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商中的微信“基因”
2015-01-19四月
四月
近日,微信的用户数量已过6亿大关。在当下,使用微信,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在微信推出微支付后,通过与电子商务快速结合,使得微信不再纯粹,成为移动电商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迅猛到来的“微信江湖”
2013年12月26日,在铁道部火车票网上订票唯一官网——12306网站推出了新版及智能手机客户端后,紧接着,名不见经传的猎豹浏览器突然宣布推出微信抢票功能,一下子奔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要使用这一功能,其实很简单。只要在自己的微信中搜索“我的猎豹浏览器”,关注该公众号,然后通过“在线抢票”功能,登录自己的12306账号,按照软件上相应的提示进行操作,再通过手机银行完成支付。最后,你只要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到火车站窗口取票就可以了。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小步,却成为火车票购买史上的一大步。
继推出火车票购买网站“12306”之后,短短几个月,利用互联网查询列车信息、购买火车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在去年12月8日,官方火车票手机购票客户端“铁路12306”正式上线试运行后,市民的购票方式已在逐步改变。
根据铁路部门数据,仅仅以1月4日为例,全国铁路全天互联网发售车票313万张占当日发售量的43.3%:手机客户端发售车票29.9万张,占4.1%:电话订票21万张,占2.9%。
在日渐移动化的时代大潮下,连火车票都可以通过微信“抢得”。这不能不说明,本来这一与电商没什么关系的社交工具——“微信”却在悄然间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2013年12月,知名品牌折扣店上品折扣在接入微信支付后的15天内,就惊奇地发现,日均交易量居然从2笔增长到1000多笔,日均交易金额也从仅仅70元增长到24万元,占据当天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如今,不管是传统的餐饮企业,还是面向中产阶级的连锁酒店,还是本来就属互联网的电商平台,或是如格力空调之类的传统制造业,都看到了微信的威力。这不能不让人感叹马化腾对微信这一原本非盈利的普通社交软件的商业化运作之迅速,也不得不让人见证“微信江湖”到来之迅猛。
微信,仍要走很长的路
去年12月23日,京东商城创始人兼行政总裁刘强东骄傲地宣布,该公司该年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而在2012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仅仅是97亿美元,即600亿人民币左右。当然,还有更“吓人”的销售数据,仅在2013年“双十一”期间,淘宝网销售总额就达350亿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有望接近甚至超过10%。如今的电子商务,已经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杠杆。电子商务的威力,连“201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格力集团董明珠都有体会,“如果我们能和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世界就将是属于格力的”。
在电子商务的大海中,微信像方向盘一样,引领了电子商务的走向。所以,外界的风吹草动,也无时不刻在考验着相关团队对微信平台的掌控能力。这方面,微信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初,很多人用微信的目的主要是人际交流。某种程度上,很多消费者心中的微信承担的是互联网中的“人人”、自媒体中的“微博”功能。当初,“人人”、“微博”在强化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尝试往购物方向转型,但效果甚微。习惯会塑造消费者,也会束缚消费者。当前,微信要实现相同的转型,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笔者作为手机达人,最担心的,莫过于如果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如果都存储在微信账号里,万一哪天在使用微信购物的时候,被无良黑客窃取,那岂不是损失很大。笔者也曾经问过一些保险行业的企业家为什么不尝试微信支付,得到的回答是“怕被盗”。
此外,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电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有评价、评分等保障机制。如果微信现在仍然采用即时到帐的模式,不纠正买卖双方的不对等关系,那微信也许会搁在电子商务大海边的浅滩。
如今,微信已经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中,如果不能完善自身存在的瓶颈,那很可能再过几年,这个“江湖”是不是还有“微信”的份,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