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1-19窦建岗
窦建岗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职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教育课题。本文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针对目前的职高教材内容,结合多年的职高数学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学思维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 教材内容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职高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提到数学就头疼,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学生基础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差异的根源体现在数学思维的不同。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根本特征,但又有自己的个性,主要表现为数量定量特征和逻辑演绎定性特征,即精确的定量思维和准确的定性思维。数学思维的发展呈现年龄特征,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等阶段。不同阶段的思维形态有本质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数学思维就是按此顺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的。当然,这种发展不是以高层次思维取代低层次思维,而是高层次思维形态以低层次思维形态为基础,高层次思维形态的出现与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促进低层次思维形态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与小学生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初中生的以经验型思维为主要形式,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获得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当然,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并不是“齐步走”,不同个体在发展速度、水平上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通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表现出来。
一
怎样面对职高学生不同的起点及有差异性的数学思维,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教育课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把握数学教材内容。
数学教材内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动的中介。一线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数学教材内容的特征,才能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更好地开展有效教学。江苏省中职数学新教材有如下特点。
(一)教材内容现代化。新教材改变了“繁、难、窄、旧”的现状,建立了更新、宽、实的合理内容体系,其目标就是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内容体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坚持现代化原则、先进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教学设计应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方式及创新精神,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数学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又要指导学生学会加工、整理、构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和科学执著追求的态度与方法。教学不再只是强调向学生提供了多少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关注给学生提供的数学知识更具现实性、科学性,使学生尽可能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的本质,从而应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内容层次化。新教材内容针对职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编排上明确体现了分层教学的要求,其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内容区分为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基本内容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如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算法、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的意识等,都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拓展内容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内容。如教材中增加了学术性、技能性和文化性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坚持大众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充分挖掘学生内部潜能的设计。教学中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采用“低门槛、多层次”的基本思想,让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到数学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但又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相同的目标。
(三)教材内容过程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坚持过程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及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运用图形、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体验情景、认知情景,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和独立思考。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包括观察、操作、猜想、收集、整理、交流等,让其亲眼目睹数学形象而生动的过程,亲身体验“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将在主体参与的碰撞和生成活动中得到落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在明确了数学思维的理念,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之后,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统的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填鸭式”。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严重缺乏,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奥妙及趣味性,难以彻底消化课堂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点,也难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应该要学会授学生以“渔”,贴近新课改的有关要求,深入浅出地将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数学殿堂的兴趣。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应该树立职高数学新课程改革之创新思维,努力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大力改变“重教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造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职高数学课堂。
(二)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经历与领会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发展与应用情况,运用创设数学情境及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创设数学情境法。结合数学知识,巧妙创设数学情境,有益于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有益于引导学生凭借过去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益于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价值。一般来说,数学情境可以根据课堂不同的需要,设成现实情境、活动情境及问题情境等。好的数学情境应当属于学生所知晓的、简单明了的,必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本质。比如,笔者在传授函数概念这个教学知识点时,提出如下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是如何定义函数的呢?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笔者给予总结。然后给出函数概念: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单值对应。
2.自主探索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自主探索之应用价值并不仅仅是获得某种数学知识,关键在于领悟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与手段。笔者认为,顺利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思考数学知识与合作学习交流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开展自主探索数学奥秘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更多的空间与时间;四是妥善处理好学生进行“探索”与教师给予“示范”之间的关系;五是关心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找出他们表现不好的根源,积极寻找对策,引导其有效开展自主探索活动。
(三)高度重视数学理论模型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职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涉及理论知识与数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尤其在新课改下,更应该高度重视数学理论模型在当前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数学理论模型进行课堂教学比较直观,让一些复杂的数学理论简单化,使学生从理论模型中感受到数学高深的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模式及实践深入理解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按照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高低给予因材施教,并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进而扫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各种障碍。
(四)将信息技术与职高数学课程有机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教学效果日益显现。可以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进职高数学的教学模式,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将信息技术与职高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应该注意充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情境、数学操作实验、数学问题展开、数学探究,数学归纳与反思等每个环节中,努力让学生轻松感受到数学学科之真谛,数学知识之动态性、连贯性、抽象性和严谨性。应该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让其较好地服务职高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拓宽学生数学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发展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新知的能力。对于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职业高中,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展开职高数学教学,指导学生加强数学学习。比如,可以运用PPT课件教学及远程视频教学等手段,借助多媒体大屏幕进行动态展示各种数学教学内容、数学习题,这样课堂教学就变得十分快捷,也省去很多繁杂的板书。不过,运用信息技术应该把握一个度,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进行职高数学的课堂教学,否则会严重影响与限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交流与互动。
在职高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有效教学,教师缺少的不是理论的学习、理念的灌输,而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进和改善。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寻找和追踪有效教学的路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方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J].数理化学习,2012(1).
[3]张翠英.如何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N].学知报,2010-09-13.
[4]冷东霞.浅析如何学好高中数学[N].学知报,2010-08-30.
[5]赵良斌.略论数学教学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