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2015-01-20张何烨芦冏耀

经济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建设

●张何烨 芦冏耀

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张何烨 芦冏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高校和社会需求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学生越来越多,岗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岗位空缺比例也是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专业知识不系统,专业基础不扎实造成的,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文章希望通过人才培养系统和方法上的改变来服务社会,降低社会对人才的再培养成本。

高校信息化 信息管理系统 管理制度

国外很多大学已经实施了类似University learning等高校学生信息系统管理。这类管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资料搜索、课程选择、网络课堂、教师课件及课后作业共享,校园邮箱、校园BBS、与校园智能部门沟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电子资源(包括专业介绍及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内容介绍、授课时间、修读学期、学分分配、考核类型、教学安排等),这类信息管理系统既方便了学生在校期间全面了解所修专业的流程和时间,也方便了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更有利于校方对注册入籍学生的日常活动管理及学习进度管理。

我国的高校管理部分实现了信息化,但普及性较差。学生在注册入籍后,四年内需填写很多重复的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许多管理成本。由于管理系统不够完善,高校很难实施真正的教学自动化,大多数学生注册入籍后缺乏对本专业的总体认识,很难在第一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只有在大学毕业时,才能了解所属专业课程的设计体系

本文研究内容属于当前高校普遍问题。从高校角度讲,研究有利于提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节约管理成本、疏通管理渠道、提升管理效率。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减少重复作业、方便获取各类校园信息,有利于统筹规划在校期间学习计划。

校园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校园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学校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提高管理决策和办学水平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达2442所,统招本科生院校1145所①,数量上的扩张必然引起学科调整、人员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与配置等,而校园信息化建设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一、校园信息化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校园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校园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校园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校园信息化程度;《国家校园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以校园信息化带动校园现代化。随着信息化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向高技术、高学历特征发展,高等校园信息化建设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校园信息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校园网硬件平台搭建的硬件集成阶段,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包括网络硬件环境的构建和基本服务系统的开发,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应用软件集成阶段,即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将网络应用到校务系统建设和管理,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并实现单位间、人员间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益,是校园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阶段。(3)网络教学建设阶段,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获取教学光盘、音频、电子图书等海量信息,如网络选课、考试和自主学习,远程课堂等,借助数字投影仪、多媒体等进行网络教学,实现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并通过不同渠道发布校园信息,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循环。(4)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多个环节融合,对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内容等进行重构的现代数字技术群体,实现网络数字化和知识生产,教育信息系统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实体表现,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意义更加重大。

二、校园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硬件配置上投资巨大。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逐步转向应用服务建设为主,软件开发技术以不同的模式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实现,包括Web技术、IM技术。Web技术因无沟通性、公开性、内容易破解性而不能满足需要,即时性通讯软件产生,包括腾讯QQ、MSN、电子商务IM等,为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但因其娱乐性和大众性,用户组织模式过于简单,缺乏信息化网状结构,不能区分用户角色,单一性和虚拟化,不能实现个体化即时服务。为此,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了一款操作界面和流程完全类同于QQ,又整合同事通、同学录、校友会、网络办公等模块的IM软件②,将每位师生作为用户注册ID号码,并设立了部门、院系、班级等校园机构,个人可申请加入某个校园机构,机构负责人审核。用户注册时可灵活设置公开和保密的信息,信息更新方便、快捷;快速定位通讯对象,利于同事间、同学间交流,有用户分级、部门分块,避免骚扰;同时,云存储、视频会议和视频教学等,为教学效果提供了便利。并提出建立数字校园,构建软件平台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目标。2013年,张闰晶等提出③,在软硬件之间引入虚拟层,将计算机物理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为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运行环境,即虚拟化。这些资源的新虚拟部分屏蔽硬件平台的动态性、分布性何异构性,不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组态所限制,支持硬件资源的共享何复用,并为每个用户提供属于个人的独立、隔离的计算环境,为管理员提供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集中管理。基于X86机器的常用虚拟化软件包括系列、微软公司的virtual PC、virtual server系列、oracle公司及其子公司的oracle VM、oracle virtual box、virtual iron等。其中,oracle均有裸机产品,不需要现行安装操作系统,具有可靠、成本低、易扩展、管理方便等优势,是解决传统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的高效且经济的有效途径。复旦大学根据业务等级建设了关键、托管、一卡通等7个虚拟化集群,为传统的400余个校园应用提供服务,物理宿主机计算资源占用超过70%,简化了传统的机房维护,保障了集群安全,避免单点故障的发生。同时,建设集中存储,提供数据分级服务,使用FC、IP模式为传统数据库提供服务:(1)数据存储云服务:向个人、业务部门和科研团体提供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允许用户姜工作、科研何学习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在任何地点、时间访问;(2)科学计算云服务:完善学校高性能计算服务体系,简历SPSS、MATLAB等一批专业计算工具的服务平台,向全校开放专业计算服务,在提升软件正版化的同时提高软件利用率;完善计算协作管理制度,保障服务的高校和稳定运行;(3)桌面虚拟云服务:通过网络虚拟化何桌面虚拟化技术提供虚拟桌面服务,大幅度降低多媒体教师的终端运维管理成本,有效扩大终端规模,提高教师满意度何管理效率④。

三、校园信息化应用领域

校园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校务管理的不同领域⑤。第一,电子校务工程。通过在校园网上简历学校门户网站,如教学处、档案室、图书馆、医务室等,建立部门内、部门间的网络平台,实现师生沟通、网上办公、对外宣传、政务公开等,实现办公自动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第二,电子教务工程。网上进行学生学籍、课程、考务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网络课堂等,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第三,数字化教学。建立由学校带头,各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年级和社团广泛参与、联合共建和共享的校园网络系统,同时纳入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在线考试、个性化学习和辅导等形式和内容,凸显强大的生命力。第四,后勤保障信息系统。后勤管理是校园运行的安全保障,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一卡通、设备维修等,实现身份识别、无现金支付、个人数字化助理等功能。第五,远程教育、社区服务系统。面向社会的远程备课、授课、辅导及考试等远程教学多维管理,是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的有效手段。

四、校园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随着中国校园行业信息化建设四个工程,即校园信息化、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校园的推动,校园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1)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校园网建设时间相对较早,而网络信息发展速度飞快,校园网在设备、技术上的落后已无法满足需求。(2)信息系统“独立”。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学校中,已经建立的应用信息平台标准不一,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成本消耗大。(3)设备应用率低。很多高校在选择硬件设备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在其应用过程中的使用率和使用方案上关注少,实用性不强。(4)前期投入多,后期维护少。学校过多关注“硬指标”的配置,对已配置的设备后期维护不足,资源更新及加工投入不足,缺少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而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制度。

信息化校园的本质是大学教育的革命,带来教育、管理、学习模式,校园文化的重大变革,如何将学校建设成一个符合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以及新兴教学模式的前瞻性信息化校园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为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2096)]

注释:

①王慧,基于URP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研究[M].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②段宗曜,饶水林.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校园中的实现模式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3,40 (11A):417-421

③张闰晶.虚拟化技术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80-83

④赵泽宇,宓泳.复旦大学云服务引领校园数据中心新发展[J].中国教育网络,2012,10:20-22

⑤马歆.校园信息化建设及运作模式研究[M].北京邮电大学,2009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责编:若佳)

G645

A

1004-4914(2014)12-202-02

猜你喜欢

校园信息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