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适研究
2015-01-17代静亚
代静亚
摘 要:当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为此,需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思考对策:辅导员给予关爱;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校给予关心;形成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关键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09-02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疏离,在“毕业就是失业”等多方面的原因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女大学生也不例外,这是很显然的道理。那么,作为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而言,其心理压力又是怎么样,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我们认为,当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压力和就业压力,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如何化解这些心理压力,以便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一、当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表现
(一)学习压力
不可否认,来到西部地区高校读书的学生相对来说,在学习上要落后于东部地区高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相关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在大学读书期间,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例如有学生因为英语四级考试多次不过而感到苦恼和焦虑。有些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无心学习,学习总是拖全班后腿。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谈恋爱,没有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综合上述一些因素,于是一些女大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很大。
(二)生活压力
“教育即生活”,在大学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生活的过程。然而,生活需要金钱作为基础,正如某位大家所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的确,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大学生需要钱作为基础,去吃喝住行,以及去與同学交往,等等。但是,一些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由于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家庭不富裕的居多,因此,这些大学生父母所给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也自然不多。为此,她们往往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去到外面应聘,找兼职从而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但是,如此一来,一些女大学生感觉兼职又影响了其学习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学业成绩。比如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学费,晚上到外面去打工,以至于在白天的上课时间没有精力去搞好学习,考试不及格,挂科好几门。这样一来,既没有时间跟同学进行交往,也没有时间去更好地学习。于是,这些学生就产生了生活与学习之间的悖论,从而感觉生活压力很大。
(三)就业压力
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已经包分配,大学生自主择业,随着大学生毕业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工作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以至于形成较大的就业压力。在东部地区大学的毕业生如此,西部地区也是一样,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其就业压力更是巨大。”[1]那么,西部地区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其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害怕将来找不到工作,而常常感到就业焦虑。根据笔者对铜仁学院女生所做的调查,发现有62%的女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非常大,25%的女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一般大,5%的女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不大,8%的女大学生不知道。可见,当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四)人际关系压力
在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和手机成为大学生之间的最常见的交往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隔离和冷漠,不如以前那么热情和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手机打电话、QQ、微信、陌陌、微博等方式来进行。而大学校园里面的女生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采取这样的信息化交往方式,而那种促膝谈心、见面讨论和交流已经不多见了,甚至没有了。同时,由于女大学生之间个性的迥异,使得很多女大学生感觉“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没有网络”,出现即使坐在一起,都是通过手机来联系的怪现象。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也是如此,接受着信息化交往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基本上都是采取这样的交往方式进行交流,当然,还由于其他因素使得女大学生感到孤独,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和压力巨大。
二、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产生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经济原因所致。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其经济紧张,往往使得其感到心理压力巨大,从而影响到学习和心情,甚至于产生心理焦虑和心理压力。
2.学校对其关心不够。当前由于大学生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学校的相应措施还没有跟上步伐,往往使得学校无法给予一些女大学生关爱和关心,使得其感到大学不够关心她们,与大学产生隔阂和距离感,从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3.教师的思想教育和指导缺失。在今天,更多的教师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缺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是上完自己的课就走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在这样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女大学生感觉不到教师所带来的温暖,没有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于是,女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
4.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所致。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坦陈,“今年光是青年学生的就业人数就达到1 50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在强大和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就业和出路,深深感觉自己的所学不够用,感觉自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于是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二)内部原因
第一,缺乏對大学的正确认识和思考。西部地区女大学生与东部地区女大学生存在差异和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往往一些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缺少对大学的正确认识,认为高考过后,进入大学就轻松了、自由了,认为读完大学就能找到工作了,没有正确认识到大学是一个增长才干的地方,需要学生自己去努力和发展,不是教师教给你所有的知识和能力,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奋斗,需要自己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不能恰当地面对问题从而形成压力。第二,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一些女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和认同自己,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以至于在大学四年中浑浑噩噩地度过而不知所措。在大学学习期间因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正确计划自己的学习,不能规划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以至于当新形势与自己所预料的不一致时往往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压力巨大。总之,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与其自身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
三、西部地区女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一)辅导员给予关爱
大学辅导员作为女大学生来学校首先见到的教师,是其重要的“他者”。那么,大学辅导员在学生辅导工作中需要尽量做到能关心学生,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感到被关爱和关心,从而进一步减少自己的压力。第一,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第二,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关心,让女学生感觉到温暖。第三,在情感方面,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情感关系。总之,通过辅导员的工作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便减少心理压力。
(二)改善师生关系
高校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比较重要的关系,有些教师与学生关系沦落为“他—他”关系,有些异化为金钱关系,有些成为不恰当的关系,总之,在师生关系异化和变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在西部地区,教师需要用爱来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只有爱才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体验到生活世界的意蕴。”[3]
(三)学校给予关心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增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之处。那么,大学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加温馨的教室环境,提供更加漂亮和宁静的图书馆,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所在大学的美好。大学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吃、住、行的硬性环境,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和谐、静谧的、友善的、合作的学风和教风等软环境,让学生“如沐春风”,让女大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关心,来减少和化解女大学生心理压力。
(四)形成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主要是指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同时也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还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4]。那么,我们要化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就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如何让女大学生自己去化解心理压力,而提高和增加其心理资本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化解,要让其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积极情绪和情绪智力,形成更加丰厚的心理资本。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理压力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在大或小,适当的心理压力是有利的,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则是有害的,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心理压力。我们需要关注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关注其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适,从而促进女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升其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邓晓宇.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25-128.
[2]人社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EB/OL].(2015-
03-10)[2015-07-10].http://news.qq.com/a/20150310/0317
08.htm.
[3]王中华.师爱:班级管理的原动力[J].西藏教育,2008(2):34-35.
[4]王中华.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心理资本[J].课程教学研究,2014(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