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珠海航展上的国产明星

2015-01-17吴铭

现代军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制导航展防空

吴铭

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五大国有军工集团公司—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中国电科,以及从事航空航天军工相关产业生产研发的民营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展示了从元部件、装备、武器系统直至作战体系的各层次产品,充分展现了航展的专业性,所涉及的军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特种飞行器、防空系统、战术导弹系统、精确制导弹药、装甲车辆等各个门类的军用装备和系统均有可供一述的亮点,本刊择其要点予以记述,以飨读者。

【军用飞机】

先进军机通常是航展的明星,在此次航展上,公众注意力几乎全部被“歼-31”、“运-20”所吸引,但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军用飞机展示型号最全,性能最先进的一次。除了前面提到的2个在研型号外,以各种方式展示的机型还包括L-15、“山鹰”(FT-2000)轻型教练/攻击机、“枭龙”战斗机及双座型“枭龙”教练/攻击机、“歼-15”舰载战斗机、“歼-10”战斗机、“歼轰-7A”战斗轰炸机;“运-8”、“运-9”运输机,新型中型运输机;“空警-2000”、“空警-200”、ZDK-03预警机,“轰-6”轰炸机等。此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型号没有参与此次航展,如“歼-11”系列战斗机、试验中的“歼-20”战斗机以及众多型号军用直升机。粗略统计不难看出,目前中航工业执行着世界上门类最全、型号最多、技术最新、定制最灵活的军用飞机发展计划,不但能够满足我军各军种航空兵的作战需求,还足以征战军贸市场。如果说“枭龙”战斗机以物美价廉为胜的话,那么“歼-31”、“运-20”的亮相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有能力提供技术最先进的产品。

“歼-31”是本次航展当之无愧的明星,首次公众亮相便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飞舞的样机自然夺人眼球,但展馆中那架缩比模型也值得关注,因为它代表了“歼-31”的未来形态。仔细观察,该机垂直尾翼形状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机体翼身融合更为平滑,标志着该机的气动性能将有进一步的改善。采用一体化水泡状座舱盖,改善飞行员观察视界。采用金色座舱盖镀膜,完善后起落架舱门设计,使各细节更符合隐身设计要求。机头下方显著地增加了1部光电传感器系统,提升侦察、监视及目标获取能力,座舱内的平视显示器也与现有战机有着明显的差别,标志该机机载航电系统也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在该模型旁边设置有综合孔径系统演示座舱,其机头外形及座舱布局与“歼-31”飞机非常相似,座舱中的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安置于机身四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可单独显示,也可自动拼接,以显示完整的机身周边态势。据介绍,这套综合孔径系统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灵活配置,比如这个模型的前置光电目标捕获系统就更类似于“台风”战斗机,而非F-35。

“运-20”是带着科研试飞任务参与此次航展的,演示验证在民用机场的起降和运行,可以说一举多得。它的参展以及美国空军C-17运输机的意外到来使公众获得了这样的机会—直接比较世界三大重型运输机:“运-20”、C-17、“伊尔-76”。就大小而言,“运-20”介于“伊尔-76”和C-17之间,机身直径明显比“伊尔-76”有优势,但无论从形体尺寸还是发动机功率方面,“运-20”仍小于C-17。据航空专家傅前哨介绍,我国拥有多年“伊尔-76”的使用经验,“伊尔-76”过窄的机身使其在装备装载、运输时显得特别局促。而“运-20”加粗的机身大大克服了“伊尔-76”存在的问题。此外“运-20”的机身光顺程度也要远好于“伊尔-76”,如“运-20”去掉了领航舱,说明我们的机载航电水平高,不必单设领航员了。“运-20”的机翼翼型采用比较先进的翼型,这也是“伊尔-76”所没有的,升力特性更好,最大速度也更高了。“运-20”增升装置与“伊尔-76”类似,为全开缝的后退式襟翼,增升效果非常明显。从这次飞行表演来看,“运-20”起飞滑跑距离只有150米左右,起飞以后在空中做了大坡度盘旋,空中8字盘旋等机动动作,而这类动作通常是战斗机和小型飞机做的。所有动作都在观众视野范围内完成,且飞行速度很低,好似闲庭信步,飞行时襟翼是放下的,这说明该机的升力特性很好,襟翼的增升效果非常明显,才能维持这么低的速度。发动机声音很小,而且是收油门状态,说明该机动力充沛。

实际上,除了引人注目的“运-20”之外,“运-9”运输机也是首次公开展示。傅前哨指出,与“运-8”相比,“运-9”配置4台6叶涡桨发动机,每台的功率都显著高于“运-8”,应该说“运-9”的载运能力应该有很大幅度提升,但其运载量数字仍维持与“运-8”相同,其提升的动力主要用于提高机内载油系数,提高飞行速度与航程,外形也经过了修改,阻力比“运-8”更小了,总体来说比“运-8”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其载重也有很大的潜力,是优秀的特种飞机改装平台。此次中航集团还展示了一种新型中型运输机平台,傅前哨认为,这应该是“运-9”运输机的后继型,动力系统类似于“运-9”,但会有进一步的升级。进一步加大机身直径,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提升其空运能力。

ZDK-03型预警机是我国自主研发6种型号预警机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军贸出口。中国电科官方网站的新闻稿这样写到,该中型预警机已成功交付友国服役,用户评价“足以与现代化美军E-3C相媲美,已经成为防空系统的核心。”ZDK-03载机平台与“空警-200”不在一个数量级,使用的又是传统的圆盘构造,虽不如“平衡木”看起来科幻,但实际上也有着很大的奥妙。“空警-200”副总设计师曹晨研究员发表于本刊2013年6月的《世界预警机发展的新动向》一文中对于“圆盘”布局的过去和未来有着这样的描述:

“圆盘”的优点在于其气动力非常均衡,而且,便于实现探测距离与覆盖范围的兼顾。早期的圆盘,只配置1块天线阵面,并且放置于圆盘直径位置,以获得最大的天线尺寸,为了360°覆盖,就采用旋转天线阵面的办法。21世纪出现的新“圆盘”,已经是“旧瓶装新酒”,此时,相控阵技术已经在预警机中应用,但相控阵天线有个缺点,1块天线只能覆盖120°所以,要覆盖全方位360°,可以采取的办法有2种,一种是布置3块阵面;在雷达天线罩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为了全方位探测性能一致,只能采用等边三角形的布局,这样每块天线不能在天线直径的地方放置,天线尺寸会减小较多,天线副瓣会抬高,对反杂波(即增加杂波下的探测距离)不利,这种办法称为“全相扫”,例如以色列出口印度的“费尔康”。另一种办法就是旋转天线,这种情况下,天线只有1块,布置在天线罩直径的地方,尺寸可以做得较大,在所需要监视的120°空域内天线可以不转,用电扫的方法就可以完成空域覆盖;如果需要更大的监视范围,天线就必须转起来。这种办法由于是把机械扫描和相控阵扫描相结合,所以称为“机相扫”,例如美国的E-2D和西班牙/以色列联合研制的EC-295。它在一定程度上把机械扫描天线面积大和有源相控阵扫描灵活、可靠性高的优势结合起来了。圆盘对飞机气动性能影响最大,其所能允许的天线尺寸相对较小。但不论是采用不转的三面天线还是采用旋转的一面天线,全方位覆盖都是最为均衡的。考虑到“共形阵”、“平衡木”、T型阵的全方位覆盖不够一致的缺陷,如果用圆盘能够满足探测距离要求,就不要用其他形式。特别是机相扫技术的采用,为“圆盘”预警机解决探测距离和覆盖范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较好的选择,有着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机相扫技术可以利用有源相控阵扫描周期可以灵活变化的优点,增加雷达波束扫过目标的时间来拓展探测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圆盘所能允许的天线尺寸相对较小的不足,达到探测距离指标。正是这个原因,2011年在巴黎航展上展出的EC-295预警机,其最大起飞重量接近25吨,其雷达却弃用“平衡木”而改用“机相扫”的圆盘,被以色列IAI下属的ELTA公司称为其研制的第四代预警机雷达;而此前,在小型飞机上占统治地位的却是“平衡木”。另一方面,如果在采用机相扫技术的“圆盘”内,在接近直径的位置上背靠背放置2块天线阵面(即增加1块天线阵面),在同样的扫描周期(例如10秒内扫完360°)的要求下,空域照射时间增加1倍(1块天线阵面情况下,扫完180°需要5秒,在2块天线阵面情况下,即使用10秒时间扫完180°,360°全空域的搜索时间仍然是10秒)可以进一步增加探测距离。由于增加照射时间和增加天线尺寸对雷达探测距离的贡献基本相当,而其他形式的布局所能允许的最大天线尺寸相比圆盘却不能多达1倍,因此,采用圆盘式天线布局的预警机在获得很好的全方位覆盖性能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当然,天线罩内背靠背放置两面天线,会导致相比放置1块天线时尺寸有所减少,另外也受系统复杂性和其他需安装设备的制约。endprint

此次航展,ZDK-03预警机以剖面模型的形式进行了展示,由此可以一窥其天线罩内的奥妙和机体内控制台的布置。结合上面曹研究员的阐述,我们不难探寻出ZDK-03以及其他“圆盘”预警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机载武器】

机载武器历来是航展的主角,其性能的高低、种类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战斗机的性能。本届航展是了解我国机载武器发展的绝佳时机。在空军室外展示区,几乎集齐了此次参展5大国有军工集团研发生产的所有机载武器和吊舱,其中各类空空、空面导弹、弹药就有48种,可谓门类齐全种类多样。就本届航展机载武器显现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有如下2点:

弹药类型进一步丰富,弹药精度、射程有所提升

此次航展出现了一些新型号的机载武器,如CM-102反辐射导弹、“天雷”系列空地导弹等。而原有的一些机载弹药通过增加末制导系统显著提升了打击精度,通过改善弹翼,增加动力装置,实现了防区外发射能力。

CM-102超声速反辐射导弹为首次亮相的新型号,可配备歼击机、强击机等各类固定翼飞机及无人机,用于攻击各类反攻导弹武器系统的制导雷达、警戒引导雷达,实施空中压制,为空中进攻作战提供保障。CM-102最大射程为100千米,战斗部重量为80千克,导引头工作频段为2~18吉赫兹,对典型雷达命中精度(CEP)不大于7米。具有作战使用灵活,发射包络宽,命中精度高,战斗部威力大等特点。

轻型机载空地导弹“天雷-1”,主要用于打击小型指挥所等坚固工事,以及装甲车辆、导弹艇、巡逻艇等小型移动目标。该弹长1.954米,弹径为180毫米,总重85千克,战斗部重量15千克,射程3~20千米,采用惯性/卫星导航+图像末制导+数据链制导模式。导弹既可发射后不管,也可“人在回路”操控。

本届航展首次出现了航空制导火箭弹—兵器集团的BRM1型90毫米航空制导火箭。航空火箭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武器,通过加装半主动激光导引装置和作动装置,无控火箭可变成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高效费比武器,可提升打击效果,还可大大扩展使用范围:不但可攻击地面、水面目标,甚至可攻击空中目标,也可满足车载、无人直升机载发射的需要。

航天科技集团此次集中展示了其FT系列制导弹药,根据披露的图表显示,使用单一GPS/INS制导方式的武器,打击精度(CEP)基本在15米左右,而增加红外、电视、半主动激光等末制导方式后,其打击精度(CEP)提高到3米以内。通过增加滑翔弹翼,以及火箭动力增程装置后,空地弹药的射程大大增加,可以达到90千米以上。FT-12增程型制导炸弹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该弹在500千克级低阻炸弹基础上增加增程组件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形成的增程型空地精确制导武器。总体采用一字型上单翼和X字型空气舵,配装有“北斗2”/GPS接收机,配装红外/可见光导引头,还可配备反辐射导引头,以摧毁敌雷达系统。该弹投放高度6000~12000米,投弹速度为马赫数0.6~0.8,最大射程达150千米,采用GPS/INS+末制导的制导模式,其打击精度优于3米。单就其射程指标而言,该弹已经超过了很多专用反辐射导弹,而其高命中精度和巨大的战斗部会达成更为显著的毁伤效果。

面向更小型无人机的轻小型弹药发展受到特别重视

随着察打一体日益成为无人机的“标配”能力,面向无人机应用的机载弹药的发展就更为迅速。需要指出的是,大型无人机由于其载荷量较大,一般的轻型弹药,其都可装载使用。就现状而言,这类大型无人机的装备数量非常有限,对其的召唤使用并不比战斗机方便。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扩大无人机效能,就必须为装备数量大得多,召唤更为便利的中小型无人机发展弹药,此类无人机通常载荷量比较有限,基本不会超过50千克,再除去传感器载荷、通信载荷等,留给武器的余地就十分有限了,因此要求弹药必须实现小型化、轻重量化。另一方面,无人机目标瞄准,攻击机动等方面与有人驾驶飞机也相差甚大,必须要求弹药具备更高的智能化程度。此次航展,展示有多种50千克级的导弹和弹药,具备无人机应用潜力,包括AR-1、CM-502K、“蓝箭-7”、“雷石-6”、GB50等等,而2种25千克以下弹药就更令人关注。

“天雷-2”号空地导弹针对500千克以下级别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例如ANS-209G)需求研制。该弹长1.455米,直径90毫米,重量16千克,战斗部重量为4千克,可使用杀伤爆破战斗部和云爆战斗部。导弹根据不同的需求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制导模式,如惯性/卫星(GPS/北斗)组合导航,捷联半主动激光末制导,平台式半主动激光末制导,非制冷红外成像或电视末制导。导弹可采用“发射前锁定”,即直接攻击方式,也可采用“发射后锁定”,此时主要使用捷联惯性中制导+半主动激光末制导的作战方式。导弹射程约1.5~5千米,单独使用惯性/卫星导航方式时,精度(CEP)不低过10米;增加末制导方式时,其精度(CEP)不低于2米。

FT-10动力型精确制导炸弹为25千克级空地武器,适装于无人机、武装直升机平台。该弹总体采用X字型边条翼,“X”字型空气舵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配装半主动激光/红外或可见光导引头,使用兼备破甲、爆破、杀伤、纵燃等功能的复合型战斗部或小型温压战斗部。该弹投放高度为3000~5000米,投弹速度为马赫数0.15~0.21,最大射程8千米,采用复合制导体制,命中精度优于1米。

本届航展,虽然机载武器领域涌现的新型号并不多,特别是如中远程空空导弹等关键技术领域展示的仍是旧有型号,但业内人士透露,这方面的研制工作一刻都未停止,具备跨代水平的高性能产品不缺,确实还需有所保留。

【特种飞行器】

此次航展展示的特种飞行器主要包括浮空飞行器和地效飞行器等,前者又分为系留气球和飞艇。上述三者都非新生事物,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此前在我国没有得到过普及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各种非对称安全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飞行器独特性能所带来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此次参展的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主要展示了小型飞艇和大型地效飞行器概念模型,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现场展示了体积1600立方米的系留气球。endprint

车载系留气球

车载系留气球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空中信息平台,同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相比,它完全依靠自身浮力升空,通过缆绳约束实现预定高度的定点悬浮作业,具有覆盖面积大,留空时间长,部署灵活机动,效能费用比高等优点。作为多载荷搭载空中平台,该系统能够适应、城市、山区、丛林、海上、荒漠等多种环境,广泛用于预警探测,对地观测、侦查对抗、通信中继、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可实现对军用目标、城市要点区域、森林地区、海面等特定区域目标的定点监控、探测、通信、干扰等。美国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设备就是气球携载的雷达系统—JLENS。

系留气球的组成包括气球平台、任务载荷、系留缆绳、锚泊车、锚泊牵引车、电站拖车、地面显控设备、氦气保障车,配备的载荷包括通信装置、光电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根据电子科技集团38所现场发放的资料显示,该所拥有120~8000立方米不同体积的气球型号,其升空高度为200~2500米,载荷在10~1000千克之间。当然由于不同高度大气密度不同,因此同等体积的气球,不同使用高度,载荷重量差别也比较大。据中电科38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研发的系留气球最大已达20000立方米,因而能够携带更大型的有效载荷,执行更为广泛的任务,拥有更长的留空时间。

飞艇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此次航展仅展示了1个小型的飞艇,与旁边1600立方米的气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与气球相比,飞艇去掉了缆绳,其工作高度更高,有的甚至可以到达万米以上的平流层,而系留气球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000米。飞艇自身拥有机动能力,大型飞艇的飞行速度可以超过100千米/小时,更易于快速机动部署。该所发布的材料显示,其研发的“金雕”系列无人飞艇体积可达6000立方米,有效载荷量为500千克,实用升限为4000米,最大平飞速度为126千米/小时。目前该飞艇还以燃油为动力,因此其续航时间相对有限,仅为6小时。与其他飞行器相比,飞艇的优势应该是长时间留空执行任务,与系留气球相比,其优势在于可大范围机动飞行,要想拥有更大的应用前景,就必须解决动力问题。此次航展,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展示了柔性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柔软可卷曲等特点,可贴附在任意弯曲的表面上,如果粘贴在大型飞艇庞大的上表面,则可提供较为可观的电力,以驱动飞艇有效载荷和电力推进系统,从而实现飞艇的长续航时间。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此类薄膜电池的效率比较低,仅为6%,与之相比,同为该院研发的第三代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了30%。

地效飞行器

地效飞行器的优势一直为人所称道,苏联曾不遗余力地对其发展,先后研发了“小鹰”、“雌鹞”等大型地效飞行器,有大量的技术积累,虽轰动一时,如今似乎也已偃旗息鼓。毋庸置疑的是,地效飞行器独特的性能是我国海洋领土维权、海岛交通保障、反海盗、海上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需求所急需的。此次航展中,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展示了多种地效飞行器型号,而且经过改良,其翼板外侧加了一段机翼,使地效飞行器能短暂爬升到几百米高度,从而拓展其使用适应性和安全性。展示的型号中,22吨级可载50人的H660型已经完成研发,可随时投入生产。而最引人瞩目的是200吨级大型地效飞行器的概念模型,地效飞行器只有越大,其使用效益才越显著。吨位大、翼展大,地效高度才能更高,环境适应性才更好,飞行才更安全,同时其续航力,载荷能力会更为理想。俄罗斯的“小鹰”级地效飞行器约为150吨级,而更大型的“雌鹞”接近500吨级,由此来看,我们200吨级的概念还显得相对保守。

【无人机】

无人机最初是为军事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如今已越来越广泛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国某品牌的多旋翼电动无人机,可升空数百米,滞空40分钟,进行遥控航拍,连同相机、飞行器、遥控器在内,价格不到5000元,就能实现高空航拍的理想。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性能,日益为普通人所喜爱,而叙利亚交战双方对此也青睐有加,用其相互侦查。这只是无人机对民用领域渗透的一个例子,民用市场的极大扩张推动无人机产业的高速发展,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军用无人机的进步。无人机已经成为军民融合的最强结合部,也是市场、技术竞争的热点,这在本次航展也有充分的体现。

武装无人机

无人机中最引人瞩目的大型武装无人机方面没有太多新意,这仍然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的领地,竞争双方仍然是中航集团的“翼龙I”无人机和航天科技集团的“彩虹-4”无人机。根据中航集团介绍,此次展示的是升级版“翼龙I”,但从机体本身来看,该机并没有什么变化,相对而言,其传感器载荷、武器载荷要更为丰富。例如新型的三联装挂架就可以大大增加该机的任务灵活性。因为“翼龙”只有2个外挂点,如果均使用三联装挂架,就可以携带6种不同的武器,而此次航展丰富的机载空地武器型号也为该机提供了充裕的选择。“彩虹-4”无人机连摆放位置和方式都与上届雷同,该机的翼展要比“翼龙”长4米,翼下挂架有4个,武器携带量更大,任务灵活性也更高。其续航时间也更长,据称可以连续飞行40个小时,这是其颇为独到之处。虽然与该机一同展示的是航天科技集团的弹药,但在兵器展馆可以看到该机发射“蓝箭-7/9”导弹的影像,显示了该机具备良好的武器适应性。

此次无人机方面最大的亮点是中国空军首次展示了“攻击-1”无人机。空军的介绍显示,该机平时主要担负持久情报/侦查/监视和警示、攻击任务,战时主要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持久侦查/监视和攻击、毁伤效果评估等工作。该机的亮相充分说明我军军兵种建设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形势发展,技术装备、作战思想、编制体制面向未来作战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

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在飞航导弹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基本型系列化”研制成功的多款高性能无人机。其中的佼佼者当属WJ-600A/D无人机,该机在WJ-600无人机基础上改进而成。集侦察和打击于一体,打击评估一体化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是本届航展唯一的中高空高速无人机。该机能够装载光电侦察设备、合成孔径雷达、电子侦察等任务设备,并采用综合隐身措施,可以高效完成作战与侦察任务。WJ-600A/D无人机拥有强劲的“心脏”—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850千米/小时,巡航飞行速度为500~70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达8000米,任务载荷大于130千克,可以连续飞行达5小时之久。该机以火箭助推发射,伞降气囊回收,对起飞着落没有特别要求,便于靠前部署。加之其具备的高速飞行能力,具备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endprint

小型无人机

有着不同性能侧重的小型无人机,技术门槛较低,研发、更新速度较快,因此每届航展都有新型号出现。本次航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型无人机有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所的VD200、“海巡者”,航天科技集团的CH-96无人机。

VD200是一款设计独特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该机既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在缺少常规水平起降条件的场地进行垂直起飞、起降,又可以按照固定翼方式进行高速水平巡航飞行。由于发射和回收方便,VD200垂直起降无人机可靠近目标起飞,适用于需要快速反应且地形复杂的场合,如自然灾害评估、电力巡查、地图测绘、空中交通监视等。通过携带不同的任务载荷,可以快速实现对区域目标或重点目标的空中监视和侦查。该机翼展4.6米,机长1.86米,最大起飞重量200千克,最大任务载荷20千克。该机巡航飞行速度为150~22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速度不低于26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约5000米,续航时间约3小时,任务半径不低于150千米。

“海巡者”整体操作上类似于波音公司的“扫描鹰”无人机,可车载、船载发射回收。该机为小型中低空近程无人机系统,可满足6~8小时的巡航任务需求。该机采用双尾撑布局,机身尾部装用1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采用弹射起飞、垂绳拦阻回收,主要用于完成近海支援、反恐巡逻等任务。该机起飞重量30千克,翼展3米,巡航速度120~150千米/小时,任务半径150千米。目前我国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海巡者”这样的无人机有助于我海上执法者更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海上态势,提高执法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的CH-96无人机,采用隐身融合的双尾撑布局。该机机身为升力体造型,翼展很大。与“海巡者”类似,采用弹射起飞,撞网回收。这种起飞和回收方式也适合海上使用。该无人机最大的特色在于超长航时,其滞空时间可以达到24小时,从而能够执行更为持久的监视、侦查、巡逻任务。

无人直升机

无人直升机的竞争在本届航展尤为激烈,国有大型军工集团均牵涉其中,民营企业、国外企业的产品也各具特色。产品明显趋向大型化,几种典型无人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都在200千克以上,最大的达到了750千克级。之所以无人直升机产品受到这样的青睐,是因为这种飞行器使用操控方便,无论在民用领域还是在军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军用,可执行侦查监视、车队护卫、海上巡逻、搜索救援、货物吊运、武装攻击、毁伤评估等任务。民用领域可用于线路巡查、灾害评估、物资运送、空中监视、航空拍摄等。

中航直升机研究所作为该领域的“国家队”自然不能缺席,此次展示的是AV-500型无人直升机模型,这是一种最大起飞重量450千克级的无人直升机,其最大有效载荷达到140千克,最大巡航速度为160千米/小时,使用升限达3500米。AV-500并非此次航展最大的无人直升机,但该所在今年9月16日北京举办的无人机展上曾经展示了最大起飞重量达950千克的AV-1000型无人直升机。当然AV-1000也并非国内现有无人直升机中最大的,总参60研究所的专用舰载无人直升机WZ-6B起飞重量已达1600千克(已显著超过美国海军“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但就指标而言,AV-1000的出色之处在于,尽管起飞重量比WZ-6B轻650千克,但其载荷重量比WZ-6B还高,而飞行性能还相差无几,这充分体现了该所的实力。

北方工业公司的“锐眼III”为200千克级无人直升机,为多任务军用无人机产品。该机具备自主起降、定点悬停、三维程控、在线任务规划等功能。可配备CCD成像、红外和激光光电设备。可执行目标定位、火力修正、战场态势侦察和毁伤评估任务。配备激光照射器,可为激光制导弹药提供目标指示。

电子科技集团的“敏捷III”无人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77千克,任务载重约50千克,任务半径6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实用升限2500米。其性能指标稍低,但自主飞行控制能力较强,具备全自主飞行控制能力,能够自主完成起飞、航线飞行、返航、降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出现数据链路中断时能够自动应急返航或就近自动降落。搭载各类有效载荷后可执行目标监视和区域侦察任务。

潍坊天翔航空工业公司联合电子科技集团第10研究所及中航工业西安飞行控制研究所研发的V750型无人直升机是此次航展起飞重量最大的无人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750千克,其最大任务载荷为120千克,使用升限为3000米,最大控制半径为150千米。该机技术成熟可靠,经过了大量的飞行试验,2012年12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许可。并在随后的时间里验证执行了海洋监管、地理信息测绘、磁探测,电力巡线,地质灾害应急以及雷达成像任务。

以生产摩托车闻名的隆鑫公司开始向无人机产业进发,其控股子公司隆鑫通用展示了其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XV'1无人直升机。该机总体设计依托清华大学及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展,动力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依托隆鑫通用进行。它的旋翼直径为4米,最大起飞重量230千克,任务载荷不低于50千克,续航时间超过3小时,最大升限约3000米。

【防空系统】

空袭威胁越大,防空系统的作用就越不可或缺,大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小到拦截1架无人机或1枚空袭弹药,都离不开防空系统。我国也是防空系统研发、使用的大国,历届珠海航展,先进防空系统都占据极其重要位置。中国防空导弹中标土耳其远程防空导弹招标项目已经成为了里程碑式事件,这是一把客观的尺子,直接衡量出中国防空系统的世界刻度。再看本届航展的防空系统时,笔者不由自主地心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此次航展,传统防空系统生产者—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已经不再停留在系统的层面,而从防空体系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航展新“玩家”兵器集团的“天龙”系列防空武器系统让人眼前一亮,此外民营企业天和防务所展示的防空系统也很值得探讨。endprint

航天科工集团—全空域防空体系

航天科工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空天防御导弹研制生产单位,此次航展首次成体系地展出了我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全空域防空导弹武器装备。

在这一体系中,FD-2000防空系统是中坚与核心。其拦截距离远、覆盖全空域,多目标能力强,防空反导一体化,并可指挥其它防空武器,构成一体化多层防空体系。FD-2000采用复合制导体制,即捷联惯导+低速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1个火力单元可同时制导16枚导弹拦截8个目标,具有极强的抗饱和攻击和多波次攻击能力。该武器系统采用相控阵雷达,具有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多,可靠性高的特点。导弹速度快,射程远,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可以在360°范围内任意方向实现快速转向。采用两级指挥体制:信息协调中心可对下属6个火力单元和其他武器系统作战实施统一指挥、控制和协调;与上级C3I系统通信,获取信息,具备网络化的作战能力。制导雷达和主动导引头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能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工作。

FK-3是新型全天候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进行防空作战,主要用于区域、要地和野战防空,可拦截各类固定翼飞机(包括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武装直升机等目标。FK-3杀伤范围为斜距5~100千米,作战高度为50~27000米,系统采用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体制、全程指令双模制导体制。系统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可同时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该导弹在试验时通过了极端苛刻的对抗性电磁干扰试验。试验方拿走了该导弹系统的技术资料,并据此专门制定了电磁干扰方案,且密而不宣。FK-3就这样被动地接受了测试,但即便如此还是通过了试验。

新一代中近程导弹武器系统FM-3000是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该系统配备固态有源多功能旋转相控阵雷达,可实现边搜索边跟踪;拦截弹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垂直冷发射、360°快速转弯等先进技术,可全方位同时拦截8个目标,能够有效拦截包括隐身飞机在内的各类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等;具有全方位的探测和拦截能力、优异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FK-1000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是全天候中低空、机动式、中近程末端防空武器系统,可杀伤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空地导弹、固定翼飞机等多类空袭目标,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也能用于要地防空。该系统射击斜距1.2~22千米,射高5米~10千米,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体制,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单辆战车可同时制导3枚导弹拦截2个目标。

FL-2000C末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和QW-12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FL-2000C配置了新型高性能红外寻的导弹和小型化三坐标相控阵雷达,扩大的拦截距离使敌方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难以近距离实施对地攻击。QW-12便携式防空导弹在继承QW-2直接瞄准和安全发射等优点的基础上,配备了独创的中红外双波段导引头和触发/近炸复合引信,使其可以同时抗8枚以上的红外诱饵,具备毁伤无人机、巡航导弹等小目标的能力。FL-2000C和QW-12的组合可为陆军机械化部队、步兵部队和保障部队的机动和作战提供了最佳的野战遂行防空保护。

航天科工集团还首次展示了24联装FL-3000N舰载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实物。FL-3000N可有效拦截各类亚声速和超声速反舰导弹,其发射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选配24/18/8联装发射装置,可以应用到大至航空母舰,小到巡逻艇的各型水面舰艇上。导弹具有被动射频与红外成像和全程自主红外成像2种制导模式,可以轻松斩落以主动制导模式或被动制导模式来袭的反舰导弹。FL-3000N导弹发射后锁定目标,发射后不管,强大的火力可同时对抗多个目标的饱和攻击。

航天科技—中近程防御体系

与航天科工集团的全空域覆盖相比,航天科技集团此次展示的“猎鹰”+“飞豹”+“飞鹰”的解决方案着眼于对50千米以内的中程-近程-超近程空域的保护。

LY-80为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由搜索雷达车、制导雷达车、指挥控制车、导弹发射车和筒装导弹组成,能够在密集空袭和较强的电磁干扰条件下全天候杀伤高性能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空地武器和武装直升机等目标。武器系统采用了间歇照射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技术、相控阵雷达技术、垂直冷发射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具备良好的多目标能力,抗干扰能力和越野机动性。武器系统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反战术导弹能力、多目标拦截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良好的越野机动性。LY-80系统配置灵活,基本作战装备包括1辆搜索雷达车、1辆指挥控制车,控制1~4个火力单元。每个火力单元由1辆跟踪制导车和1~4辆导弹发射车组成。其主要战技指标如下:系统作战高度为15~15000米,打击范围为飞机类目标3.5~40千米,巡航导弹类目标为3.5~12千米。系统反应时间为12秒,展开时间为12分钟,撤收时间为6分钟,制导体制为捷联自主初制导+间断照射半主动寻的末制导;1个火力单元可同时对付4批目标,单发杀伤概率,针对飞机类目标为0.85,对巡航导弹类目标大于0.85。

LY-60D为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由搜索雷达车、跟踪制导车、导弹发射车和箱弹组成。LY-60D主要用来拦截各类飞机、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目标,为地面重要设施提供区域防空保护。该系统的典型配置下,基本作战装备包括1辆搜索雷达车,3辆跟踪制导车和6辆导弹发射车(配24个弹箱),其中1辆跟踪制导车和2辆发射车组成1个火力单元。LY-60D的拦截高度为30~12000米,拦截斜距为1000~18000米,系统反应时间14秒,单发杀伤概率0.8。

FB-10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对部队机动、集中、展开等提供有效防空掩护。FB-10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体制(其红外成像导引头2012年航展曾单独展示),发射后不管,其抗干扰和多目标拦截能力强。整套武器系统高度集成、配置灵活,既可以单车独立作战(包括对目标的搜索、跟踪和拦截),也可采用2~6辆车协同组网作战,其中任意一辆车可升级为指挥车,指挥全系统作战。该系统的拦截高度为15~5000米,拦截斜距为1~10千米,反应时间为9秒,单发杀伤概率为0.8。endprint

FB-6C是整合了目标探测、指挥控制、发射控制以及导弹发射功能的机动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由指挥车、导弹发射车、便携式防空导弹组成,主要为机动部队和重要设施提供防空保护。该系统拦截高度为10~4000米,拦射斜距为500~6000米,反应时间10秒,单发杀伤概率为0.8。

FN-16是适应未来战场环境的新一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导弹采用红外/紫外双色准成像导引头、激光近炸引信、高能发动机等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作战空域大、操作简便等优势。该武器的拦截高度为10~4000米,拦截斜距为500~6000米,反应时间5秒,单发杀伤概率为0.8。

兵器集团—弹炮融合的中近程防御体系

本届航展,兵器集团首次在国内展示其中程、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加上其在近程防御速射火炮方面的固有优势,足以构建一套严密的中近程防空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天龙-50”防空系统有效打击50千米内的各类目标;“天龙-12”防空系统有效打击12千米以内的空袭目标;而“陆盾2000”等速射火炮可提供超近程的可靠防护。

“天龙-50”防空武器系统是一种作战半径达50千米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拦截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高、中、低空目标,可独立执行区域防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任务。整套武器系统的配置是:1部IBIS 150(RT7)型目标指示雷达、1辆火力分配车、多辆导弹发射车、1套保障系统。该系统使用中航工业基于SD-10A空空导弹发展而成的面空导弹,导弹采用捷联惯性导航+数据链+主动雷达末制导,其射程超过50千米,作战高度为30米~20千米。主动雷达末制导使得导弹具备较强的自主攻击能力,从而使系统多目标交战能力极大提升,降低了地面设备的工作时间也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战场生存力。一般来说,带有主动雷达制导头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价格是非常高昂的,但通过这种空空导弹系列化发展的思路,一方面省去了防空系统发展新型防空导弹研制试验费用,另一方面显著增加了导弹的生产数量,使空空导弹、面空导弹的生产成本都显著降低,从而达成这样的效果—技术性能先进,成本显著降低。

“天龙-12”类似于俄罗斯“铠甲-S1”防空系统,是具有高机动性的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即可用于野战伴随防空,也可用于为重要目标提供近程防护。配合外部空情目标指示,该系统可对高度5千米以下,半径12千米以内的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一定扇区内的目标同时发起攻击。“天龙-12”可以自主作战也可配合35毫米高炮和FW2防空火控系统,形成区域防空网。

“陆盾-2000”陆基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是自行式防空反导武器。在防空体系中承担低空、超低空末端防御的作战使命,系统采用7管30毫米火炮,射速4200发/分,能有效拦截马赫数不大于2的飞航导弹目标,并兼顾对付低空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等目标,进一步发展甚至可拦截来袭的迫击炮弹、火箭弹、制导弹药。与之使命类似的还有CS/SA5型弹炮结合轮式自行防空系统。

天和防务—区域低空近程防御系统

民营企业天和防务此次航展展示的区域防空系统也有其独到之处。该系统由TH-G701A野战通信指挥车(SmartCOM)、TH-S711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指挥车(SmartHunter)、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数字化单兵火力单元组成。其中,野战通信指挥车是区域低空近程防空作战指挥体系的核心,它集网络化的侦察预警、作战指挥、火力控制、通信中枢于一体,主要配备于地面防空群机动指挥所,用于对所属部队侦察预警信息、作战指挥命令、防空火力单位进行协同、指挥。作战指挥车配备低截获目标指示雷达,提升了探测威力、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可有效监控25千米以内的中低空空域,配备的指控系统能够直接指挥任一单兵火力单元进行射击。数字化单兵则进一步提升了雷达、光电复合引导瞄准、射击指挥的效能。

作战时,1辆TH-G701通信指挥车可以控制多达10辆TH-S711射击指挥车,而后者每辆又可直接指挥多达10个数字化单兵火力单元。通信指挥车可汇总来自射击指挥车以及其他来源的情报,形成区域空情态势,通过态势评估,指挥射击指挥车行动;射击指挥车则可根据通信指挥车指令,结合目标态势,直接发送指令给最佳位置的单兵火力单元,控制数字化单兵单独或共同实施射击。由此形成的区域近程防御体系不但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同时又能对特殊地形进行重点监控,严防死守。对于我国这样拥有漫长海岸线、边界线的大国来说,防御低空、超低空来袭,能够利用地形起伏隐蔽飞行且有一定隐身能力的巡航导弹、无人机以及其他特种飞行器无疑是极大的挑战,仅依靠军队防空兵力难免百密一疏,但如果这样的系统与人民防空力量结合在一起,把低空近程防御区域连接成片,覆盖整个战区边界,那么战时敌方将难觅可乘之机。

【地地打击系统】

以远程多管火箭、战术弹道导弹为代表的地地打击武器历来是珠海航展的亮点。纵观历届航展,我国地地打击武器研制通过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精确制导化发展的道路,逐步实现了远程多管火箭的多口径模块化发展,火箭弹大口径精确化发展,多管火箭与战术导弹共架化发展,进而形成了多型体系结构简洁、指挥控制顺畅、射程衔接严密、作战使用灵活、杀伤效果显著、性价比优异的地地打击系统,其中一些系统体现出的创新性令人叹为观止,例如航天科工集团2012年航展展示的SY400/BP-12A远程火箭/导弹系统。本届航展涌现出了更多高性能的地地打击系统,航天科技集团的陆军通用打击系统最为典型,此外兵器集团多管火箭+身管火炮的打击系统,科工集团的对地攻击精确制导导弹等也颇值得一提。

陆军通用打击系统(GATSS)

GATSS系统由火力打击系统和指控通信系统组成,其主要作战模式是侦察、指控、打击、评估一体化;主要打击军事设施、集群装甲车辆、通信枢纽等固定目标;中小型舰船等海面移动目标以及装甲车辆等陆地慢速移动目标。火力打击系统包括A100、A200、A300火箭武器系统,M20导弹系统,CX-1导弹武器系统。射程为50~290千米,命中精度(CEP)小于30米,对移动目标可实现3分钟内快速打击。发射车为通用武器发射车,可运输发射前述所有武器。每辆车可携带武器数量为:A100火箭弹10枚,A200火箭弹8枚,A300火箭弹8枚,M20弹道导弹2枚,CX-1超声速巡航导弹2枚。指控通信系统配备携带雷达吊舱的无人机2~3架,携带光学吊舱的无人机1~2架,各自配备的发射/测控车以及指挥通信车。endprint

CX-1导弹由巡航级、助推子级串联组成,采用中心锥轴对称进气道。巡航级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进行速度为马赫数2~3的超声速巡航。导弹攻击海面慢速目标是采用高空巡航和低空巡航相结合,捷联惯组+主动雷达导引头复合制导方式,末段水平攻击。对地攻击可采用高空巡航下压后垂直、水平等多种模式。该弹最大射程为280千米,最小射程为40千米,巡航速度为高空马赫数2.8~3.0,低空2.2~2.4;巡航高度为高空15000~18000米,低空5~20米。该弹对海上目标单发命中概率大于0.75,对地攻击时精度(CEP)优于20米。该弹战斗部质量260千克,执行反舰任务时配备整体半穿甲战斗部,命中1发即可重创甚至击沉1艘大中型战舰。对地攻击时配备整体杀爆燃战斗部或整体侵彻战斗部,对有生力量杀伤半径大于100米,对混凝土侵彻能力大于5米。

M20导弹采用倾斜箱式热发射,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全程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头体不分离,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6,最大飞行高度不超过50千米,飞行末段可进行高机动变轨对目标实施垂直攻击。该弹弹长7.8米,弹径为0.75米,弹重4吨,射程为100~280千米,可配用整体杀爆战斗部、整体爆破战斗部、杀破子母战斗部、整体侵彻战斗部。

A系列火箭武器系统采用体系化和通用化设计,具备40~120千米范围内的火力压制,50~290千米内离散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1个A系列火箭连配置指挥车1辆、气象车1辆、发射车9辆、运输转载车9辆,贮运发射箱(A200、A300)144个,发射管(A100)180根。A系列火箭弹采用机动滑翔技术,具有较强的突防实力;采用GPS+INS组合制导,落点精度高;具备单点密集打击,多点精确打击和面打击能力;火箭直径不大于300毫米,单车载弹数量多;配备多种战斗部,具备多种目标打击能力;采用贮运发一体化发射箱,使用维护简便。

A100火箭弹最大射程为120千米(311型)/80千米(111型),最小射程为60千米(311型)/40千米(111型),齐射时间小于1分钟,可配备杀破子母战斗部、整体杀爆战斗部、整体爆破战斗部。

A200火箭弹最大射程为200千米,最小射程为50千米,采用IMU+GPS组合制导,整体战斗部精度优于30米,子母战斗部子弹药落点散步中心精度优于45米。火箭弹单车齐射攻击范围为10×10千米。

A300火箭弹最大射程290千米,最小射程120千米,同样采用IMU+GPS组合制导,整体战斗部精度优于30米,子母战斗部子弹药落点散步中心精度优于45米。火箭弹单车齐射攻击范围为20×20千米。

GATSS系统将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思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系统充分发挥了多管制导火箭、弹道导弹、超声速巡航导弹的性能优势,大大拓展了打击范围,增加了作战使用的灵活性,先进弹道武器与巡航武器的配合使其突防能力倍增。这种多管火箭-弹道导弹-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通用化配置也给了军贸用户不断升级的空间和动力,可以大大增加对新客户的吸引力,提高老客户的忠诚度和依赖度。可以说GATSS系统的研制者无论是在技术能力上,还是在对作战需求的认识上,以及对军贸规律的把握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程网络化巡飞攻击武器系统

中程网络化巡飞攻击武器系统也是此次航展新出现的系统,其体系构成、作战设想均体现出了很强的创新性。其先巧妙地运用巡飞弹药来达成目标区域威慑,来抑制敌方行动;再通过回传目标监视侦查图像来评估态势,辅助做出打击决策;召唤火力完成打击后,还可进行毁伤评估,整个过程顺畅而合理,大大提升了攻击系统的作战效能。

网络化巡飞攻击武器系统包括模块化箱式发射车,规划控制车,指挥通信车,运输装弹车和野战维修车,配备的武器包括WS-43巡飞弹、WS-33制导火箭弹和WS-22火箭弹。具备组网作战,协同攻击能力。该武器系统采用车载箱式倾斜发射,发射准备时间不超过7分钟,每辆发射车可装载WS-43巡飞弹8枚;WS-33制导火箭弹8枚或WS-22火箭弹80枚。系统能够同时指挥控制3辆发射车,规划控制不少于8枚巡飞弹。

WS-43能够长时间组网飞行,实现对目标的侦察、控制、打击和评估一体化,能有效应对战场前沿60千米内的坚固目标、活动目标、反斜面目标和时敏目标等,同时可火力呼叫WS-33制导火箭弹和WS-22火箭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和覆盖打击。该弹有效打击范围为10~60千米,巡飞时间大于30分钟,战斗部质量20千克,打击精度(CEP)优于10米。

WS-33制导火箭弹射程为10~60千米,配备23千克多用途战斗部,打击精度(CEP)优于10米。该弹采用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对高价值固定目标和低速运动目标精确打击,大大提高武器的作战反应速度,减少作战使用环节,提高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WS-22为新型122毫米制导火箭弹,是在无控火箭弹基础上制导化升级的产品,主要用于精确压制敌方集群面目标、小幅员目标和准点目标。该弹射程20~40千米,打击精度(CEP)优于100米,配备15千克杀爆战斗部。

“火龙”与“神龙”

多管火箭是中国兵器集团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此次航展,该公司展示了其研发的中远程多管制导火箭系统AR3和SR5以及可用于这两型火箭炮的“火龙”、“神龙”系列制导火箭弹。

AR3型为370/300毫米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可发射370毫米制导火箭弹和300毫米制导/简控火箭弹,用以实施远程压制打击和精确点杀伤。适配该炮的是“火龙140A”(BRE3)型300毫米制导火箭弹和火龙280型(BRE8)370毫米制导火箭弹,据介绍其射程可以分别达到130~150千米和220~280千米。这两种火箭弹都采用惯性+卫星导航制导控制模式,可对点目标或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和火力覆盖,具备一次调炮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endprint

SR5是一种中近程通用化的火箭发射平台,该火箭炮具备自动装填、通用发射的特点,能兼容发射122毫米、220毫米的无控/制导/末制导火箭弹,实现中近程火力压制和精确打击的有机结合。“火龙-40”型122毫米制导火箭弹和“神龙-60”型220毫米激光末制导火箭弹均可由该炮发射。这其中后者特别值得一提,这是目前第一种融合有激光末制导的火箭弹,这标志着该弹不但能够实现对固定目标更为精确的攻击,还能攻击低速运动目标。1门SR5可装载12枚“神龙-60”,可根据作战需求实施单发射击或针对多目标实施连续射击。

地地打击导弹

除前面提到的远程多管制导火箭与地地战术导弹组成的打击体系外,此次航展还有一些对地攻击导弹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最主要的2个就是B611MR地地导弹和CM-501G/GA精确打击导弹武器系统

本届航展,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地地反辐射弹道导弹—B611MR。它是中国航天科工B6系列战术地地导弹家族中的升级换代产品,配备被动导引头,实现了地地反辐射能力,在射程、精度、威力和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不仅具备对敌方炮兵阵地、野战机场、兵力集结地等目标精确打击能力,而且在不依赖于空中平台的基础上,具备了对敌方雷达等电磁辐射类目标点打击能力,实现战役阻击和定点清除,实现对敌方防空系统、指挥通信系统的摧毁或压制。B611MR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宽带被动雷达导引头、多种类高效战斗部等多项新技术,同时继承了B6系列导弹独特的高空、高速、机动飞行的特点,使B611MR具备优异的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和毁伤效能,可实现对多种类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

精确打击导弹系统在2012年珠海航展时就以图板进行了展示,本届航展则展示了全尺寸模型。如果仔细比较两届航展的情况,就不难看出,这种导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研制者对于这种武器使用的想定却极大丰富了。在上届航展图板对其的介绍是,“CM-501G中远程战术对地精确打击导弹武器系统可遂行多种火力打击任务—远距离压制面目标、精确打击点目标……该系统由CM-501G导弹、发射车、指控车、支援保障系统组成,导弹射程为70千米,侵彻战斗部40千克。”这样的描述表明,除技术细节外,其在作战使用方式上与多管制导火箭武器系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由系统配置的指控车进行指挥控制。本届航展,在CM-501G外发展出了CM-501GA,虽然名称差别不大,但两者的重量和射程区别显著—前者分别为150千克和70千米,后者为100千克和40千米。对两者典型特征描述也完全不同,如CM-501G“具有连续密集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快速部署与机动能力,信息化条件下的协同作战能力”;CM-501GA具备“全天时自主作战能力;动态部署快速反应能力;一体化平台适装能力”。分析上述描述中的关键词,结合展会现场的示意图可做如下解读:

第一,CM-501G没有太大变化,具备协同作战能力意味着该武器系统接入战场网络的能力较强,能够接受外部的目标指示。

第二,CM-501GA是通过战场网络控制的在线火力打击系统,其整体设计思想与美国陆军未来作战系统(FCS)中的“网火”系统完全一致。特征描述中所谓的“一体化”,就是若干枚导弹、发射箱、电源、网络连接及发射控制系统自成一体。“自主作战能力”意味着该一体化系统能够自动联网、激活、上传状态、无指令时保持静默,在收到目标信息和发射指令后可自行装订火控数据,自动发射。“动态部署、快速反应”意味着整套装置可通过各种机动方式预置或调整位置。而“平台适装能力”则意味着尽可能多的平台都可以运载、投送该系统,而CM-501GA导弹的重量明显轻于CM-501G也应该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第三,之所以同时发展两种型号,主要面向不同发展水平的用户。如果用户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什么战场网络可言,可考虑CM-501G;如果用户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构建高效可靠的战场网络,则可以考虑CM-501GA。

美国虽然已停止发展“网火”系统,并不意味着对这种系统价值的否定,相反这种武器系统的作战概念是符合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的,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期待下届航展看到其变为现实。

身管火炮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王,也是最为传统的地地打击兵器。在当今现役火炮序列中,最大口径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因其机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火力猛烈精确,更成为王中之王。此类武器很少会参加航展,因此次兵器集团的高调参展,我们有幸在航展现场见到了我国的军贸王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上世纪90年代,该火炮还采用45倍口径身管,被命名为PLZ-45时,该炮就成功打入军贸竞争激烈的中东地区,由此长盛不衰。此次展示的型号是采用52倍口径身管的PLZ-52,更长的身管必然进一步增强其射程优势。此外,该炮还融合了更多新技术部件,例如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弹药自动装填和模块化装药系统、数字化火控系统,GPS/INS导航系统,车内双CAN总线信息平台,通过各部分的有机匹配,进而形成具有远程压制,精确打击、高效毁伤、快速机动、昼夜作战能力的自行火炮系统。然而火炮的威力不仅仅取决于火炮本身,更在于其使用的弹药。卫星制导、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出现和普及大大改变了火炮的作战方式,使其从面压制性武器变成了精确点杀伤武器,甚至可以攻击以前无法攻击的运动目标。此次随同PLZ-52火炮一同展示的不但有兵器集团自己发展的激光制导、卫星制导及末敏弹药,还有航天科技集团发展炮射火箭助推制导弹药。

GP155A(GP6)型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可用于攻击6~25千米范围内低速行进中(10米/秒)或置于阵地工事中的坦克、步兵战车、火炮以及其他重要地面水面目标。

GP155B型采用“北斗”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姿态稳定虚拟惯导控制系统,弹载计算机和弹道成型制导等技术,可实现发射后不用管,具有全天候和全地形打击能力,用于摧毁敌方固定目标。

GP155(GP1)激光末制导炮弹可由北约制式的155毫米火炮发射,在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目标的情况下,不需试射即可摧毁距离炮位3~20千米的各类坚固目标。

GP155G型155毫米末敏弹采用先进的末敏探测体制,数据处理自锻破片战斗部和稳扫技术,主要用于摧毁静止或运动中的高价值目标,如集群坦克、露天停放的飞机,其自锻破片战斗部可以穿透所有现役坦克的顶装甲。

WS-35制导火箭弹利用制式155毫米身管火炮发射,具有反应快,效费比高,发射后不管的特点,射程和精度比普通制式弹药均有明显提高。该弹分2个型号,分别为WS-35B和WS-35R,前者用于对弹丸长度有限制的自行和牵引式火炮,后者用于对弹丸长度没限制的牵引式火炮或车载火炮,该弹的最大射程因身管长度不同而不同,当采用52倍口径身管时,其最大射程可达50千米(B型)和60千米(R型)。该弹战斗部重量12千克,可携带40枚通用子弹药或2枚末敏弹,其打击精度(CEP)优于25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导航展防空
弈语
“数”说中国航展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三)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九)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八)
首部BUK—3M“山毛榉”新型防空系统已交付俄陆军
巴黎航展上的QW-2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
第44届巴黎航展掠影
巴黎航展精彩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