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汽车职校: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

2015-01-16鲁周文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都校企汽车

·鲁周文

成都汽车职校: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

·鲁周文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成都东部的龙泉驿,依托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级汽车产业城和国际化生活品质城)。在这样一个拥有大批的新兴市民,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两化互动”的区域内,成都汽车职校奉行“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扛起职业学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升级,高标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成都东部龙泉驿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区域产业发展变化体现在人力资源上就是用人标准的变化。为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提出了构建与汽车产业和谐共振的专业学校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三个“真诚”的服务理念——“真诚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为企业需求服务、真诚为企业利益着想”。

优化专业设置。学校对原有专业进行评估,设立新专业。目前,学校已有六个专业对接服务汽车产业,(汽车制造与检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车与零配件营销、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汽车焊接技术)这些专业的开设全方位服务汽车产业各工种的需求,很好地契合了企业的真实需要。探索工学结合。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改革。与企业一道制定“工学交替”现代学分制规范文件,共同开展实践育人。(如:沃尔沃、一汽大众工学结合班等)。急企业所急,提升了人才对口率,降低了企业人资成本。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学校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属性,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深入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励志教育等,建立训练课程体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聘用培训成本,如一汽大众实习稳定率98%,沃尔沃实习稳定率97.1%。推进产教联盟。学校依托经开区汽车产业背景,2012年与航空职业学院等14所院校及众多企业成立成都经开区汽车产教联盟,在政府指导下,将行业、企业、学校深度融合,探索企业、中职、高职捆绑式共育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先后为经开区企业输送了6000余名优秀的复合型中等技术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学校在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及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指导与支持下,创建覆盖汽车产业链的中职汽车产教联盟,将在未来的校企融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出席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并讲话。

构建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

服务地方百姓,幸福万千家庭。带着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学校一直以“让每一个学生能生存、可发展、有特长、高品质”为使命,全方位服务学生学习和发展。

“中高融通”促进发展。学校与内江师范学院、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院校合作,通过小自考、成人高考、“3+2”“3+3”等形式为学生学历拔高提供路径。在校参加学历提升专科生有1000余人,本科生近100人。“校企合作”灵活多样。学校组建企业定向班实行“标兵生”,开展生产性实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如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组建定向合作班(84人),与长征宝马组建校企合作班,与沃尔沃等组建工学结合班。主动对应产业标准,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提高了毕业生的应岗能力和企业忠诚度。“中外合作”追求品质。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华盛顿湖理工学院等开展国际合作,组建国际班;引进德国课程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德诺浩校企合作班已正式开班,两个年级5个班,共152人参加德国课程学习及职业资格认证,让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拥有国际认证资格的产业工人充实到区域内的外资企业,及时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完善就业服务。学校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回访系统,吸纳再就业学生进行转岗培训,为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部分师生在汽车实训现场。

学校整合三年以来,呈现出“招生旺、质量高、出口畅”的大好景象,入读学生遍布全国182个区市县,打破了职业教育招生难,职教人在招生中“无尊严”的噩梦。三年来,师生参加国家级各类大赛,共获得20余项,在省赛、市赛中更是名列前茅,共获一等奖32个,第一名8个;在就业工作中,驻区几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大量录用该校学生,甚至学生还未毕业就早已预订一空。学生高品质的就业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美誉。

开放性推进社会教育,服务新型城市化建设

学校建立了继续教育部、培训部等机构,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结的机制,向社会延伸学校教育教学空间,开放性推进社会教育。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项目,三年来共培训1000多名企业在职员工。承接了失业、待业、转岗人员的职业培训,年均培训1000多人。让离开土地的农民真正转化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中的新市民。把职业指导、职业素质、职业礼仪等教育培训作为应对新市民再就业难的一大措施,促进了新市民的真正转型。 (责编:李妍婕)

链接

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其实质是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所追求的三个目标:个体——得到好的教育,民众——获得好的工作,社会——实现好的发展。(节选自《职业教育》)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学校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它非常准确地定位了职业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于2014年11月1日在成都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教育、社会、创新”。专家们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职业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在“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表示,未来,国家考试制度要把文化考试和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实行学历、资格双证书制度。

猜你喜欢

成都校企汽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汽车的“出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成都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