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内外困局
2015-01-17吴越
吴越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寒门子弟。但近几年有社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 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 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几年前对全国34 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調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三十多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在这片弥漫着尘土与工厂粉尘的土地上,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在逐渐陷入停顿。
想当年,我在山东某贫困县一中读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高考那年,我们班60 多个学生,不管如何拼命学习,还是只有5 个人进入本科线。整个县城,一年难得出一个北大清华的学生,若有一个考上了,那简直是全县的荣耀。
大学扩招的背景之下,我的同学绝大多数进入了全国各地的专科学校,毕业后,少部分升本科或考研,大部分进入社会,正是他们,构成了前些年普遍流行的“蚁族”群体。
而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我用了复读一年的代价,才考入的这所省属重点大学,竟然有不少同学完全不费力气。他们分为五花八门的各种情况,有“高考移民”,通过关系迁徙户口,以分数线几乎比我们低一百分的成绩考进来;有名目繁多的特长生,一个体格羸弱的学生竟然也是体育特长生;还有分数不够的三批本科,不少农村子弟家里咬牙一年多花一万块钱供他上学,也有不少所谓的富二代,昂贵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
然而,当我们回到故乡,见到自己的同学,却发现了一个吊诡的现象:混得最好的那一个,一般都早早辍学,初中毕业即开始打工。学习好的人中,几乎没有暴富的,所谓富有者,即使读了大学,也是学习较差者。
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轨迹,“书中自有黄金屋”,已不现实。读书致仕的道路已封闭,知识不再是前进的阶梯,读书者被社会抛弃,反而是那些不读书者能够在社会的夹缝中寻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进而绝地反击。
其实,新读书无用论是一种被迫的无奈,农村青年普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经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的家庭感到大山一样的沉重;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不能找到工作。
在三大难题面前,虽然也明白考大学还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最佳机会,但即使自己不愿放弃,整年劳作于田间,收入微薄,缺少社会福利和保障的父母也要逼其放弃,在这种无奈之下,这些贫困的农村家庭就只有在改变命运的机会面前选择投降。
而从寒门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的人,通常有见识不够、短视、心态问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他们的重要因素。家庭出身论成为一个决定因素,按照如今的考试制度,一个赤贫家庭无法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因为这个所谓的培养,是需要无数金钱和社会关系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