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王”杨增新血溅鸿门宴
2015-01-17王羽潇
王羽潇
1928年7月7日,星期六,位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的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校园内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这天正举行该校首届毕业生典礼,新疆省政府高层军政官员和特邀嘉宾纷纷前来祝贺,与学校的师生们欢聚一堂。
中午时分,校园内猛然传出一阵枪响,一位60多岁的老人应声倒地,血溅华堂,他正是独霸新疆长达17年之久的“新疆王”杨增新。
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废督裁军,杨增新表示拥护,被委以新疆巡按使加将军衔,督理新疆军务。杨增新深受黄老哲学思想的影响,热衷于“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对中央政权采取的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主张。
为独霸新疆,杨增新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对从上面派来的人除特殊情况外,一概拒绝接纳。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曾指派孙道仁到新疆担任戒烟督办,却被杨增新婉言拒绝。随后,北京政府商议将聚集在山西平阳一带的大批游民迁往新疆,杨增新又借口移民开支太大、新疆饮用水不足等,拒不接纳。对于非官方团体或私人前往新疆,杨增新同样如临大敌,他在星星峡(位于新疆最东部)专门设卡稽查,没有经过他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境。
杨增新对于自己在新疆的统治颇为得意,自称:“变葱岭之荒垠,而为桃源之乐土也。”他还写下《题镇边楼》七绝四首,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救世主。平日里,杨增新吟诗作赋,谈经论道,如饱学老儒,实际上他骨子里却暗藏着诡诈与残暴。他有两句口头禅:一是“知其为害,则当于患之未发而先除之”;二是“圣人为天下除害,亦须下狠心辣手”。杨曾经对最亲密的朋友透露,十年间,他杀死过6700余人。
总之,杨增新的铁腕政策引发很多人的不满,为他的死埋下了祸根。1917年,黎元洪任总统,委派樊耀南到新疆做阿克苏(新中国成立后,阿克苏为迪化县十区三乡)道尹。正是此人设计结束了杨增新的性命。
樊耀南到任之前,杨增新已接到来自北京的密报,称樊耀南受北京政府委托出使新疆,意在探听虚实,寻机取杨而代之。因此杨对樊很有戒心,让他在新疆坐了很久的冷板凳,才召樊耀南来迪化做道尹。
杨增新一方面提防樊耀南,私下称“养了一只虎(樊)”;另一方面又以高官厚禄笼络樊耀南,不许他离开新疆。这是因为杨增新自信“塞上风云一肩挑”,认为“不过一介书生”的樊耀南本事再大,也逃不出他的手掌。
杨增新的障眼法没有骗过樊耀南,在新疆待得时间愈久,樊耀南愈增加了对杨增新的不满。樊耀南认为新疆“文化教育不发达”,是杨的愚昧政策造成的,他还指责杨“利用制造民族间的仇恨来巩固他个人的地盘”。随着两人之间矛盾的日益加深,樊耀南忍无可忍,逐渐坚定了推翻楊增新统治的决心。
但樊耀南深知杨本性诡诈多端,便改变策略,加倍小心地百般逢迎,暗中却加紧联络反杨力量。不久,就有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官吏、青年知识分子聚集到了樊耀南的周围,其中,担任俄文法政学校教务主任的张纯熙是其最得力的助手。
1928年4月5日,国民革命军在徐州誓师,开始“第二次北伐”。此次“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政府时期的老军阀之间为争夺北方统治权的混战。面对大好形势,樊耀南异常兴奋,决定抓住时机,加快“除杨行动”。于是,他与张纯熙等人密谋了一个绝佳的刺杀方案。
1928年7月7日上午,新疆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在校园内举行第一届毕业生典礼。作为新疆“最高学府”的首届毕业生典礼,可谓省内的一件大事,自然安排得十分隆重。杨增新与新疆各厅道军政要人、苏联领事等都应邀参加了典礼。
典礼之前,张纯熙受樊耀南的嘱托,专门负责迎接政府要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时机指挥杀手刺杨。
这天一大早,省府要员纷纷带领随从走进校门,却唯独不见杨增新露面,张纯熙不免有些焦急。忽然,门外一片嘈杂,只见杨增新带着私人卫队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校门。
张纯熙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急忙面带微笑地迎上前去恭敬地招待。随后,他一直站在杨增新的身边殷勤地侍候着,同时暗中注意观察杨的一举一动。
正午时分,毕业典礼圆满结束,樊耀南以学堂监督的身份,在学校教室设宴席招待各位官员及嘉宾。
酒席共摆了三桌,杨增新与新疆建设厅厅长阎毓善、旅长杜发荣等人居中而坐。樊耀南陪同苏联领事加乌尔夫妇坐在靠西边的一桌。杨增新的卫队人员则被安排在院外的一间屋里用餐。
宴席上,杨增新谈笑风生。他原定宴席结束后去陆军学校训话,便一边催着快上菜,一边与身旁的人高声猜起拳来。
上了几道菜,酒至数巡以后,张纯熙从门外走了进来。樊耀南向张纯熙大声问道:“酒菜都备齐了吗?”张纯熙回答:“备齐了!”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执行“刺杀行动”的暗语。
听到张纯熙的回答,樊耀南站起身向苏联领事举杯敬酒。就在两盏酒杯相碰的一瞬间,走到中间餐桌上菜的一名侍者,猛然甩掉手中的菜碟,迅速拔出手枪对准了毫无防备的杨增新。
杨增新被意外状况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随着一声枪响,杨增新胸部中弹,鲜血立即涌出。这枪并未致命,杨增新猛然意识到自己遇刺了,便声嘶力竭地叫道:“干什么?”同时以手撑桌,颤颤悠悠地试图站起来。不料,又有几个侍者打扮的人冲进屋里,一齐举枪向杨射击。杨增新连中数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素来喜欢在酒宴上杀人的杨增新,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栽在酒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