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地理集聚动因及提升对策
2015-01-15姜冰王亚坤
姜冰+王亚坤
摘要:毛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系统分析我国毛纺织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剖析毛纺织行业地理集聚的动因,并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等为着力点,提出加快中国毛纺织行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理集聚;动因;毛纺织;加工企业;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452-03
目前,我国毛纺织加工业在整个纺织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34%,年均增速达14.61%。从毛纺织加工产业自身发展来看,2002—2011年,规模以上毛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毛纺织和整染精加工、毛制品制造、毛针织和编织品制造3项分产值的发展态势与总产值发展趋势一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55%、25.29%和17.27%;从毛绒制品的销售情况来看,毛纺织加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产值发展态势一致,2011年毛纺织加工业的产销率为97.89%,我国毛纺织行业产销衔接基本平衡。毛纺织行业在纺织行业和国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1.1企业规模情况
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多而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0年间,毛纺织加工企业数量一路攀升,由2568户增加至4027户,年均增长6.6%,2011年企业数量出现大幅度回落,降至2468户,低于2003年100户。从分项数量来看,毛针织和编织制造企业数量与毛纺织和整染精加工企业数量远高于毛制品制造企业数量,前者企业数量略高于后者,但是到2011年,毛针织和编织制造企业数量与毛纺织和整染精加工企业数量基本持平,所占比重分别为49.59%和44.04%。目前,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资产额年均增长速度为8%。
1.2企业运营情况
根据2003—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数据看企业运营情况(图1),发现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的亏损面呈现小幅波动,且毛纺织和整染精加工企业、毛制品制造企业、毛针织和编织品制造企业的亏损面波动保持一致,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良好;2006年,3类企业亏损面降至第1个波谷,亏损面分别为15.93%、10.66%和14.52%,后不断攀升,2008年亏损面达到波峰,分别为21.77%、17.35%和21.74%,随后,3类企业亏损面再次下降,2011年降至最低点,分别为9.29%、8.28%和8.01%。除2008年外,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利润持续上涨,年均增速20%,毛纺织和整染精加工企业、毛制品制造企业、毛针织和编织品制造企业的利润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35%和21%。
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在近10年行业和企业发展中,2008年和2009年是中国毛纺织加工业变化波动较大的2年,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毛纺织加工业在经历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后于2008年出现利润额和2009年工业总产值、资产额的下降。在其后2年内,由于全行业企业通过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等方式努力消化各项不利因素,加之国家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动了整个毛纺织加工业的恢复性发展,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和结构升级,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工业总产值、利润额快速增加,企业亏损面大幅下降。在3类企业增速发展的进程中,比重相对较小的毛制品制造企业发展最为迅速,中国毛纺织加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1.3企业集聚情况
目前,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的集聚体现为以龙头企业集聚和以中小企业集群为主2种方式。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公布的毛纺织加工企业销售收入50强企业主要集聚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内蒙古和山东6地,企业集聚呈现以东部沿海为主,逐渐向中西部资源禀赋区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态势。依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数据整理显示,在2012年中国毛纺织行业竞争力10强的企业中,山东由2005年的1家增至2012年的4家,中部地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借助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构建了一批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的毛纺织产业集群,截至2013年12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共同命名的毛纺织产业集群达到了16个,主要集聚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陕西、宁夏和新疆,涵盖了绒毛加工、纱线、毛针织服装和人造毛皮等产品门类[1]。因此,在2种集聚方式下的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集聚呈现向大企业集中、向沿海地区集中、向产业集群集中和向内陆中西部集中的格局。
2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地理集聚动因
2.1原毛供应
运用羊绒毛产量和周边省份绒毛产量2个指标来阐述地区资源禀赋对加工业集聚的影响。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羊绒毛主产区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华北的河北和内蒙古,羊绒毛产量分别为3.22万t和12.68万t,西北的甘肃和新疆,羊绒毛产量分别为3.12万t和9.13万t,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羊绒毛产量分别为3.11万t和2.43万t,青海、辽宁、河南和山东羊绒毛产量均在1万t以上,这些羊绒毛主产区原毛绒供应能力相对较强,根据原料溢出效应原理,羊绒毛主产区周边地区,如西藏、四川、宁夏、陕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苏、北京和天津等地的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原毛绒供应能力。当前,内蒙古、山东、河北、宁夏正逐渐成为吸引企业投资于羊绒毛加工行业的优势区域。
2.2运输及劳动力成本
交通便利可使地理上相距较远的区域变得相对接近,进而缩短运输时间,节省运输成本,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当前,中国陆路运输效率较高的地区是华北的天津、北京、河北、山西,货物周转量分别为660.1、609.1、484.8、195.4t/km2,华东的山东、安徽、上海,货物周转量分别为525.1、509.3、369.4t/km2,以及河南、辽宁、宁夏,其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91.1、261.7、179.6t/km2。这些地区交通通达性较高,可以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山东、河北、宁夏和上海已成为毛纺织加工产业集聚的主要区域。
随着国内外劳动力成本上涨日益突出,企业往往会集聚在劳动力成本低廉或涨幅较慢的区域。通过对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分析可知,2011年,上海、北京和天津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4万元,新疆、江苏、重庆、辽宁、安徽、内蒙古和江苏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3.5万~4万元之间,以上10个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河北、山东、黑龙江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在3.1万元左右,这3个也是羊绒毛主产区。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羊绒毛主产区的平均工资涨幅超过20%,从长期而言,会影响毛纺织加工业的集聚,而山东和广东的平均工资涨幅则较慢,为15%左右,特别是山东的劳动力成本具备了平均工资较低和平均工资涨幅较慢的特点,加之山东地区运输效率较高和羊绒毛主产区优势,适合毛纺织加工业的发展,也因此集聚了一些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2.3人均消费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目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现金消费支出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10倍和6.7倍,毛纺织、毛针织和毛制品的内销比重逐年增加,3类产品的内销比重分别超过85%、60%和65%[2]。笔者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区域经济水平的指标。由表1可见,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9名省份完全一致,以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第10位;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前的省份对衣着的需求也较为旺盛,除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现金支出较高外,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对衣着的需求量也较大,内蒙古成为全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最高的地区。目前,在13个调查的地区中,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和重庆外,其他8个省市是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主要集聚的区域。
2.4政策扶持
2008—2011年,我国政府分别制定并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和《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2项规划均提出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部产业升级、中部承接产业发展和西部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3]。此外,规划要求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等向纺织企业适当倾斜,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环保、检测、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纺织企业集群化发展[4]。2012年,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原文件的基础上,将纺织服装作为中部重点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5]。2013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修订)中提及的中西部22个地区中,有15个地区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涉及到羊绒毛加工领域。
中国毛纺织加工业的区域集聚“稳东向西”的态势与政府政策导向保持较高的一致性[6]。
通过对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引致性因子分析可知,毛纺织加工业的东部集聚受区域经济水平和区域转移成本的影响程度较大,“产业西进”集聚主要受区域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程度较大。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形成是由区域资源禀赋、区域转移成本、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3提升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实现辐射联动效应
在龙头企业集聚区,尽快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和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带动能力强的羊绒毛加工龙头企业。首先,提高现有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品牌运作和营销环节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转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其次,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群,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在各集聚区域内形成若干个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再次,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加强与各区域外或境外骨干龙头企业的合作,突出对骨干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新格局。
3.2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首先,构建毛纺织加工业区域集群文化,包含集群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及集群各行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强烈的市场意识、自主创业和创新精神、分工协作等集群精神文化,包含政府对集群所制定与实施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等,也包含集群内部自发形成的惯例及各种组织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集群制度文化,包含集群整体形象、集群整体对外的区域品牌、最终产品质量、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及集群企业的广告宣传等集群物质文化,稳固集群内企业间的非契约关系,消除企业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强集群间凝聚力;其次,集群内企业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加强进行分工与协作,各自相互独立地开发能够提供互补功能的技术或服务,使各种企业建立在互补能力集成的基础上,从而使集群成为高度柔性的敏捷制造体系[7]。
3.3完善产业集聚区域内公共服务平台,保障集聚区域可持续发展
首先,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加强银企对接,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瓶颈矛盾,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8];再次,以集聚区域主导产业为依托,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并根据日趋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规范化服务,打造具有规模性、影响力的网络销售平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渠道。此外,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指挥功能,依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加快毛纺织加工业集聚区域综合性行业协会的构建,开展面向企业的有关咨询和服务,在各集聚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毛纺织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包括市场分析、融投指导、技术支持、市场检验测试服务、产品推广销售和物流配送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凤涛.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5-70.
[2]肖海峰.中国绒毛用羊产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5-333.
[3]国务院办公厅.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R/OL].北京,2009[2009-04-24].http://www.gov.cn/zwgk/2009-04/24/content_1294877.htm.
[4]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OL].北京,2012[2012-01-2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20/content_24456823.htm.
[5]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R/OL].北京,2006[2012-08-27].http://www.pingyi.gov.cn/tabid/12825/InfoID/94159/frtid/12824/Default.aspx.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R/OL].北京,2013[2013-09-23].http://as.gzcom.gov.cn/dp-00000000000000011051.xhtml.
[7]荣海军,刘巨钦.企业集群的风险成因及其规避[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3-35.
[8]黄文伟.我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2006:57-60.
随着国内外劳动力成本上涨日益突出,企业往往会集聚在劳动力成本低廉或涨幅较慢的区域。通过对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分析可知,2011年,上海、北京和天津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4万元,新疆、江苏、重庆、辽宁、安徽、内蒙古和江苏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3.5万~4万元之间,以上10个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河北、山东、黑龙江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在3.1万元左右,这3个也是羊绒毛主产区。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羊绒毛主产区的平均工资涨幅超过20%,从长期而言,会影响毛纺织加工业的集聚,而山东和广东的平均工资涨幅则较慢,为15%左右,特别是山东的劳动力成本具备了平均工资较低和平均工资涨幅较慢的特点,加之山东地区运输效率较高和羊绒毛主产区优势,适合毛纺织加工业的发展,也因此集聚了一些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2.3人均消费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目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现金消费支出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10倍和6.7倍,毛纺织、毛针织和毛制品的内销比重逐年增加,3类产品的内销比重分别超过85%、60%和65%[2]。笔者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区域经济水平的指标。由表1可见,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9名省份完全一致,以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第10位;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前的省份对衣着的需求也较为旺盛,除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现金支出较高外,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对衣着的需求量也较大,内蒙古成为全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最高的地区。目前,在13个调查的地区中,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和重庆外,其他8个省市是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主要集聚的区域。
2.4政策扶持
2008—2011年,我国政府分别制定并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和《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2项规划均提出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部产业升级、中部承接产业发展和西部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3]。此外,规划要求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等向纺织企业适当倾斜,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环保、检测、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纺织企业集群化发展[4]。2012年,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原文件的基础上,将纺织服装作为中部重点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5]。2013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修订)中提及的中西部22个地区中,有15个地区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涉及到羊绒毛加工领域。
中国毛纺织加工业的区域集聚“稳东向西”的态势与政府政策导向保持较高的一致性[6]。
通过对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引致性因子分析可知,毛纺织加工业的东部集聚受区域经济水平和区域转移成本的影响程度较大,“产业西进”集聚主要受区域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程度较大。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形成是由区域资源禀赋、区域转移成本、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3提升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实现辐射联动效应
在龙头企业集聚区,尽快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和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带动能力强的羊绒毛加工龙头企业。首先,提高现有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品牌运作和营销环节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转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其次,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群,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在各集聚区域内形成若干个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再次,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加强与各区域外或境外骨干龙头企业的合作,突出对骨干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新格局。
3.2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首先,构建毛纺织加工业区域集群文化,包含集群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及集群各行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强烈的市场意识、自主创业和创新精神、分工协作等集群精神文化,包含政府对集群所制定与实施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等,也包含集群内部自发形成的惯例及各种组织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集群制度文化,包含集群整体形象、集群整体对外的区域品牌、最终产品质量、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及集群企业的广告宣传等集群物质文化,稳固集群内企业间的非契约关系,消除企业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强集群间凝聚力;其次,集群内企业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加强进行分工与协作,各自相互独立地开发能够提供互补功能的技术或服务,使各种企业建立在互补能力集成的基础上,从而使集群成为高度柔性的敏捷制造体系[7]。
3.3完善产业集聚区域内公共服务平台,保障集聚区域可持续发展
首先,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加强银企对接,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瓶颈矛盾,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8];再次,以集聚区域主导产业为依托,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并根据日趋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规范化服务,打造具有规模性、影响力的网络销售平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渠道。此外,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指挥功能,依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加快毛纺织加工业集聚区域综合性行业协会的构建,开展面向企业的有关咨询和服务,在各集聚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毛纺织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包括市场分析、融投指导、技术支持、市场检验测试服务、产品推广销售和物流配送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凤涛.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5-70.
[2]肖海峰.中国绒毛用羊产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5-333.
[3]国务院办公厅.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R/OL].北京,2009[2009-04-24].http://www.gov.cn/zwgk/2009-04/24/content_1294877.htm.
[4]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OL].北京,2012[2012-01-2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20/content_24456823.htm.
[5]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R/OL].北京,2006[2012-08-27].http://www.pingyi.gov.cn/tabid/12825/InfoID/94159/frtid/12824/Default.aspx.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R/OL].北京,2013[2013-09-23].http://as.gzcom.gov.cn/dp-00000000000000011051.xhtml.
[7]荣海军,刘巨钦.企业集群的风险成因及其规避[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3-35.
[8]黄文伟.我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2006:57-60.
随着国内外劳动力成本上涨日益突出,企业往往会集聚在劳动力成本低廉或涨幅较慢的区域。通过对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分析可知,2011年,上海、北京和天津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4万元,新疆、江苏、重庆、辽宁、安徽、内蒙古和江苏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3.5万~4万元之间,以上10个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河北、山东、黑龙江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在3.1万元左右,这3个也是羊绒毛主产区。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羊绒毛主产区的平均工资涨幅超过20%,从长期而言,会影响毛纺织加工业的集聚,而山东和广东的平均工资涨幅则较慢,为15%左右,特别是山东的劳动力成本具备了平均工资较低和平均工资涨幅较慢的特点,加之山东地区运输效率较高和羊绒毛主产区优势,适合毛纺织加工业的发展,也因此集聚了一些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2.3人均消费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目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现金消费支出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10倍和6.7倍,毛纺织、毛针织和毛制品的内销比重逐年增加,3类产品的内销比重分别超过85%、60%和65%[2]。笔者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区域经济水平的指标。由表1可见,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9名省份完全一致,以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第10位;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前的省份对衣着的需求也较为旺盛,除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现金支出较高外,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对衣着的需求量也较大,内蒙古成为全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最高的地区。目前,在13个调查的地区中,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和重庆外,其他8个省市是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主要集聚的区域。
2.4政策扶持
2008—2011年,我国政府分别制定并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和《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2项规划均提出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部产业升级、中部承接产业发展和西部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3]。此外,规划要求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等向纺织企业适当倾斜,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环保、检测、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纺织企业集群化发展[4]。2012年,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原文件的基础上,将纺织服装作为中部重点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5]。2013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修订)中提及的中西部22个地区中,有15个地区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涉及到羊绒毛加工领域。
中国毛纺织加工业的区域集聚“稳东向西”的态势与政府政策导向保持较高的一致性[6]。
通过对中国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引致性因子分析可知,毛纺织加工业的东部集聚受区域经济水平和区域转移成本的影响程度较大,“产业西进”集聚主要受区域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程度较大。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形成是由区域资源禀赋、区域转移成本、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3提升中国毛纺织加工企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实现辐射联动效应
在龙头企业集聚区,尽快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和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带动能力强的羊绒毛加工龙头企业。首先,提高现有毛纺织加工业龙头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品牌运作和营销环节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转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其次,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群,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在各集聚区域内形成若干个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再次,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加强与各区域外或境外骨干龙头企业的合作,突出对骨干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毛纺织加工业集聚的新格局。
3.2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首先,构建毛纺织加工业区域集群文化,包含集群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及集群各行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强烈的市场意识、自主创业和创新精神、分工协作等集群精神文化,包含政府对集群所制定与实施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等,也包含集群内部自发形成的惯例及各种组织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集群制度文化,包含集群整体形象、集群整体对外的区域品牌、最终产品质量、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及集群企业的广告宣传等集群物质文化,稳固集群内企业间的非契约关系,消除企业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强集群间凝聚力;其次,集群内企业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加强进行分工与协作,各自相互独立地开发能够提供互补功能的技术或服务,使各种企业建立在互补能力集成的基础上,从而使集群成为高度柔性的敏捷制造体系[7]。
3.3完善产业集聚区域内公共服务平台,保障集聚区域可持续发展
首先,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加强银企对接,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瓶颈矛盾,为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8];再次,以集聚区域主导产业为依托,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并根据日趋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规范化服务,打造具有规模性、影响力的网络销售平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渠道。此外,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指挥功能,依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加快毛纺织加工业集聚区域综合性行业协会的构建,开展面向企业的有关咨询和服务,在各集聚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毛纺织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包括市场分析、融投指导、技术支持、市场检验测试服务、产品推广销售和物流配送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凤涛.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5-70.
[2]肖海峰.中国绒毛用羊产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5-333.
[3]国务院办公厅.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R/OL].北京,2009[2009-04-24].http://www.gov.cn/zwgk/2009-04/24/content_1294877.htm.
[4]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OL].北京,2012[2012-01-2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20/content_24456823.htm.
[5]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R/OL].北京,2006[2012-08-27].http://www.pingyi.gov.cn/tabid/12825/InfoID/94159/frtid/12824/Default.aspx.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R/OL].北京,2013[2013-09-23].http://as.gzcom.gov.cn/dp-00000000000000011051.xhtml.
[7]荣海军,刘巨钦.企业集群的风险成因及其规避[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3-35.
[8]黄文伟.我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200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