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比较视野之下的中国崛起
2015-01-20木怀琴
木怀琴
2014年6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学术季刊《代达罗斯》(D?dalus)推出中国研究专号(春季刊)。开篇文章《成长的烦恼: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挑战》,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操觚,兼具破题与点题之用。
对西方学界而言,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向来棘手。一方面,中国社会变化之迅速总会使任何学术评价都面临过时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成就在各个地理区域、社会阶层、政策部门之间体现得并不均衡,如何使评价具有公平性就成了难题。裴宜理指出,中国的快速崛起在经济、社会和国家层面伴生了诸多列宁主义式的矛盾,因而发达市场经济与传统共产主义政体能否兼容似乎成为难以回避的诘难。
改革开放伊始,这种不协调的政治经济结构尤为明显。然而,这种状态反而助益于中共几代领导人实施一系列创造性的政策,以应对激烈的政治改革需要。鉴于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挫折,有论者将这些举措视为日薄西山之后的孤注一掷。此种论调反而体现出中国研究在公共政策比较层面的缺失。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渊源已经注定了它不会与苏东国家走上同一条道路。中共的合法性来自于广泛农村革命的民族主义背书。丰富的革命历史遗产沉淀为社会组织和控制的宝贵经验。这些重要的政治优势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而得见,为了保持政权稳定,国家采取“社会管理”吸收社会矛盾,从而1990年代以降再未发生大的政治风波,同时以“文化治理”塑造、提升政党形象,以“引导舆情”使具体事件的解释顺应政治议程的需要。这一系列治理技术深深扎根于中共的革命与建设经验中,也为适应新的形势而不断做出实质性调整。因而,如何看待这个仍在成长的政治实体当前所面临的政策挑战,才是更应被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就不必紧紧抓住政权变迁不放,而应聚焦于中国政府如何以公共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处在一个流动的进程当中,而且高度不可预测。中国的公共治理实践包含了诸多困扰着其他发展中甚至发达国家的问题,其中一些最为棘手的挑战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早期的改革努力,比如农村工业化导致的环境严重恶化。在尚未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回应紧迫的政策挑战,取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革初期的高速增长毕竟难以持续,而如何进行稳定的发展才是实现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平台,从而将更深层次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提上本届政府的首要议程。但是,即使在最乐观的经济情况下,国家仍需克服许多恼人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包括人口“未富先老”、农村卫生医疗、城乡二元分割、民粹化的社会运动、国家权威下降、宗教极端势力,以及地方治理危机。虽然这些挑战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但若看到一个基本上未经改革的共产主义政党在如此广阔的国土上实现了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那么其公共政策就有可能对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所裨益。
文末,作者强调,对全球困境进行比较性思考不仅仅是一种学术兴趣。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脆弱但相互依存的后冷战世界当中,受困于各种跨越国境的挑战,从流行病、气候变化到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美国国会的治理风格当然是极为不同的,但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同样都会发现自身面临意识形态和操作办法上的双重考验。如果仅仅因其政治制度不能符合西方民主的尺规,就去忽略或低估中国在解决全球问题上的努力,这无疑是非常鲁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