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建设人才为先

2015-01-17孙慧中

品牌与标准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人才

孙慧中

有标准才有贸易主导权,近几年,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可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标准化的普及程度并不算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也不算多,仅占总数的0.7%。如何做好标准,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是很多标准化人一生的探求。“你要做国际标准,就必须是世界一流;而你要做标准,没有标准化的人才,照样没法去做”,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晓刚在近期采访中如此说。也许,要实现标准的发展,还需要从“人”入手。

真正标准化人才匮乏

根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体系和战略研究的调研资料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TC(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SC(分技术委员会)总人数达到3万余人;标准化管理和研究人员分别有2.2万余人和10萬余人。到今年,中国标准技术专家已超过4万名,单从数量上看,这是一批数量可观的人才队伍。中国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曾表示,标准化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

看似人数不少,但实际上,标准化人才的供给无法追上因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的企业需求。数据显示,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标准化人员还能在技术人员中占约3%~5%的比例,工作以标准情报、基础标准、日常管理等居多。即便中小企业标准化人员较少,他们也能分工得当,忙得过来。而现在,分析人士称,企业标准化人员总人数不足技术人员的2%,加上分工更加细致,导致标准化人才数量上的短缺更加突出。

尤其,现在的企业不仅需要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标准化人员,更希望聘到懂技术,会管理,能够健全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实用性标准化人才。记者了解到,某企业对IT标准化人员公开招聘一年多,也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院长李丹青也反映,中国计量学院专门培养标准化人才的“标准化工程”专业,第一届毕业生103名,才大四就已被企业“预订”。不少知名度略低的企业根本招不到人,一直在她那里“挂号”排队。

标准化人才教育缺少完整培训体系

一般来说,无论是哪个领域,人才的匮乏多少都与人才教育的缺失有关系。我国不是没有培养标准化人才,相反,从CNIS-IEEE标准化教育论坛最近召开的会议上了解到,我国标准化教育水平正逐年提高。拥有标准化相关专业的院校本科教育已达7所,硕士研究生阶段为11所,博士教育有1所,博士后流动站1所。

但事实上,我国教育部并没有在本科、硕士层次专业目录中设置标准化相关专业,标准化始终不是一个独立专业,只能在少数高校自行开设,谈不上形成有效的标准化教育模式。而国外培养标准化战略人才,一般通过MOT(技术经营)专业教育来进行。在美国院校中,几乎所有著名大学都设立了该专业,英国、日本也在逐渐发展和稳定这门学科。这门学科可以为企业培养出能解决各种问题的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放到标准化方面,即为企业培养了优质的标准化人才。

同时,人才的塑造不是只靠各高校前期专业教育,对从业人员的后期培养也一样重要。相关人士指出,目前,计划经济年代培养出的那批为数可观的标准化队伍,时至今日不是年事已高退出行业,就是知识老化亟待后期培训补充,以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标准化培训机构主要有中央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央和地方标准化协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像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学员的培训都是教师领导课程培训;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比如标准化基础理论、重要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化的编写、备案知识及一系列国际标准等;培训对象主要是国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在职人员,私企人员较少。其2007年先后举办的3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800余人,但私企仅占300人。

而在英国,非营利性民间标准化团体BSI(英国标准化组织)不仅为各种规模的组织提供高质量培训,课程内容也涉猎广泛,分为主题、行业、标准三大类,包括环境、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与法律、医疗保健及医学、质量、企业社会责任等。美国的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则有多种授课方式,包含课堂训练、客制化座谈会,甚至以网络为主的教学训练、虚拟工作会议等。

在一些专家看来,发达国家从人才培训规划、培训方式到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而这样完整的培训体系正是中国的培训机构所缺少的。这个“缺少”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标准化从业人员和企业标准化人才的后续培养。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已做出试探性改变。今年,中国标准化协会与中国计量学院联合开展了“企业标准化师”培训项目。目的直指“为企业培养标准化实用技能人才”,课程包括标准化基础综合知识、应用综合知识和理论联系实践。4月份,该班首批学员毕业,并返回企业继续投入到标准化工作。

亟需标准化领军人物站上国际舞台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涉及两万多个大标准,依据不同类别,细分多个委员会进行‘标准的制定,每年会议多达600场~700场。然而,在这两万多个大标准的制定中,有中国参与的不足1%,这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张晓刚答记者问时说。他还说,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上做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也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

如今,关注和重视标准化较晚的中国正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做好这工作的最重要一条,便是拥有“既精通标准化知识,又熟知国际规则和产业政策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目前我国在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TU(国际电信同盟)中,虽均有专家在担任领导职务,但这只是很少的几个人,还不够。

记者了解到,在培养标准化领军人物方面,成都高新区有突出表现。这个全国第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标准创新为支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着力打造了一个标准化人才聚集培养基地。资金、政策由政府支持,还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标准化人才建设政策体系。尤其“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使他们广泛学习了国内、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化成果和建设成功经验。最终成功培养、扶持出中国西部第一个“中国标准化榜样人物”,中光防雷董事长王德言和中国西部第一个“中国标准创新杰出十佳人物”,菲斯特科技副总裁吴庆福。

无论如何,标准化人才的建设迫在眉睫。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就为“标准联通一带一路 人才筑就标准未来”。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并期望千千万万个标准化工程师,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重要的标准支撑作用,并影响、带领新一批优秀人才,继续投身于我国标准化工作,使之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人才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人才云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