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腰麻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5-01-16张玉荣赵二林赵艳荣张卫
张玉荣 赵二林 赵艳荣 张卫
(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心医院,河北 涿州072750;2.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简阳641400)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具有起效快、肌松效果好等优点,且能够提供完善的感觉、运动阻滞[1],故在剖宫产麻醉中常被采用。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将其用于腰麻不仅可以增加腰麻阻滞时间,还可改善产妇腰麻的舒适度。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手术麻醉,剖宫产手术麻醉不仅要求充分镇痛和肌松,还需要充分确保产妇及胎儿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腰麻时,麻醉区域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可导致血压迅速下降,而血压下降的严重程度则与麻醉平面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显示,腰麻液的比重是决定局麻药扩散平面的主要因素[2],本资料中,我们将重比重、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分别用于100例剖宫产腰麻产妇,旨在比较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择期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10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4岁,身高160~171cm,体质量55~82kg,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胎儿体质量估计为2.5~4.0kg,且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A组(重比重)和B组(等比重),每组各50例,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孕期等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给其面罩吸氧,连接监护仪以连续监测产妇心电图(ECG)、无创血压及动脉血氧浓度(SPO2),开放外周静脉,持续以10~15mL/(kg·h)的速度输注乳酸钠林格液(250mL贵州科伦有限药业公司,批号:S080108)。嘱产妇左侧卧位,选择L2、L3间隙进行常规腰穿,穿刺成功后穿刺针斜面转向头侧,随后以0.1mL/s的速率注入腰麻液2.5mL。两组腰麻液的配药方案分别为:A组:1%盐酸罗哌卡因(Astra Zeneca,批号:LI1991)2mL+10%葡萄糖液(本院灭菌制剂室提供,批号2005032321)1mL,用药后嘱产妇平卧位,根据情况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B组:1%盐酸罗哌卡因2mL+脑脊液1mL,用药后嘱病人平卧位。如果出现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或者收缩压低于基础值25%)则静脉推注麻黄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71241-200404)6~12mg/次以维持血压稳定;如果出现心率<60次/min则静脉推注阿托品(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2101)0.2~0.3mg/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麻醉后产妇麻醉平面,以及麻醉前和麻醉后1min、5min、15min产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由专人对所记录的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层组t检验;用卡方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的比较。P>0.05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平面的比较 A组根据情况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麻醉平面在T6~7节段的产妇47例,在T5~6节段的产妇3例;B组麻醉平面达到T6~7的产妇48例,达到T5~6节段的产妇2例。两组产妇的麻醉平面均能满足剖宫产术的手术需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1min、5min、15min HR的变化比较见表1;SBP的变化比较见表2;DBP的变化比较见表3。A、B两组麻醉前HR、SBP和DBP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麻醉后1min、5min及15min时HR与麻醉前相比均呈现增高的趋势,并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P和DBP与麻醉前相比则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min、5min和15min时,A、B两组同时段 HR、SBP和DBP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产妇HR(次/min)变化比较(±s)
表1 三组产妇HR(次/min)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n 麻醉前 麻醉后1min 麻醉后5min 麻醉后15min A 50 74.2±8.6 88.3±8.6*# 97.5±6.3*# 95.5±6.7*#B 50 73.5±7.4 80.2±7.3* 85.7±8.4* 84.1±7.9*
表2 三组产妇SBP(mmHg)变化比较(±s)
表2 三组产妇SBP(mmHg)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n 麻醉前 麻醉后1min 麻醉后5min 麻醉后15min A 50 115.3±7.8 105.4±5.2*# 103.7±8.2*# 102.2±6.5*#B 50 119.7±5.5 114.5±7.4* 112.3±4.2* 110.1±5.4*
表3 三组产妇DBP(mmHg)变化比较(±s)
表3 三组产妇DBP(mmHg)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n 麻醉前 麻醉后1min 麻醉后5min 麻醉后15min A 50 78.1±5.9 70.2±4.4*# 66.3±5.1*# 65.8±6.4*#B 50 77.8±6.6 74.5±7.2* 70.9±4.4* 69.5±5.7*
3 讨 论
妊娠期妇女的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相应的器官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妊娠晚期,子宫用血量剧增,使回心血量减少;同时,巨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硬膜外腔,当子宫收缩时,代偿性前曲的腰椎会也使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变窄,容易引起脑脊液向头侧逆流,造成麻醉平面增高,从而加重腰麻引发的低血压反应[3]。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产妇时,要尽量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以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4]。相关研究发现,很好地控制麻醉平面可以降低腰麻引发低血压的发生率,而腰麻液的比重则是影响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扩散平面的主要因素[5]。
本组资料中,我们选择了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产妇采用重比重和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记录和比较用药后两组产妇的麻醉平面,以及麻醉前后HR、SBP和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麻醉平面均能满足手术需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组内比较中,重比重组和等比重组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基础值(麻醉前)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组间比较中,与重比重组相比,麻醉后1min、5min和15min时,等比重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都相对较小,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重比重和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重比重腰麻液来说,等比重液对HR、SBP和DBP的影响都较小[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重比重液受到病人体位的影响,局麻药的扩散速度较快,麻醉平面上升,超出手术麻醉需要的范围,引起较大范围麻醉区域的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幅度增大[7];而等比重液不受体位调节的影响,无上浮和下沉的特点[8],局麻药容易停留于L2、L3间隙,麻醉平面相对固定,麻醉范围相对较小,因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9]。当然,为了进一步预防剖宫产腰麻中出现血压和心率的剧烈变化,也可以在产妇进入手术室后为其快速输注平衡液和胶体以扩充血容量;也可以在麻醉手术中联合使用麻黄素和阿托品等辅助用药以维持血压和心率的平稳。
综上所述,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产妇是有效而可靠的,与重比重腰麻液相比,其同样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对麻醉平面的要求,而且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降低了麻醉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李刚,简道林,罗兴均.麻黄碱及甲氧明用于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84-686.
[2] 罗小会,廖琴,孙铭阳,等.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70-572.
[3] 耿志宇,王东信.剖宫产术患者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1(7):822-823.
[4] 冯洁华,李朝阳,辜雄军,等.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量效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8):699-701.
[5] 何鞠颖,闵龙秋,李守莉,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2):100-102.
[6] 陈朝辉,向太,高勤,等.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腰麻的半数有效剂量[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0(5):583-585.
[7] 包菊,曲元.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2,47(3):50-53.
[8] 崔志坚,王秀菊,张晓哲,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99-100.
[9] 黄绍强,王婷婷,李宁,等.三种不同局麻药腰麻最大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8):67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