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养人口探讨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

2015-01-20张燕高翔张洪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农业

张燕 高翔 张洪

摘要:农业的基本功能是养活人,故度量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标准之一是1个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的人数。据此探讨的结果是,按每人每日2 600kcal能量标准,有数十年时间,中国农业或无法供养全体国民或仅能勉强供养而无富余,至近10多年才有能力按8﹕2能量搭配的要求满足国民的能量需要且有富余。在1952、1961、1969、1987、1991、2011年,1个中国农业劳动力分别可供养2.9、2.1、2.4、4.0、3.4、6.5个人。以能量搭配标准衡量,1997年前,受制于动物性农产品,1个农业劳动人口1975年以前只能供养不足0.5个人,1997年可供养4.0个人;1998年起,由植物性农产品决定,1个农业劳动人口1998、2011年可供养4.1、6.0个人;而几个发达国家2006年1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至少供养72人,要缩小与之的差距,中国需付出很大努力。但只要能在2011年的基础上,保持农业劳动生产力年均1.6%的增长率,就能实现至2020年60%城镇化率的目标。

关键词:劳动生产力;农业;供养人口;能量搭配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607-07

对农业劳动生产力已有长期的大量研究,并报道了大量研究成果[1-6],研究方法有用生产函数探讨农业生产中各投入要素或全要素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1-4],或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农业产出与各投入要素间的关系的[5,6];很多学者还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7-14],基于不同空间与时间尺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15-17]。然而,从农业供养能力角度探讨农业劳动生产力的研究却鲜见报道。

作为一个产业,农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它具有“养活人”的基本功能,因此,有必要用供养能力来衡量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高低,这样才能对农业的基本功能及其变化有相对正确的把握。本研究的探讨即从此角度展开,即从能量角度探讨中国农业供养能力的变化,希望可以较准确地度量中国农业生产的效果,并以供养能力为依据,提出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措施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农业是养活人的产业,其提供的产品多数直接供食用,故衡量农业生产的效果时,标准之一是看其能供养的人口数,即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提供的能量能够满足多少人的需要,与当时的实际人口比较,是否有富余,因此,“养活”与否不应单纯考虑粮食,而要关注农业综合产出。农业劳动生产力也应如此度量。

1.1 建立模型

1)本研究用单位农业劳动人口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来衡量农业劳动生产力E(t):

E(t)=P(t)/L(t) (1)

式中,P(t)为可供养人口数;L(t)为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

2)可供养人口数P(t)定义为:按一定标准,各种农产品提供的总热量能满足的人口数。本研究就用P(t)度量农业的供养能力。

P(t)=H(t)/AH (2)

式中,H(t)为各种农产品提供的总热量;AH为在一定生活水平下,一定时间内人均需摄入的热量,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小康标准),AH为人均每天获得能量2 600kcal[18](即人均每年获能949 000kcal)。

动物性能量的品质优于植物性能量,前者占比增加,表示农业供养能力的结构优化。如果用P1(t)、P2(t)分别表示植物性、动物性农产品能够供养的人口数,则有

P1(t)=H1(t)/AH1 (2a)

P2(t)=H2(t)/AH2 (2b)

式中,H1(t)、H2(t)分别为植物性农产品和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热量;按植物性农产品和动物性农产品提供能量8∶2的比例[18]及小康标准,每人每年从植物性农产品和动物性农产品获得的能量平均应分别为AH1=AH植物=759 200kcal,AH2=AH动物=189 800 kcal。

只要P1≠P2,并以Pa表示实际人口数,则有如下含义的关系:

Pa>P1,P2,表示按一定标准,植物性、动物性农产品均不能满足当时人口的需要,只能降低生活水平;

P1

P2

Pa

3)各种农产品都包含有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但含量的多少不同。从量上看,各种农产品提供的能量之间具有互补性,可以相互替代,因此,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就是各种具体产品提供能量之和:

H(t)=H1(t)+H2(t)=

[a1M粮食(t)+a2M油料(t)+a3M糖料(t)+a4M蔬菜(t)+a5M水果(t)]+[a6M肉类(t)+a7M蛋(t)+a8M奶(t)+a9M水产(t)] (3)

H1(t)=a1M粮食(t)+a2M油料(t)+a3M糖料(t)+a4M蔬菜(t)+a5M水果(t) (3a)

H2(t)=a6M肉类(t)+a7M蛋(t)+a8M奶(t)+a9M水产(t) (3b)

式中,M粮食、M油料、M糖料、M蔬菜、M水果、M肉类、M蛋、M奶、M水产分别为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奶、水产产品的物质量,其中前5种是植物性农产品,后4种是动物性农产品;a1、a2、a3、a4、a5、a6、a7、a8、a9分别为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奶、水产单位产品包含的能量,ai(i=1、2、…、9)取值参照文献[19]。

4)粮食产品作为食物直接使用的物质量M粮食并不简单等于粮食产出量MC,因为粮食不仅可直接作为食物使用,还可间接使用于农业,包括饲料用粮MF和种子用粮MS,另外,还有粮食损耗MW,所以,作为食物直接使用的粮食M粮食需从粮食产出量中扣除间接使用与粮食损耗:

M粮食(t)=MC(t)-MF(t)-MS(t)-MW(t)=MC(t)-■Bi×Mi(t)-■Ci×Si(t)-D×MC(t) (4)

不同畜禽与水产养殖消耗的饲料量不同,根据畜禽产品、水产品的饲料报酬率计算饲料用粮MF:

MF(t)=■Bi×Mi(t)(4a)

式中,Mi分别为M肉类、M蛋、M奶、M水产;Bi则是一单位相应畜禽养殖产品的耗粮系数,肉类、蛋、奶、水产品耗粮系数取国家统计局历年成本收益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2∶1、1.7∶1、0.39∶1和1.02∶1[14]。

MS(t)=■Ci×Si(t)(4b)

种子用粮MS取决于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Si,根据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确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单位播种面积的种子用量Ci分别为52.5、235.5、45.0 kg/hm2[14]。

中国粮食产后损失约为9%~16%[20],参照文献[20],本研究粮食损耗MW按粮食产量的12%计,即

MW(t)=D×MC(t),(4c)

其中D=0.12

1.2 数据主要来源

本研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21]、《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2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2)[23]等,从中获取1949-2011年中国总人口、各种农产品产量;并参照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营养目标[18]及主要农产品所含能量[19]。国外人口及农业数据获自《国际统计年鉴》[24]。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国人口与农业发展概况

由图1可见,建国60年来,中国总人口除1960年与1961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在增长,1951~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9%、2.54%、1.89%、1.58%、1.09%、0.58%。可见,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近40年,人口增长率有效降低,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从2002年的128 453万人到2011年的134 735万人,只净增了6 282万人。

从图1还可看出,建国60年来,中国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有5个增长期(1959~1964年增长快速,年均增长率达6.30%,1966~1969年与1980~1982年则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为1.05%与1.14%;1988~1990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达5.80%,1998-2002年是极缓慢增长期,年均增长率仅0.24%),其余时间是下降期(1970~1979年与1983~1987年是缓慢下降期,年均降幅为1.27%与0.72%,1991~1997年是较快下降期,年均降幅2.46%,2003~2011年为快速下降期,年均降幅达3.42%)。1991年前,除少数年份外,农业劳动人口都在不断增长,其后尽管1998~2002年有小幅增加,但总趋势仍是减少的,尤其近10年减少速度加快(2003-2011年年均降幅3.05%),以致农业劳动人口数量从2002年36 640万人减少到2011年26 594万人,净减少1亿多人。主要原因是机械化解放了农业劳动力,城镇化与外出务工又消化了大量农业劳动力。

机械化与化肥施用量提高使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从图2可见,粮食产量在1949年为1 131.8亿kg,1966年起便稳定超过2 000亿kg,1978、1989年分别超过3 000、4 000亿kg,1996年首次达到5 045亿kg,2007年起稳定超过5 000亿kg,只有1959-1961年因灾和1999-2003年因粮食相对剩余和库存充盈而对农业进行结构性调整[12]导致粮食连续减产。同时,油料产量也在提高,特别是以粮食为基础的畜禽与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产量连续增长,主要农产品提供的热量因此也在快速增长。

2.2 农业可供养人口与农业劳动生产力

依据2 600kcal标准,用式(2)-(4)算出历年主要农产品提供能量可供养的人口数(图3),并用式(1)算出历年农业劳动生产力(图4)。

对比图3中农业可供养人口与实际人口,60多年来,按照人均每天2 600kcal能量的标准,1949~1978年中国农业产出不能供养实际人口,只能节衣缩食地在更低水平生存;1979~1981年则可勉强养活当时的人口,但基本没有节余;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产出不仅能养活当时的人口,还有相当的节余。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农业产出及可供养的人口数量虽然在增加,但是,一方面这种增长靠的是农业劳动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因总人口也在快速增长,所以,农业增长的成果还是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消耗掉,两者只能达到勉强平衡,仍无多少节余可用来进一步改善国民的生活。

参照图4,从供养数量看,60多年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情况是:1个农业劳动人口1952年可供养2.9人,1958年可供养4.0人,而1961年却降至只能供养2.1人,1966年能供养2.7人,1969年可供养2.4人,1987年可供养4.0人,1991年可供养3.4人,1996年可供养4.2人,2003年可供养3.5人,2011年可供养6.5人。

从增长率看,60多年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下降的时段有:1959~1961年,灾害导致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年降幅11.9%,农业劳动生产力也快速下降,年降幅高达18.6%;1967~1969年,农业劳动生产力下降主要是因这期间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下降;而1988~1991年总人口快速增长,3年间总人口增加了0.48亿,农业劳动人口增加近0.68亿,虽然此期间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有所增长,但农业劳动生产力仍在下降,年均降幅3.1%;1997~2003年,农业进行结构性调整[12]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业劳动生产力小幅下降,年降幅2.0%。60多年中,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时段有:1952~1958年、1970~1987年、1992~1996年、2004~2011年,这些时间里,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不断增长,同时,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在下降,从而带来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增长最快速的是2004~2011年,7年的年均增幅达8.4%,该期间农产品总能量的年增长率为3.1%,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年降幅为3.7%;而1962~1966年,尽管农业劳动人口快速增长(年均增幅3.6%),但因农业生产恢复使得农产品提供的总能量大幅提高(年均增幅11.6%),从而农业劳动生产力快速增长(年增幅达7.1%)。如果不考虑其间的起伏,1952~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年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6%、0.54%、3.06%、0.18%、0.21%、6.18%。可见,很长时间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并不快,直到近十年才有较大增长。endprint

2.3 考虑合理能量搭配的农业可供养人口与农业劳动生产力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为保障合理的营养摄入,每个人应按8﹕2的比例[18]分别从植物性农产品和动物性农产品获得需要的能量。可以按这样的标准获得能量的人口,称之为得到合理供养的人口。

用式(2a)、(2b)分别计算植物性产品与动物性产品能供养的人口数P1、P2,从P1、P2中选一小者即为按合理标准可供养的人口,并据此计算合理能量搭配标准下的农业劳动生产力。结果见图4、图5。

由图5可见,中国农产品提供的能量构成在60多年中逐渐发生改变,植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从1952年的97%,到1980年的95%、1990年的90%、2000年的77%、2010年的75%,相反,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比重在不断增加。

根据小康膳食能量的标准和图5及1.1(2)所述关系,1949~1951年、1959~1965年及1968~1970年,植物性、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均不能供养当时的人口。1952~1958年、1966~1967年及1971~1995年,植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且有富余,但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不足,如1975年的人口是9.24亿人,当年植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可供养10.6亿人,即植物性农产品尚有富余的能量。然而,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却只够1.83亿人的需要,即如果按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计算,有7.41亿人得不到合理的能量;而在1975年以后,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持续增加,得不到合理能量的人口不断下降。1996年,中国基本达到膳食营养小康水平,从那时起,动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出现过剩;除2000、2002、2003年植物性农产品提供的能量稍有不足外,其余年份植物、动物农产品均有过剩,且动物性农产品提供能量的过剩远高于植物性农产品。现在,中国农业不仅养活了13.47亿人,还有能力不断改善国民的营养结构,提高国人的生活水平。

参照图4和图5,从供养数量看,60多年来,按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1997年前,农业的供养能力主要受制于动物性农产品,由于动物性农产品匮乏,1个农业劳动人口1975年以前只能供养不到0.5人,1980年可供养0.9人,1990年可供养1.9人,1997年可供养4.0人;而从1998年起,供养能力主要取决于植物性农产品,1个农业劳动人口1998年可供养4.1人,2000年可供养3.4人,2005年可供养3.9人,2011年已供养6.0人。由图4可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产品提供的能量搭配趋向于合理,特别是近10多年来,按合理能量搭配标准可供养的人口与农业提供总能量可供养的人口数量越来越接近。

从增长率看,以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为标准来衡量,近30多年中,1999-2003年为农业劳动生产力下降时段,年均降幅4.2%;其余时段均在增长,2004~2011年的年均增长率达10.8%。不考虑其间的起伏,1952~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合理标准下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9%、2.00%、9.03%、9.83%、8.49%、5.66%。可见,从20世纪70年代起,合理标准下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才有较大的增长率,尤其90年代后,在基数已经很大的基础上仍能以较高的增长率增长。

2.4 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国际比较

由《国际统计年鉴》[24]得到世界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相关数据(表1)。表中涉及的国家是世界上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据此可认为,它们的农业产出已能满足本国国民的需要,才有富余的农产品供出口。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情况,如2006年,1个农业劳动力在美国至少可供养111.1人,在法国与加拿大至少可供养90.9人,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为71.4、45.5、22.2人,由于它们的农产品还大量出口,因此,可以认为,它们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的人口比这些数值还要大。相比之下,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存在着显著差距,如前所述,2006年中国的一个农业劳动力最多供养4.6人,甚至到了2011年,也只能供养不足7人,这还不是按合理能量搭配标准得到的数值,若按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供能8﹕2的要求,2006年,中国1个农业劳动力只有能力供养4.2人,2011年亦仅能供养6.0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不发达国家则与中国相似,单位农业劳动力的供养能力也较低。

根据表1中的数据,2006年发达国家平均1个农业劳动力至少可供养72人,即使中国只达到这个平均值的1/5,1个农业劳动力也可供养14.4人,这已经高出中国现有农业劳动生产力1倍有余,就算只按2011年农业供养能力计,也能节约1.46亿人的农业劳动力。可见,要达到这样一个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还要经过许多的努力。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推进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人口从农业产业中退出,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农业劳动人口减少时不减少农产品供应,以满足供养还将继续增加的总人口的需要,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如果2020年的城镇化率达到60%[25],则城镇人口将为8.7亿,农村人口为5.8亿。假定农村人口的构成(2011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40.51%)按近10年的变化趋势(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年均降幅1.15%)延续,则2020年时的农业劳动力将只有2.11亿人,那时,1个农业劳动力要供养的人口应不会少于6.9人。与2011年的6.0人比较,农业劳动生产力要增长14.7%,也就是2011~202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年均增长不能低于1.6%,才有可能实现60%的“城镇化率”目标。从历史情况看,中国60年来农业劳动生产力平均增长率为5.16%,应该认为,1.6%的年均增长率并不算高,只要努力,且方法得当,完全有可能达到。endprint

通过与国际比较,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农业能供养中国人口的目的,须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与美国、加拿大等土地丰裕的国家相比,中国耕地资源稀缺,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农业人口拥有的耕地少,要依靠有限的耕地资源供养众多的人口,首先就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防止破坏耕地,减少耕地流失。

2)中国农业现行经营体制主要是家庭承包责任制,耕地分散,农户生产规模小,普遍轻视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相对滞后。中国单位耕地农机使用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和泰国。因此,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应鼓励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合理规划农田、平整土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除荷兰与新西兰外,中国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甚至远高于印度和泰国,说明中国不宜单纯依靠提高化肥施用强度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过多施用化肥还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剩余化肥的流失将引起湖泊富营养化。因此,为提高土壤肥力和增产,应推行精准施肥与先进的栽培技术,加强农业环保和农业生态建设。

4)另外,中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林、牧、渔业从业者受教育程度的构成为:未上过学8.2%,小学38.2%,初中47.9%,高中5.4%,大学专科0.3%,大学本科0.04%[26]。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需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文化与农业技术的培训,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来武装农民。

3 结论

1)按小康膳食能量标准,中国农业现有产出已可供养现有人口,如2011年中国农业提供的能量按小康标准可供养17.19亿人,按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也可供养15.92亿人。因此,即使只达到2011年的生产水平,届时的中国农业也有能力供养预测到2020年的人口,且有富余。

2)从供养数量看,60年来,不考虑合理能量搭配,中国1个农业劳动人口1952年、1958年、1961年、1966年、1969年、1987年、1991年、1996年、2003年、2011年分别可供养2.9、4.0、2.1、2.7、2.4、4.0、3.4、4.2、3.5、6.5人。如果按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为标准衡量,1997年前,农业的供养能力主要受制于动物性农产品,1个农业劳动人口1975年以前只能供养不到0.5人,1980年、1990年、1997年分别可供养0.9、1.9、4.0人;1998年起,供养能力主要取决于植物性农产品,1个农业劳动人口1998年、2000年、2005年分别可供养4.1、3.4、3.9人,2011年增至已可供养6.0人。

从增长率看,1952~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年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6%、0.54%、3.06%、0.18%、0.21%、6.18%。在8∶2的合理能量搭配比例标准下,相应时段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0.99%、2.00%、9.03%、9.83%、8.49%、5.66%。

3)与一些主要农业大国(尤其发达国家)对比,中国农业的供养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差距更为显著。2006年几个发达国家平均1个农业劳动力至少可供养72人,而同年,中国1个农业劳动力最多供养4.6人,2011年也只能供养不足7人。若按8∶2的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供能的要求,2006年中国1个农业劳动力只有能力供养4.2人,2011年亦仅能供养6.0人。

4)要提高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力,须加强耕地保护,防止破坏耕地,减少耕地流失;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合理规划农田、平整土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推行精准施肥与先进栽培技术,加强农业环保和农业生态建设;并要加强农业劳动力的文化与农业技术培训,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

参考文献:

[1]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川.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李 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11-19.

[3] 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J].中国农村观察,2006(1):18-23,38.

[4] 郝水平.农业系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对产出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3):27-28.

[5] 何 霞,夏建国,龚一鸿,等.灰色关联分析在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以川东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150-153.

[6] 黎雪林,吕永成.广西农业投入与农业增长灰色关联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20(2):88-91.

[7]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4-319.

[8] 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J].人口研究,2007,31(2):15-29.

[9] 贺一梅,杨子生.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8(7):6-8.

[10] 马永欢,牛文元.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11-16.

[11] 封志明,史登峰.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J].资源科学,2006,28(1):2-8.

[12] 梅方权.2020年中国粮食的发展目标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2):4-8.endprint

[13] 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0(6):4-15.

[14] 唐华俊,李哲敏.基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315-2327.

[15] 张利国.我国区域粮食安全演变:1949-2008[J].经济地理,2011,31(5):833-838.

[16] 徐志宇,宋振伟,陈武梅,等.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5):21-29.

[17] 李 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9-94.

[18]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N].国办发[2001]86号.中国食品报,2001-12-07(第1版).

[19]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22.

[20] 张永恩,褚庆全,王宏广.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270-274.

[2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2.

[24] 中华人民国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25]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43):4-34.

[26]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罗亚军)endprint

[13] 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0(6):4-15.

[14] 唐华俊,李哲敏.基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315-2327.

[15] 张利国.我国区域粮食安全演变:1949-2008[J].经济地理,2011,31(5):833-838.

[16] 徐志宇,宋振伟,陈武梅,等.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5):21-29.

[17] 李 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9-94.

[18]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N].国办发[2001]86号.中国食品报,2001-12-07(第1版).

[19]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22.

[20] 张永恩,褚庆全,王宏广.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270-274.

[2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2.

[24] 中华人民国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25]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43):4-34.

[26]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罗亚军)endprint

[13] 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0(6):4-15.

[14] 唐华俊,李哲敏.基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315-2327.

[15] 张利国.我国区域粮食安全演变:1949-2008[J].经济地理,2011,31(5):833-838.

[16] 徐志宇,宋振伟,陈武梅,等.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5):21-29.

[17] 李 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9-94.

[18]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N].国办发[2001]86号.中国食品报,2001-12-07(第1版).

[19]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22.

[20] 张永恩,褚庆全,王宏广.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270-274.

[2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2.

[24] 中华人民国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25]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43):4-34.

[26]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罗亚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