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杰 26块椎骨与1双手

2015-01-18谢一梁丽

中华儿女 2015年23期
关键词:正骨诊室脊柱

谢一 梁丽

空军总医院门诊四楼的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诊区,总是被熙熙攘攘等候就诊的患者嘈杂拥挤着。一个一米八的大高个患者从专家13号诊室走出来,之前有人看到他还在同伴的搀扶下,用近乎爬的姿势艰难进到诊室,然而二十分钟后这个患者竟然可以自如的从诊室走出来,在诊室门前的一个T型走廊上尝试着走了10米,基本看不到疼痛难受的样子。围观的患者中有人悄悄议论:“你别看卫杰大夫那么年轻,手法治疗上还真有两下子!”

临时让开的人群很快又把13号诊室围住,40岁的副主任医师卫杰是这个诊室的绝对主角。与偶像剧中玉树临风的外科医生不尽相同,山西人卫杰个子不高,娃娃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自嘲在正骨科的大夫中是长得“比较精华”的医生。从医17年,他用一颗心、一双手虔诚探索人体椎骨与病痛之间的奇妙关系。

26块椎骨的世界

人的脊柱一共有26块椎骨,这些骨头支撑着我们的身体。在生活中不少人会因为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打个喷嚏、弯个腰、转个头等,不小心就扭了脖子闪了腰,严重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无法正常行走。“颈肩腰腿痛”这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困扰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的、繁杂又会被反复纠缠的病痛。

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采用的是不用开刀的手法治疗。1975年,冯天有教授首次创造性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退变性疾病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以“棘突四条线”触诊法为主的脊柱检查诊断体系,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2002年,冯天有创建并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被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

与大名鼎鼎的创始人冯天有教授相比,卫杰跟这26块椎骨打交道的时间并不长,算起来,卫杰应该是这个学科创立以来的第三代医生。从医17年,得益于现任科室主任赵平和各级老师的亲切关怀与不吝教导,卫杰更喜欢把正骨手法治疗尊崇到艺术与哲学高度。“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椎间盘突出,就像人会长皱纹、头发会变白一样,它是人体在生长衰老过程中不断循环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椎间盘突出等是人体自我修复机制中的表现,而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疾病表现,更不能想当然认为是疼痛原因。”

他曾治疗过一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是40岁出头的年轻企业董事长,经营着一家资产上千万的公司。这类病的显著特点是手臂剧痛,因颈椎变形导致压迫神经,手臂无法正常下垂,只有抬着胳膊才能勉强减轻痛苦,以至于这类病人走在路上常有出租车司机误以为是要拦车而停下。

这位病人发作两周,剧烈的疼痛导致无法入睡,精神极度萎靡,情绪严重沮丧。病人是学医出身,他辗转到过多家大医院求诊,所有的骨科大夫都强烈建议手术治疗,病人及家属始终对手术治疗方案心存顾虑。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空军总医院正骨治疗科,找到卫杰的门诊。

卫杰详细询问了病人病史,一边认真研究患者的核磁片子,一边用手触摸脊柱,经过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卫杰敏锐的发现了这位患者病变关键点,是颈5和颈6之间的钩椎关节错位导致颈6神经前支椎管外节段刺激,造成局部肌肉、韧带、神经根炎症、水肿,神经支配的上肢疼痛和无力。他查阅相关文献时,看到临床医学最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过一篇文章,其观点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3年随访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卫杰坦诚地把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情况都讲述给病人听,最终病人选择保守治疗。治疗1周后能睡觉,2周后手背能放下一点,3周后治愈出院,随访3年再无明显发作。

一双手的道法

与冰冷的椎骨模型不同,运筹帷幄26块椎骨,卫杰靠的是一双温热的手。17年里,这双手深刻体验、感悟着脊柱在不同人体运动中的变化,这双手摸过成千上万的椎骨,拇指尖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每一层茧子都是医生追求探索的无声见证,也是医学技术融会贯通的智慧沉淀。

卫杰有一个爱好,喜欢读书,从年轻时爱看的四大名著,到现在爱看的诸如《易经》《圣经》《古兰经》等等,从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中汲取提高专业素养方法论,还从这些经典中领悟到工作与生活、甚至生命的态度,在医学中体验感悟生命的魅力。

在古老的中医里有一项不可缺的问诊动作是“探脉”,卫杰深信那样简单的动作里蕴藏着一些对生命现象探索的深刻含义,那是一位医生敏感的指尖去探触另一个人的生命跳动的神圣画面。同样,在这位正骨科医生的眼里,当他的手掌去触摸另一个人的肌肤,矫正错位的椎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虔诚的医学艺术过程,用卫杰的话说,这叫“手摸心会,道法自然”。

一次,一位体重200多斤、身高1米9的患者慕名来找卫杰看病。病人刚进诊室时看到主治医师体格比自己小太多,流露出犹豫的神情,卫杰轻松地指着正骨科特制的铁椅子对病人说:“请坐下,面朝门,先告诉我你哪里不舒服。然后我再为你查体,阅读你的检查片子。”

卫杰先详细询问了基本病史,认真查体,看过X光片后对病人先做了一个科普说明:“一会儿我们要开始治疗,你的腰椎原本有5个椎体,如同一个团队,其中一个掉队了,所以运动过程的某个阶段,你会感觉腰痛。我现在要帮助它归队,也就是帮你实现脊柱的稳定,这个稳定不是单一的拧螺丝式的拧紧就行,而是达到动态稳定,请你尽量保持放松。”

他指导患者背向自己坐在特制的铁椅上,“左手轻轻放在你的颈后,右手放在你的脐周,靠着我的肩膀,让我随着你转动一下……”卫杰稳稳地带着患者在椅子上旋转,转到一定角度时会听到关节松解回位的“咔”声,“好,自由呼吸别憋气,慢慢转动别使劲……好的,就是这样!”不论多胖的体格,卫杰都能带着患者的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旁观者几乎看不到卫杰的吃力。

谈起类似的治疗,卫杰诚恳地说:“这就叫道法自然,即指遵循患者自体的主动运动,让患者在尽可能放松状态下,依托的是患者活动的整个流程。”

每个人的椎骨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卫杰看病喜欢把耳朵贴在患者背上,听骨骼转动的声响。他也很享受自己的每一次手法治疗,他说,手法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患者的关节,遵循患者自身运动过程来进行手法治疗,依据每个患者自身具有的往好的方面自我修复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现并促进他的这种功能。

让扭曲的疼痛得到科学治疗

采访中卫杰谈到,现在病人中90后、00后越来越多,他们生活时代的物质条件与上世纪有天壤之别,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改变,他们的身体素质、疼痛耐受度与老一辈人大大不同,如果还用以前的老手法治疗,这些新生代的体格会受不了,如此一来,不是“治病”而是“致病”了,所以治疗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大创造社会价值。

医学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限度,这一点卫杰有自己的认识。医学首先是在生死关头挽救、延续生命,这些状况仅在极端情形下才会发生。其次,也是更常见的是缓解或者解除痛苦,恢复或增强功能,避免或者降低风险。随着社会健康观念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发展,目前的医疗重点不断向避免或降低健康风险偏移。中国医学里说的“大医治未病”,古代成语“未雨绸缪”,都表达的是这种理念。如何平衡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门艺术,是涉及医生和患者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病痛的复杂过程。

在专业领域诊疗过形形色色的患者,最让卫杰纠结辗转、夜难入寐的是两类患者。一是二八之前,青春活力,未来充满变数,机体很不稳定的青少年患者;二是古稀之后,垂垂老矣,机体退变普遍而严重的老年患者。

每年的寒暑假,都有不少青少年颈肩腰腿痛患者来就诊,每每遇到这些状况,卫杰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是全国、全亚洲甚或全世界脊柱疾病保守诊疗的权威机构,来这里的病人多数都复杂难治。

从诊断开始卫杰就尽可能精益求精,细之又细,特别是经过长时间诊治病情仍然存在甚至加重者。曾有外地一13岁女童,立定跳远后反复左侧腰肋疼痛6月,弯腰、扭转活动明显受限,来京就诊前刚检查腰椎核磁,胸部CT没有明确异常发现,也没有发现能够解释这种表现的病理变化。卫杰坚持让患儿接受胸椎核磁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患儿第8第9胸椎椎管内近4cm巨大肿瘤,几乎将椎管完全填充。用神经外科专家的话说,这种情况已经是千钧一发之际,稍有闪失就会瘫痪,一旦瘫痪则终生遗憾。经过神经外科精心制定手术方案,患儿已成功进行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对于垂垂老矣的患者,多数症状迁延不愈并间断加重。从目前流行的观点看,这些病例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但是从老年人自身考虑,现实中手术效果的不完美,大多数不把手术作为首选。卫杰治愈过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他的腰骶臀部疼痛,每个月出现数次,发作时1周左右腰部歪斜,不能直腰。患者去过北京多家权威骨科就诊,找过近10个业内顶级专家会诊,都建议手术治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这位老人来到空军总医院找到卫杰。通过矫形鞋、手法和必要的炎症缓解治疗,经过长达6个月的康复和间断调整,5年来这位老人症状基本局限于腰骶和下肢的酸累不适,超市购物、公园遛弯基本不受影响。

像这样的治疗病例还有很多,卫杰说:“我从不觉得疲倦或是烦躁,用心揣摩这次治疗的病人,才能更好的使下一个病人受益。我非常享受当医生的快乐,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

其实,不管医学研究攻克的是什么难题,可贵的仍是那心怀对人的诚意。“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仓央嘉措这首脍炙人口的虔诚诗歌,卫杰把它改写成另一种样子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里:“不管疼痛还是沮丧,我就在你的身边,错位关节的恢复弹响,紧张关节的松解滑动,总在遵循您运动的节奏和旋转的韵律。”

“卫医生,40床的病人找你”。听到护士的呼叫,卫杰立即起身,脊柱正骨治疗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猜你喜欢

正骨诊室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午后的诊室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五百万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新开的诊室
社区医生更应重视检测非诊室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