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迪雄:湖南“裸捐第一人

2015-01-19曹昌李永华

金融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岳阳岳阳市助学

曹昌 李永华

“我将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基金会!”当潘迪雄先生决定“裸捐”的时候,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2013年8月11日,在湖南迪雄基金会成立大会上,该会会长潘迪雄现场将3000-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交到40余名即将迈人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手上,同时捐赠1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贫困教师。

1999年至今,他先后资助了两千余名贫困学子:奖励了百余名优秀教育、科技工作者和见义勇为英雄;援建了4所希望小学。

潘迪雄不算暴富,如果加上养鱼、挖沙等产业,潘迪雄的资产约5000万元。事实上,他今年已69岁了。他有一个梦想:“大干十年,到80岁的时候,实现万名学子、人均助学超过万元的‘万名学子圆梦工程。”

曾经的辍学少年

潘迪雄也曾是一名辍学少年。1957年,靠着母亲借来的8块钱、8升米,他才得以进入完小。1961年,初中尚未毕业,为了每月50斤稻谷和50斤红薯的口粮,潘迪雄辍学回家。这成了他一辈子的“痛”,也成了他助学的原动力。

生活略有宽裕,潘迪雄就开始接济身边的贫困学生。1984年,岳阳县上饶村一名贫困学生小郭(化名)因高考落榜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在潘迪雄的资助下,小郭读完自修大学,并传承了潘迪雄的“爱心”,在家乡办了所晨曦小学,免费收留了18名失学儿童就读。

潘迪雄有四个孩子,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他并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作为一个出生在山沟里的孩子,我知足并感恩于社会,一家人也十分幸福,可是,我怎么更好地回报社会呢?”年龄越大,潘迪雄感到报恩的压力越大,他一遍遍地问自己。

1999年,潘迪雄发起成立岳阳市第一家民间慈善机构——岳阳助学兴国协会,其慈善事业开始系统性地展开。

2000年,潘迪雄从岳阳市公路局高级政工师岗位退休,全力投入到基金会的工作当中。每确定一个受助学生,他都要进行实地走访,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确保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这些年,岳阳的每条大山沟我都走过了。”潘迪雄对笔者说,“没有什么比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更重要的事情了。”

走进潘迪雄的办公室,最显眼的是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柜。书柜里存放着各种档案,有被资助学生档案,资助贫困教师档案,援建希望小学档案……一些时隔多年的档案,纸张已经变得脆弱发黄。

指着一个个名字,潘迪雄如数家珍:考上同济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的王勇,资助5000元;考上清华大学的姚志峰,资助2万元;赴美攻读博士的廖田飞、方昂波,北大毕业赴美留学的易秋芳,赴日就读博士的张巍……

1999年至今,潘迪雄先后资助了2360名贫困学子,其中,帮助168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了100余名大学生:奖励优秀教育、科技工作者和见义勇为英雄100余名;援建了西冲、冬淇等4所希望小学。

挖沙、养鱼支撑善行

“办实体要有超前的眼光,慈善事业也是一样。”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潘迪雄一再提起这句话,他说这是他十余年助学路上“反刍”出来的经验。

在1999年的岳阳助学兴国协会成立大会上,潘迪雄提出筹资的两个办法:“创办经济实体,广聚各方资财”。

然而,对于偏安三线城市一隅的民间慈善机构来说,仅靠一个人嘴皮子磨破,脚底板跑烂,能够筹集的资金实在有限。潘迪雄说,“1999年到2010年这个时期,我想过很多的办法,但社会募集的资金只有70多万元。”

潘迪雄不怪别人,他说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个人的组织能力也有限,他更多地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创办经济实体,以经营利润支撑助学行动。”

作为一名“退休同志”,他首先想到的是养老产业。2002年,潘迪雄与人合资,计划创办一所老年公寓。事情并不顺利。按照当地政府规划,该片土地将被收储后用于商业开发,老年公寓大楼最后停留在规划效果图上。

潘迪雄开始寻求新的盈利思路。2006年,潘迪雄创办了岳阳白泥沙场有限公司,“这个沙场的沙质量好,与早几年相比,价格翻了好几倍。”

2009年,潘迪雄再次与朋友创办岳阳兴国综合养殖场,主营高档淡水鱼养殖,水域面积300余亩,“每年差不多能贡献100多万元的利润。”

沙场与养殖场产生的利润,潘迪雄悉数用于捐助行为。

家庭会议总动员,毕生财产做善事

潘迪雄的手机是老式“大砖头”,随身携带的包边缘已经磨破,一台21寸的老式彩电搁在桌子上。潘迪雄的小儿子潘淇洪对媒体记者说,父亲全身上下任何一件行头,均不超过两百块钱。

在他的子女看来,“老爷子”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潘淇波说,2011年4月,父亲突发冠心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说需要上4个支架,费用6万元。“趁我们不注意,他偷偷地买了点救急药,办了手续出院了,他说6万元可以资助好几个学生了。”

“克扣”自己,对家人也是如此。

2012年,在岳阳市工作的二儿子潘淇江购房,找父亲要钱,被拒绝。他只能改变计划,贷款买了一套二手房。潘淇江说:“爸爸的意见是,已经把你们培育成材——是真材,就得靠自己的努力与能力获取。”

在岳阳,潘迪雄是一位有“争议”的老人,除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尊敬外,还有一部分人对他的评价是,“有福不享,六亲不认,图名图利。”

面对异议,潘迪雄亟需家庭支持。

2012年除夕,这位老党员召开家庭“三讲”会议:讲家风,讲勤俭,讲感恩。“像我们这样贫困出身的人,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好家庭、好事业,更多是党和社会给予的,要牢记艰苦奋斗、悲悯知恩的家风,慈善是我毕生的事业,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唤起更多人加入其中。”

两个半小时的家庭总动员后,潘迪雄抛出了他的“裸捐”计划,成立一家全新的助学机构,捐献出全部财产。老太太陈秀英首先表态:“他是家庭的‘主心骨,这个事情我支持。”

“后来我们就理解他了,我们做儿子的也很感谢他。他对我们的爱,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潘淇江说。

春节一过,潘迪雄开始在岳阳助学兴国协会的基础上,另行筹备成立湖南迪雄基金会,以近七十岁的身躯,带着冠心病救生丸包,顶着酷暑,8次往返奔波于岳阳、长沙各部门办理手续。8月11日,在岳阳市政府的支持下,迪雄基金会正式成立,超过500名曾经接受过潘迪雄支持的学生和拟接受支持的学生汇聚一堂。这让潘迪雄非常欣慰,“我的梦想很单纯——帮助万名学子进校园。我满足于这种梦想实现的过程。”

闲下来时候,潘迪雄独自翻出一些资料、照片,或者与受助者通个电话,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岳阳岳阳市助学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第一中学云帆文学社
岳阳市鸿达蜂业有限公司产品参考价目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小学395中队
岳阳王家河巴陵东路桥设计
湖南省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岳阳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仇岳刚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关爱·帮扶·助学
岳阳首座全智能变电站明年投运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