的调整与转换进程中,给世界带来更多积极变化。

外交新常态的背后是中央对内外形势的客观、准确判断。尽管国际矛盾尖锐常在、新旧威胁层出不穷、民粹思潮四处复起,中央仍然做出了五个“不会改变”的战略判断,认定这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果断排除大国沙文主义、军事冒险主义、狭隘利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四大不健康情绪的干扰,为外交新常态提供了科学基础。

外交新常态的关键词是协调共赢,基本手段是互惠交融。中国正以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去推动“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两大战略构想,发展的“便车”向全世界开放。用巨大的产能输送通道和利益共享纽带将遍布世界各地的双边伙伴关系连结在一起,努力建立自己的全球伙伴关系体系,赋予其条带状和网格化的特征,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举和变化。中国领导层深知,如果中国的发展方式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支持,如果中国的发展成果不能回馈世界,中国将不可能成功实现崛起。

外交新常态的一大特点是倡导和实践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开展等距离大国外交,推动均衡的国际关系架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强调什么“重中之重”,过度依赖对美关系的稳定。这样的调整是对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加深的顺承,是对美国全球控制力、干预力呈下降趋势的反应,也是中国自身大国能力和自信增长并在大国圈内得到承认的体现。

由于美国霸权思维和美俄、欧俄、美中结构性矛盾以及二战遗留热点的始终存在,世界从未在欧洲和亚太两个方向上摆脱“新冷战”的疑云,这样的危险在2014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世界一旦重陷大国对抗和冲突的旋涡,中国不可能超然置身事外,既定战略势必受到极大干扰,发展精力也将遭到严重牵扯。阻止“新冷战”的发生,将最大限度地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中美已约定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要共同努力避免坠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发生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首要的实践场就在亚太,但两国究竟将殊途同归还是分道扬镳主要还得看共建过程中的具体互动,诚意向实践的转化任重道远。而在另一维度上,中俄在共同利益和国际道义的驱动下适度地相互靠拢、支持,全面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削弱了美西方一味对俄施压惩罚的效果,制约了欧洲的“新冷战”冲动。

美国和西方一些人密切关注中国外交的蝶变,将新常态理解为强势谋求“重划势力范围”和“分享亚太治权”,在意念中把中国升格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头号直接挑战者”,这是陈旧的以己度人式的“帝国思维”。现行国际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领导建立起来的,固然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进步、成熟、有效的体系,但也有其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必须适应时代变化进行改革和调整,确立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和体系的基本诉求不是推倒重来或分而治之,而是兴利除弊、创新沿革,使其更多地反映新兴力量群体和发展中世界的利益和主张,让他们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可自由支配的空间与资源。

但这一切也绝非修修补补那么简单。全球利益蛋糕被重新议价时,一分一厘都要艰难谈判。气候变化问题如何应对,网络、深海、外空、极地空间规则如何制定,即便对美国和西方来说也是新挑战、新问题。中国不准备在反复无常的空谈中浪费时间,而是以务实行动推动改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以及互联互通、丝路基金以其颇为迅速的筹备进展从中长期角度为新兴国家实现发展议程提供了新的融资选择,中国参与军事、海洋行为准则和网络、外空、极地等领域规则制定工作的主动进击则有力牵制了“新边疆”、“高边疆”霸权主义的滋生。

新挑战、新机遇

“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在2014年年底举行的建国以来第二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这句话表明,中央认为,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上善用不断增长的实力、妙用不断扩大的影响,是外交新常态的核心课题。而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在于自身。

中国已是准强国,最大的安全寓赋于交融中,最大的利益蕴涵在共赢里。除非中国自己犯错,没有谁能够颠覆中国的发展。中国越是强大,越是接近成功崛起的拐点,越需要对自身和世界保持理性、清醒、全面的认知,这是避免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防止和平崛起功亏一溃而成为“西西弗悲剧”的根本要求。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年份,人们能够预感到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的重大转折将会在这一年前后到来,而此前每个年份都具有指向性的意义,都将不断有新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发生。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守住外交新常态的本质要求是明察秋毫、明辨是非、明晓事理,稳步实施大战略,在国际秩序变革的惊涛骇浪中扬中国之帆、送中国之风。

挑战无处不在,确立外交新常态是困难的,守住外交新常态就更为艰巨,既取决于外交对国内改革发展事业的紧密追随和配合,也取决于外交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精准感知和把握。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综合、全面、多元的视角审视国家利益,设置好安全和发展两方面的议程,做到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统而摄之,既不能再为了发展而搁置甚至牺牲安全利益,也不能片面渲染外部威胁而重走哪怕在局部领域闭关锁国的道路。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科学规划、稳健推进“一带一路”和全球自贸战略部署,把对各国的支持态度和伙伴承诺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继续深耕周边。中国的“一带一路”和全球自贸体系建设与转移剩余产能、输出高铁奇迹、促进文化交融的需要自成一体,是发展共赢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新时期的延伸。要充分估计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也要防止出现为开拓进取而开拓进取的“跃进”之风。扎实推进每一件具体的事,与搞好战略规划一样重要。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积极参与全球议程的制定和协调。2015年是全球经济复苏关键年,将要召开关于气候变化和后2015发展议程的三个全球峰会。当国际油价持续波动、俄罗斯和众多新兴国家深陷“减速通道”、欧洲大规模量宽暂难重振欧元区、美国刚性复苏承载太多期待时,国际社会区分紧迫和新兴任务的工作必将经历一番不同利益集团引发的艰难折冲。中国作为同样承受巨大降速和转型压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深知自己的责任、利益和能力边界,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立开放性、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的全球经济体系,为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有利条件,也为2016年成功主办20国集团峰会打好基础。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主动运筹好对美、对俄关系。中美、俄美、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基轴意义的大国关系,将继续深化重组。在这一大三角关系中,中国早已不再是43年前那个只能靠选边站来撬动地球的次级大国,绝不能搞“事大主义”,有必要尝试发挥自身条件出面调和大国矛盾。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激烈较量中,美俄相互妥协的前景仍大于对撞失控。中美、中俄、美俄关系如能并行改善、发展,对中国最为有利。如果这在短期内不切实际,应至少推动三组关系中的两组循良性轨道前行。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在攸关战争与和平的热点问题上有更明确的主张、更有力的作为。2015年,全球热点问题将发生新的复杂变化,乌克兰局势会否继续下滑,伊朗核谈判能否修成正果,朝鲜在金正恩三年守孝期满后将做何抉择,缅甸将怎样穿越变革的十字路口,都深涉中国利益,无远弗界,因而不能等闲视之。一个大国的热点外交绝不能是模棱两可和稀泥的外交,而是该支持的支持、该反对的反对、该调解的调解、该扬威的扬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中国战略利益、是否有利于中国国际形象、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否有利于相关国家和地区最广大民众福祉为决策、施政准绳。

守住外交新常态,需要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等重大现实问题之关联性的研究,加深对他国历史文化、战略文化、政治文化的了解,建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和外宣体制,健全对外风险评估与危机管控机制,用事实而非激情讲话。要谨防简单化、庸俗化地理解“大国外交”。大国外交不是有钱便可任性,而是精打细算、精挑细选、精琢细磨下好一盘棋,中国的探索和实践尚有诸多观念束缚和理论沟壑需要冲破。

守住外交新常态,一大着眼点应是重塑国民心态,引导国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把历史记忆转化为强国动力,而不是始终深陷受害者心态,或盲目自大将己之痛复施于人。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道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旨,昭告世界中国已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2015年世界将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回顾、反思与瞻望将会贯穿始终并转化为外交风向。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国人在心理上也完成“站起来”的进程。历史将会证明,只有民族自豪感压倒耻辱感,国家和人民才能在战略和政治上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常态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