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动漫“大国意识”的建构及其德育内涵
2015-01-15丁有有
丁有有
摘要:
当代日本动漫中所蕴含的“大国意识”,是日本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相结合的产物,担负着日本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功能。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环境上的固有差异,日本动漫中的这种“大国意识”因此又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在对日本青少年实现德育教育的同时,也给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
关键词:日本动漫;大国意识;德育教育;意识形态;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J218.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1002606
纵观日本90多年的动漫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动漫始终都担负着对日本青少年进行德育和意识形态灌输的政治教育功能。虽然在其萌芽期(1919年—1945年)、探索期(1945年—1973年)、成熟期(1974年-1990年)和分化期(1990年至今)这四个阶段中,其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不尽相同,但日本动漫对“大国意识”的建构却从未停止过。
国内学者对于日本动漫的研究,普遍始于二战之后。一方面,二战之后日本动漫拥有充足的创作空间和出版自由;另一方面,如手冢治虫、山川惣治、永松健夫等漫画大师也出现在二战之后,普遍认为“日本动漫”实际是从手冢治虫先生开始的[1]。从有关“大国意识”的德育内涵建构的视角来看,日本动漫并非是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么简单,事实上它是以一种新旧浑然一体的形态进入了新时代。更确切地说,战前动漫的形态和内容被原样继承了下来,然后一边和新形式的动漫进行融合,一边以更为扩散的形式在战后大放光彩[2]1。所以,对日本动漫“大国意识”的探讨,还得从日本的战前动漫发展说起。
一、日本动漫在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大国”情结
在二战前,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动漫是1913年由田河水泡所创作的《黑流浪汉》,作品将一只流浪犬作了拟人化处理,讲述了一条流浪犬参加“猛犬团”,最终成为职业军犬的故事。这部作品从侧面反映出了某些军国主义思想,并迎合了当时日本军部动员青少年参军和宣传侵略战争思想的需要。《黑流浪汉》首次将现实中的军事话题融入到动漫中来,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社会中“建立满洲国”、“大东亚共荣圈”、“大日本帝国”等忠君爱国的口号与这部动漫中的热血剧情完全结合,为日本青少年民族自豪感以及大国意识的萌生做了铺垫。在《黑流浪汉》连载6年后的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日本军部对漫画出版物的文化管制因战争宣传的需要而逐步加强。随即,在1938年的10月,日本内务省以“净化”为名,制定了针对绘本、纸板剧、电影、音乐、儿童图书出版的《指示纲要》,旨在控制日本所有的宣传领域,推行“举国一致”、“尽忠报国”的战时教育体制,与此精神不相干的大量动漫和图书作品遭到禁售处分。随着军国主义化的加强,漫画界也被强制集中起来[3]统一管理,由于《黑流浪汉》中的剧情相比战时所需要的宣传程度来讲太过于“温馨”,所以,这部连载长达10年之久的漫画终于在1941年遭到了终止,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更为露骨的战时动漫。
进入战时阶段,在日本海军省的策动下,日本最早的长篇动画《桃太郎的海鸠》(赖尾光世,1943)开始上映,这部动漫由于其超高的制作水平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在当时日本的青少年观众群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表象上,影片虽然同样运用了颇具有儿童文化基调的动物拟人化手法,将日本的青少年替换为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在本质上,这部作品却是一部纯粹的宣扬军国主义、号召日本青年加入海军的宣传片。这部动漫讲述了“小动物”们为了捞起落水的军帽互帮互助、到东南亚国家宣传日本帝国主义思想和打败欺压当地人的美国殖民者的三个故事,在这部动漫中,日本的军事装备、战争精神、战术素养等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影片赤裸裸地再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光荣”过程,并对以“大力水手”和西洋人角色为代表的美国阵营进行了恶意诋毁,兵锋直指华盛顿。“桃太郎”的故事在此无疑成为了空壳,而对日本青少年宣传军国主义思想以及“大国意识”则成为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
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在此之前的日本动漫创作题材普遍都集中于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这一主题。迫于军事宣传的需要,国家对动漫的创作进行了过多干涉,一方面推动了日本动漫在战斗、爆炸、光影、声效等技术方面的进步,形成了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黑流浪汉》和《桃太郎的海鸠》等动漫的出现,也将“大国意识”融入动漫创作这一传统由此固定下来。
二、战记动漫热潮的开启与军国主义的复苏
说到日本动漫在战后对“大国意识”的延续,就不得不提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战记漫画热潮。日本的战记漫画热潮虽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此之前,坦克、军舰、飞机等塑料模型早已盛行于日本青少年群体中,再加上《Rifleman》、《手枪流浪汉》等美国西部剧在日本电视中播出,以及尚未消散的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日本青少年心中一直存在着对军事武器的热情。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的两份周刊杂志“华丽”地介绍了大和战舰、零式战斗机等“二战”时期的日本武器,战记漫画也迅速扩散到了儿童杂志上,如《零战隼人》、《白虎坦克队》、《啊,特别攻击队》、《紫电改之鹰》、《红色零战》、《晓战斗队》等战记漫画充斥了各种儿童杂志[2]57。在1962年-1963年这一阶段中,关于日本“二战”军事武器的赞颂是当时儿童动漫杂志的核心,这些动漫以宣传日本战争武器的功能、特点和优越性为主要内容,从单纯的军事知识介绍逐渐演变成一种“战争肯定论”,军国主义式的“大国”情结再次复苏了。
日本战记漫画出现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动漫作者普遍是曾经受过战时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那一代人,所以在战后初期的创作中,作者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其作品中植入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大国意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似乎还认为这样的内容有利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日本动漫战后生产具有较强的逐利性,大量的战记玩具销售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也使他们更加坚定地将这种战记漫画创作下去。正是在这样的联动性中,日本动漫中的“大国意识”逐步加强了,战时军国主义思想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以至于在后来的日本动漫作品中,我们总能捕捉到军国主义阴魂不散般的“鬼影”。endprint
军事至上、谋求霸权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突出特征[4]。而在当代的日本动漫中,故事中的“国家”,往往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军事战争机器,而这个“国家”无疑就是日本的象征。无论是在以战争为题材的《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英雄传说》、《太阳启示录》或是非战争题材的《十二国记》、《钢之炼金术师》、《北斗神拳》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国”和“军人”的影子。而这些所谓“大国”和“军人”设定,无非都延续了战前阶段以来,日本动漫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融入“大国意识”的创作传统,这不仅对一代又一代的日本青少年,甚至对我国青少年观众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科技立国”战略下的科幻动漫热潮
无论是早期,还是近期的日本动漫,我们都不难从中发现其鲜明的科技文化特征,从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日本动漫对科技未来前景的深层思考。很多动漫虽然讲述的就是当下的事情,但会把背景设置放在过去或者未来,进而把古代或当下的生活方式用一种新旧兼容的方式与未来新科技的发展和谐起来,成为塑造日本“科技大国”形象的重要表现方式。在日本动漫对科幻题材如此钟爱的背后,实则有着强劲的国家意志作为支撑,那就是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科技立国”战略是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性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采取的是赶超先进国家的传统战略模式,但又根据国际形势和本国情况进行了改革,狠抓带头工业的复苏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一时期,日本对能源、工业、科技的渴望也直观地体现在了动漫作品中。比如,在当时风靡全球的《铁壁阿童木》中,主人公阿童木的名字就是源于英语的“atom”,即原子能的意思,其中文译名是《铁臂阿童木》是“义译+音译”。显然,从字面来讲,阿童木动力来自于核能,而我国台湾的译名为《原子小金刚》更是一语中的,暗示出了日本人想拥有核武器的迫切愿望。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整体处于更快节奏的科学技术革命之中,日本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技术较量,也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正式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思想。同时,这一思想也直接体现在了当时的日本动漫中。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动漫中科幻题材的作品数量较20世纪70年代之前有较大幅度增加,瞬时成为了动漫创作的主流。如《超级机器人大战OG》、《魂连》、《异度传说》、《超重神》系列、《高达SEED》系列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品的动漫,在构思上有着相当浓厚的科幻色彩,“飞碟、枪战、蓝色头发的性感外星人不知吸引了多少人”[5]。在《铁壁阿童木》诞生40周年的2003年,日本还发行了“科学技术与动画”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并引起热购。可见“科技立国”的战略思想早已通过科幻动漫的传播深入到了每个日本人的心中。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负面的公害事件,如濑户内海污染、田子浦污染、光化学烟雾等,随之各种“反公害”、“反核”、“反科学”的社会运动也盛行起来。但我们在《幽灵公主》、《风之谷》、《银河铁道999》等对科技文化反思主题的动漫中,却不难看出此类具有环保思想的动漫,还是建立在基于“科技立国”理念之上而阐发出的进一步思考。也就是说,日本动漫在批评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肯定了“科技立国”思想中的正面意义,而他们只是在寻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和谐相处的新方法。对于科幻动漫中“科技大国”的意识形态,却始终是日本动漫钟爱的内容构架,进而在这种意识形态中衍生出的“机器人爱欲”在后世也成为了日本科幻动漫最显著的标志。
四、“文化立国”战略下日本动漫对“他文化”的驾驭
针对“为什么日本动漫里的角色看起来都像西方人?”这一问题,很多国内学者做出的解答普遍集中于以下两点:首先,在产业方面,日本动漫为了打开欧美市场,所以对动漫人物和故事剧情做了一系列的跨文化融合,最后使日本动漫具有了“同质化”的倾向。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明治时代起,在面对西方国家时,日本就有着自卑和劣等感,在加上之后战败的阴影和GHQ(1)长期占领下所形成的白种人优势论,因此日本动漫的“西方化”发展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这两方面的因素固然不容忽视,但日本动漫真的崇洋吗?其实自20世纪末开始,日本动漫从崇洋就开始进入对“西方化”进行内化的试炼,并将这一现象逐渐演变为日本动漫对“他文化”的驾驭。
从这一现象的开端来看,日本动漫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形成了改编西洋故事的传统。1972年,少女动漫《凡尔赛宫的玫瑰》上映,这部动漫的蓝本完全取自于西方,并在当时成为畅销作品。不久之后,脍炙人口的动漫《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制作完成,这部动漫效仿了《凡尔赛宫的玫瑰》这一案例的成功模式,改编自Johanna Spyri19世纪的小说《海滴》(Heidi),导演宫崎骏还特地为了这部动漫飞往瑞士去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成功地输出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不同文化体共同的记忆。至此,日本动漫已进入了“西方化”的热潮。但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工业和经济走向衰退,在几次经济危机的打击后,日本政府顺势提出了和“经济立国”同等高度的国家战略——“文化立国”。在1995年7月,日本政府明确提出:“日本将在21世纪实施名为‘文化立国的新发展战略。”从那个时候开始,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开始为“文化立国”的顺利实施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经过长达10年的准备,2006年11月,当时的安倍晋三内阁召集国内的企业界和学界人士,组织了“亚洲前景战略会议”委员会。委员会在经过9次全体会议和几场专题研讨会后,于2007年5月通过了《日本文化产业战略》。从此,日本正式宣告终结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立国”国策,进入了“文化立国”的新战略阶段[6]。在这一阶段中,日本动漫也正式从崇洋进入到对“西方化”内化的试炼过程。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当代的日本动漫创作会始终延续“西方人的形象”以及“西方人的故事”的传统了。这一传统,一方面能把东方一成不变的元素置于西方人物和西方的经典故事之上;另一方面,可以成功地把日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到新时代中并继续发扬光大。因此,日本动漫的“西方化”其实有着其背后深层的发展脉络,而不只是简单地“崇洋”。endprint
五、“失去的十年”与日本动漫人物的集体“破茧”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历史上最漫长的经济萧条期,人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随着日本股市和地价的相继崩盘,日本各个行业一损俱损,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公司裁员增加。面对日本政府在经济危机问题上的无作为,担心被裁员的人们开始了“防卫性储蓄”,对热爱的动漫也不买账了。然而,就在“失去的十年”的最低谷时期——1995年,俺也秀明创作的成名作《新世纪福音战士》上映,这部作品奇迹般地卷走了日本民众200亿日元的利润,这一数字直到今天还在上涨,由此创造了一个日本动漫界神话,进而演变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俺也秀明成为“日本最会赚钱的人”,并在萧条期再次激发出无数日本青年的“大国意识”呢?
当我们观看《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作品时,不难发现几个显著的特征:整部作品充满了压抑的气息,城市毁灭殆尽,人们胆小如鼠,生怕突然有一天就死于非难之中,而这也恰好与现实社会中的萧条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动漫主人公普遍集中于14岁,并且每个人都在心灵的“坚冰”下承受着各自的心灵伤痛。这也就是说,在种种的社会灾难面前,父亲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开始消退,而在这种“无父社会”中,青少年们也普遍无奈地将“青春的边界”拉近到了14岁,这一年龄也成为了令人坐立不安陷入困局的岁月;动漫中的每个角色都在荒谬的岁月中寻找着“自我”,以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情节也恰好符合了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民众的普遍心理状态。所以,在日本民众看到这部动漫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与动漫角色中每一个受伤的心灵一一对应,产生共鸣。所以,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动漫也使以往“大国意识”的表现形式从单纯的情节表述和背景铺垫,转移到了主人公心灵的重塑上。而这也成为了《新世纪福音战士》能在日本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激励起每个人的大国情怀,进而对青少年实现德育教育作用的重要原因。
当日本经济从“失去的十年”走出并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时,《新世纪福音战士》又先后推出了3部剧场版作品,动漫角色之间主动去打破彼此心灵隔阂的桥段大量增加,几位主角阴郁内向的性格也开始明显有了扭转。比如,当年凌波丽的冷若冰霜的态度,明日香“刺猬”般的敏感心灵,以及葛城美里和赤木律子的人格分裂般的性格都是电视版《新世纪福音战士》的重要卖点,而在之后的剧场版中,这些角色完成了一次“破茧”式的性格蜕变,他们开始变得积极、主动、温暖、阳光,并且有着强烈的存在意识以及行动的目的性。新剧场版的动漫将以往情节牵动人物的被动节奏,大胆地转为了人物牵动剧情的主动性编排。然而,俺也秀明的创作团队之所以将曾经建构的成功设定重新推倒,并非为反而反的易更,而是配合时代变化进程下经过深思熟虑的精明决定[7]。这是由于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就进入了一种“无父社会”的状态,经济上的高速起飞是以家庭崩溃作为代价支持,而父亲假借工作之名而逃避承担父亲责任的借口,也成为了一个最明显的等价交换条件。所以电视版《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真治和父亲的关系一语道破了日本当时家庭崩溃的核心变化,从而也进一步切入了日本新一代青年的“孤岛化”心态以及紧扣网络时代的宅化趋势[8]217。而在进入21世纪后,日本学者吉冈忍在2003年发表了一篇评论,成为了当时日本主流媒体对日本新一代青年公认的定义。吉冈忍指出,在经济泡沫爆破后,涌现出的新一代日本青年,喜欢把个人的重要性凌驾于一切之上,弥漫着一股专业精英的心态。这一代年轻人的心态特征——既看不起身边的无聊群体,但又渴望被他们所理解和承认,简言之,其实就是将以往日本年轻人的孤独心结转换成为一种“外向型”方式来表达而已。
所以,从“大国意识”的层面上来说,电视版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并没有在经济危机时期放弃对这一传统的延续,而是将“大国意识”的塑造重心转为了青少年自我存在价值、民族自信心、独立顽强之性格的培育上,而剧场版《新世纪福音战士》中人物的“破茧”,则亦是如此,只不过是顺应了新时期青少年观众群体心理的演变而做出了变更。也就是说,日本青年想要激发出对人生的热情以及爱国意识,那么就必须先要突破在此之前自我封闭的“茧结”。
六、补充及总结
在日本,动漫是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在娱乐功能与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教育功能,尤其是承担着对未成年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美感教育的重大责任[8]225。从根源上讲,二战后的日本在德育教育方面受美国的影响,推行全面主义,即不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而采用间接的德育方法。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其缺少甚至没有意识形态或思想政治方面的灌输。但是,我们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却发现了灌输的痕迹[9]。
比如,《再见萤火虫》、《可曾记得爱》、《银河英雄传说》等几部基调冷峻沉郁的战争题材动漫,融入了大量关于反对战争和期望和平的反战思想;《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美代璃之森》等以环保为主题的动漫,则深刻地反思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机械女神R》、《VR战士》、《钢铁神兵》等几部以“机甲”(2)作为主要元素的科技动漫,更是将日本现实社会中的“科技立国”战略思想演绎得精彩而生动。除此之外,在其他如体育类、校园类、悬疑侦探类、甚至搞笑类题材的动漫中,也都被融入了不同方面的德育教育内容。总体来讲,萌芽期里的动漫主要功能是对青少年宣扬军国主义、鼓吹日本发动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探索期里的动漫则大多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和质疑等态度。当日本动漫进入发展的成熟期后,由于制作技术和题材上的扩展,以及大量成人观众的加入,使日本动漫的故事内涵呈现出多元化解读的趋势,动漫的德育教育功能也开始在这种不断的分化中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日本动漫总会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并因此而屡屡触及法律、道德的底线,动漫中的积极内容也在随着动漫产业商业化的深入而不断缩减着,但日本动漫的德育教育传统却是始终存在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endprint
所以,回看日本动漫漫长的发展历程,可知日本社会、日本动漫和日本青少年三者之间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互补的关系中。青少年观众的需求决定了动漫的存在,相应的,动漫也开发、培育了青少年的需求并且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些条件[10]。而真正好的日本动漫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使观众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能让人得到心灵上的升华。也就是说,能在保持作品质量的基础上,具有对人性和社会认知刻画的作品才能真的赢得市场,被人们称道。战后的日本动漫,正是因为德育教育传统的影响而普遍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使青少年能从动漫中感悟到知识趣味体验、人生“道义”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最终赢得了市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来看,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核心,反映着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日本动漫中所体现出的“大国意识”,正是日本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以及社会化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环境上的固有差异,这种“大国意识”的德育内容,又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在对日本青少年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造成深刻的影响。而我国很多地方电视台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了大量的日本动漫,而这其中具有“大国意识”的动漫不在少数。所以,在这一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点是尤其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
注释:
(1)General Headquarters的缩写,指以美国人麦克阿瑟为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
(2)即相对机动装甲,大型双足或多足战争机器人。经常出现在科幻和游戏中
参考文献:
[1]刘洋.中国与日本动画与漫画产业的比较与思考[J].齐鲁艺苑,2003,(3):21-23.
[2][日]竹内长武.战后漫画50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吴新兰.存在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2.
[4]蒋立峰.论军国主义的来龙去脉[N].北京日报,2005-08-09.
[5]Shinobu Price.“Cartoons from Another Planet:Japanese Anim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American&Comparative Cultures,Spring/Summer 2001,Vol.24 Issue1/2:153-169,17.
[6]“文化立国”成为日本新国策[EB/OL].(2012-03-26)[2014-11-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7928201011m9e.html.
[7]汤祯兆.日本进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17.
[8]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
[9]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陈立思,李宗浩.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