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无枯树,则不通疏
——论中国画中的枯木怪石之“丑”

2015-01-18徐文卿

人间 2015年31期
关键词:怪石枯木枯树

徐文卿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画无枯树,则不通疏
——论中国画中的枯木怪石之“丑”

徐文卿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美与丑是相对存在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具有审美的负价值,与美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受到老庄审美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些丑怪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生命力和思想内涵。

艺术丑;以丑为美;枯木怪石

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没有丑,美的价值就不能显示出来。丑具有审美的负价值,与美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常以丑衬美,化丑为美,使艺术作品更具有生机和张力。中国艺术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对美丑的独特见解,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在中国古画里有许多形态奇异的枯木怪石的形象,画家们通过他们向世人展示了艺术“丑”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艺术“丑”的含义

丑,这个名词的产生和释义,在中国的说法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1.许慎《说文解字》中:“醜(丑),可恶也。从鬼酉声。”

2.戏曲史学家王国维认为“丑”是“爨”(音“窜”在金元时代泛指演剧)。

3.明人徐渭认为“丑”是“醜”的省文。他在《南辞叙录》中说:“以粉墨涂面,其行甚丑,今省文作丑。”

4.明人祝允明,认为“生、旦、净、丑”都是反其实而命名的。“丑”在十二生肖中属牛,牛是笨拙之物,而丑是伶俐活泼的角色,反说其笨如牛。

5.现代学者卫聚贤则认为“丑”是由“楚”演变而来的。“楚”指的是汉代艺人扮演楚国的滑稽故事。

中国文化中对于丑的这诸多解释,是在历史发展变化中不断演变出来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艺术“丑”的历史。

二、中国艺术“丑”的历史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借河伯观水之美的寓言,体现出以大为美的观点;《齐物论》中:“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2],是说无论美或丑的事物都是通天下一气化成的,指出了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

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中云:“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正可以用来比喻艺术中的化丑为美。唐代文人李德裕爱石如命,有诗说:“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这也在说中国艺术中,美丑没有明确的界限。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东坡赞文与可梅竹石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6]这里提出了苏轼对于丑石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宋代文人以丑为美的倾向。

明中叶以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渐渐兴起,艺术中的“丑”逐渐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一时期,艺术“丑”被郑板桥引进了绘画美学中,《板桥题画石》中有:“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此处提出的“丑石观”仍是现代画石、赏石的一个标准。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则明确阐释以丑为美这个重要的美学命题:“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3]因此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从以上的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枯木怪石就是受到以丑为美思想的影响,被赋予了特殊的生命力和思想内涵。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枯木怪石中一窥中国艺术的“丑”。

三、中国画中的枯木怪石

在古代绘画中有许多枯木、怪石及老树的形象,画中的枯树寿木如龙蛇盘曲,盘根错节,大多呈现老态、病态或者秋冬衰败凋零之状,枯稿且毫无生机。画史上很多画家偏好这虬曲盘旋的枯木,宋以来以枯木著名的画家为数不少,如赵孟颊、苏轼、文徽明都喜绘枯木。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枯木老树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庄子·人世间》云:“匠石家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2]一棵无用的丑怪老树,庄子称其为散木,这棵老树因其无用,避免了被砍伐的命运,可得天全,自由生长。庄子崇尚返归自然,无为天成的天全之美,认为美是自由的,顺应自然的。枯木本身不具美感,反而带有丑怪,病态和代表着孤寂、消亡的丑的意味。然而在中国哲学看来,枯木老树因其丑怪自然,别具一种自然天全之趣。

在枯朽丑拙中追寻生命精神和永恒的意义,是画家喜爱枯木怪石的一个原因。唐代刘禹锡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病树来衬托充满着生机的万木争春的景象,在枯木中蕴藏着无边的春意。枯木和生机与相映衬,更能显示出生命的力量。罗聘也说:老树愈老愈精神。老树、枯枝、墨梅别有一番风韵,迸发出潜在的精神,折射出生命的气息。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枯木怪石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画家的精神寄托,画家们对枯搓寿木丑怪形态的塑造也是各尽其趣的。清代李方膺题梅花图描述梅树的姿态:“欹者欹,春星皎。横者横,春月晓。拙者拙,神袅袅。枯者枯,光窈窕。形如龙,云夭矫。”画家笔下的老梅欹、横、拙、枯姿态宛转虬曲,具有不规则的怪、丑、奇之美。画家十分注重老干虬枝的视觉特征,老树、枯藤、病梅能尽显苍老、古怪、奇逸之趣,让生活中的丑与艺术中的美互化,以丑为美。

中国绘画中,枯木怪石的经典作品当属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这幅苏轼唯一流传于世的画作,在后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幅《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无款,据画后刘良佐、米芾题诗,以及宋人记载苏轼的画风看,被认定为苏轼的作品。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即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出此石顽强的生存力。画中可看出怪石的沧桑,那被风雨砍斫的条条纹路,那残缺的边边角角,甚至被风化而长出几只竹叶,但也改不了石头的尖峻硬实,线条刚劲有力、颜色明暗分明又相融一体,这表现出怪石顽强不屈的意志;而怪石右面的枯木,屈曲盘折,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活力,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股浩然气脉。一块顽强不屈的怪石,一株超凡于世的枯木,看似不着边的搭配,却显示出了非凡的意境——怪石压在枯木之下,怪石的顽强似乎是感染了枯木,枯木的下半段同样是刚劲有力,顺着枯木向上似乎是要“乘风归去”,而画笔一折却绽出条条分枝——这又是一种入世与避世的的结合。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 画作背景虚无缥缈,地面仅显露一小块,使人不知道这“枯木”“怪石”的所在之于何地。 怪石与枯木的组合,正是应了苏轼“儒道释”三家贯通的思想。从《枯木怪石图》中,能够看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孤高旷远。一幅《枯木怪石图》,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以丑为美,以丑现美的观点。

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写枯树最难苍古,然画中最不可少,即茂林盛夏,亦须用之,诀云:‘画无枯树,则不疏通’,此之谓也。”[8]枯树若能在画'中得到妙用,就能点醒画面、贯通全局。枯木怪石在中国画里让生活中的丑与艺术中的美互化,以丑为美,以丑现美。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王诒卿.庄子精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

[4]周雨.文人画的审美品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2005

[7]刘熙载、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5

[8](清)唐志契.绘事微言,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J209.2

:A

:1671-864X(2015)11-0040-02

猜你喜欢

怪石枯木枯树
峡谷的秘密
枯木与藤蔓
枯木
枯木
枯木
枯木
雨雾中登天柱山
丁酉羊日南驰拜年见道旁枯树口占
黄山
永远不会倒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