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2015-01-15石宏伟黄雪莲
石宏伟+黄雪莲
摘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特征、教育、生活、就业现状,分析了教育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技能及社会地位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445-04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新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社会生产建设中,逐渐取代上一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大规模进城务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群体也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更替,许多学者如王春光、徐建玲、刘传江等都通过年龄来划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普遍认为1980年之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但在城市(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为“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身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阐释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国新办2010年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即“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这批人[2]。
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并生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一代群体,虽然他们是传统农民工的延续,但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又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生活目标的转变
老一代农民工始终挂记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在工作之余会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并最终回归农村养老。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有些甚至出生在城市,对农村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准备,相比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1.2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文盲、半文盲、初中、高中、大专的比重。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而上一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26.5%[3],通过对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所以,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了职业教育或培训。
1.3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新生代农民工的童年分为2种,一种是作为“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住在农村,一种是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打工,甚至出生、生活在城市,但不管是哪一种,父母都尽量满足他们物质生活上需求。与老一代相比,他们的物质生活环境是相对宽裕的,这些生活经历的转变使他们的消费观念比老一辈农民工更加开放,他们的工资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仅用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追求时尚并享受生活。他们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或娱乐性活动,增加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乐趣,受城市现代化消费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储蓄意识逐渐淡化。
1.4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地域更广,且行业分布集中
老一辈农民工因为有深厚的乡土情结,一般都就近选择务工地点,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不再仅限于本省市,而逐渐跨省务工,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与上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情况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其中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等服务行业工作人数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内涵
教育需求一般分2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从国家或社会的层面来看,主要是指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为社会、组织或个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而产生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指个体认为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和增进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并在城市内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本研究所指的教育需求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出发,是指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进入工作岗位后,为了发展和融入城市生活而进行继续教育的愿望和需求。
2.1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在生活上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在精神上的压力却逐渐增大,这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顶着“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打拼,但因为身份问题得不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甚至合法的权益也难以维护,又由于学历、技术等条件制约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收入低的工作,这就致使他们产生不平等的心态,甚至感觉“低人一等”。这些生活、工作以及价值观的冲突,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endprint
心理问题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这些心理压力和问题不被及时发现和化解就会转化成巨大的社会矛盾,不仅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首要需求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指导,通过心理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社会差异和不公平现象,教导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仇视社会,要学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2.2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但是面对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生产技术专业化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己仍然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要求强烈。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平均水平(表1)。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0.4%,而上一代农民工为26.5%。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虽然仍处在初中水平,但是类型较以往发生了转变,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员比例有所提高[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些接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还严重不足。由于技术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面窄,就业机会少,工资低,迫使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不仅是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市场需求、在城市稳定生活的基础。
2.3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可见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和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融于城市,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强化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化的观念、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对自己进行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观念得到更新,并且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完整的系统性。但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早早结束学业投入到工作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阶段性的,并且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便于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为其顺利融入城市,成为新的市民打下基础。同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3.1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教育存在现实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生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年轻一代,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有的甚至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他们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更期望在城市定居,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由于综合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临时性的工作,这与他们的预想相差甚远。为了打破这一境况,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以适用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急需接受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5]。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都选择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一门技术,以寻找更好的就业岗位。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同父辈相比,更知道知识和技术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继续教育则成为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获得城市发展空间的必然路径。
3.2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困境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政府和企业作出了很多努力。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从宏观角度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了部署。对此,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计划,最有影响力的是国家2004年实施的“阳光工程”,全国免费培训农民工多达数千万人次。除政府部门外企业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某些大中型企业会定期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企业的历史、精神、工作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工作需要的技术等。虽然政府和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作出了努力,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境。
3.2.1自身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与知识水平为基础。但是有统计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基本保持在初中水平,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原因使他们在上学期间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甚至中途辍学,因此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让他们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有一部分人因从小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浪费时间,耽误赚钱,甚至容易丢掉正在从事的工作,得不偿失,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城市受到的某些不公正待遇和启示更加深了他们的这种“鸵鸟”心态,使他们固守自己原有的岗位不愿前进,对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endprint
3.2.2缺乏资金支持,培训时间难以调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因此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受城市生活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又比较超前,消费不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还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时尚,因此可供新生代农民工支配的剩余资金相对较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点一般都是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假期较少,这就使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些因素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资金和时间上都难以接受需要一定金钱和时间的再教育培训。
3.2.3缺乏统一正规的培训机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批人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就业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缺乏统一管理,有些甚至不被政府和用人单位所承认。培训机构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再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载体,目前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主要是因为:从培训内容看,课程设置重复、单一、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且与就业市场的需要严重脱节;从培训方法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采用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方式;从效果评估看,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培训机构学不到什么东西;从后期的就业服务看,大多缺乏实效性,或者只注重就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7]。
3.2.4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主要集中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7]。如新生代农民工因继续教育而辞去工作所减少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谁来承担等问题,这些都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接受再教育考虑的问题。同时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存在差异,这就使新生代农民工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在城市接受再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服务。
4政策建议
4.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领导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统筹全局的领导作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1.1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交流与合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制定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如对主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用人单位减免部分税款,对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并且顺利毕业的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减免学费,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并且要成立专门的机构督促、监督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切实落实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4.1.2加大资金投入,并保证资金发挥相应的效力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放弃工作,进入全日制学校脱产学习,将有可能完全失去任何收入来源,将会使他们学习的成本增高[7]”。这会大大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机构资金的投入,完善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资金扶持,例如对参与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继续教育学习期间的生活压力。
4.1.3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清除附加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农民”头衔。改革并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享有相等的教育权、医疗保险权等;完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制度,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只有改善这些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再教育之中。
4.1.4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报、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到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
4.2充分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4.2.1强化培训意识与责任中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市场在世界经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不断寻找合适的途径打破“世界工厂”这一称号。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意识与责任感,特别是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更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职工自身的需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到素质拓展与技能培训并重,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双赢。
4.2.2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一大障碍是时间难以调控,企业主动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进行合作,能够合理地分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与学习的时间,避免缺工或缺课的现象,这样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而企业又能够提供现成的场所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合作能够大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2.3鼓励发展,培养骨干人员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辈工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资源,并且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并不仅满足于呆在生产车间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未来。企业要认识到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并鼓励支持他们的发展。对此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平时工作的特殊表现,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某些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并从中选拔优秀人员进一步培育,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骨干人员。
4.3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观念与老一代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应当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而不是“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个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应当从长远考虑,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无止境的,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些都要靠接受继续教育来实现,只有掌握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新生代农民工立于城市的保障。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并为自己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计划,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要克服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困难,积极利用身边各种条件参与到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当中,通过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8):8-11.
[2]孙陈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11(13):39-42.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R/OL].[2014-09-05].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姚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科技新报,2013-01-09.
[6]邓玲娟,刘巧花,吴红敏,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困境、原因及对策思路一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53-55,99.
[7]王巧.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endprint
3.2.2缺乏资金支持,培训时间难以调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因此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受城市生活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又比较超前,消费不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还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时尚,因此可供新生代农民工支配的剩余资金相对较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点一般都是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假期较少,这就使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些因素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资金和时间上都难以接受需要一定金钱和时间的再教育培训。
3.2.3缺乏统一正规的培训机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批人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就业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缺乏统一管理,有些甚至不被政府和用人单位所承认。培训机构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再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载体,目前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主要是因为:从培训内容看,课程设置重复、单一、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且与就业市场的需要严重脱节;从培训方法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采用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方式;从效果评估看,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培训机构学不到什么东西;从后期的就业服务看,大多缺乏实效性,或者只注重就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7]。
3.2.4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主要集中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7]。如新生代农民工因继续教育而辞去工作所减少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谁来承担等问题,这些都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接受再教育考虑的问题。同时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存在差异,这就使新生代农民工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在城市接受再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服务。
4政策建议
4.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领导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统筹全局的领导作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1.1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交流与合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制定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如对主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用人单位减免部分税款,对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并且顺利毕业的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减免学费,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并且要成立专门的机构督促、监督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切实落实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4.1.2加大资金投入,并保证资金发挥相应的效力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放弃工作,进入全日制学校脱产学习,将有可能完全失去任何收入来源,将会使他们学习的成本增高[7]”。这会大大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机构资金的投入,完善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资金扶持,例如对参与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继续教育学习期间的生活压力。
4.1.3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清除附加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农民”头衔。改革并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享有相等的教育权、医疗保险权等;完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制度,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只有改善这些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再教育之中。
4.1.4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报、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到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
4.2充分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4.2.1强化培训意识与责任中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市场在世界经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不断寻找合适的途径打破“世界工厂”这一称号。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意识与责任感,特别是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更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职工自身的需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到素质拓展与技能培训并重,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双赢。
4.2.2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一大障碍是时间难以调控,企业主动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进行合作,能够合理地分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与学习的时间,避免缺工或缺课的现象,这样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而企业又能够提供现成的场所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合作能够大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2.3鼓励发展,培养骨干人员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辈工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资源,并且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并不仅满足于呆在生产车间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未来。企业要认识到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并鼓励支持他们的发展。对此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平时工作的特殊表现,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某些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并从中选拔优秀人员进一步培育,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骨干人员。
4.3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观念与老一代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应当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而不是“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个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应当从长远考虑,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无止境的,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些都要靠接受继续教育来实现,只有掌握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新生代农民工立于城市的保障。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并为自己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计划,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要克服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困难,积极利用身边各种条件参与到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当中,通过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8):8-11.
[2]孙陈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11(13):39-42.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R/OL].[2014-09-05].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姚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科技新报,2013-01-09.
[6]邓玲娟,刘巧花,吴红敏,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困境、原因及对策思路一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53-55,99.
[7]王巧.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endprint
3.2.2缺乏资金支持,培训时间难以调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因此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受城市生活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又比较超前,消费不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还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时尚,因此可供新生代农民工支配的剩余资金相对较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点一般都是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假期较少,这就使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些因素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资金和时间上都难以接受需要一定金钱和时间的再教育培训。
3.2.3缺乏统一正规的培训机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批人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就业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缺乏统一管理,有些甚至不被政府和用人单位所承认。培训机构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再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载体,目前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主要是因为:从培训内容看,课程设置重复、单一、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且与就业市场的需要严重脱节;从培训方法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采用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方式;从效果评估看,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培训机构学不到什么东西;从后期的就业服务看,大多缺乏实效性,或者只注重就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7]。
3.2.4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主要集中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7]。如新生代农民工因继续教育而辞去工作所减少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谁来承担等问题,这些都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接受再教育考虑的问题。同时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存在差异,这就使新生代农民工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在城市接受再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服务。
4政策建议
4.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领导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统筹全局的领导作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1.1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交流与合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制定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如对主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用人单位减免部分税款,对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并且顺利毕业的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减免学费,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并且要成立专门的机构督促、监督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切实落实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4.1.2加大资金投入,并保证资金发挥相应的效力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放弃工作,进入全日制学校脱产学习,将有可能完全失去任何收入来源,将会使他们学习的成本增高[7]”。这会大大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机构资金的投入,完善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资金扶持,例如对参与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继续教育学习期间的生活压力。
4.1.3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清除附加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农民”头衔。改革并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享有相等的教育权、医疗保险权等;完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制度,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只有改善这些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再教育之中。
4.1.4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报、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到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
4.2充分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4.2.1强化培训意识与责任中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市场在世界经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不断寻找合适的途径打破“世界工厂”这一称号。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意识与责任感,特别是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更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职工自身的需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到素质拓展与技能培训并重,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双赢。
4.2.2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一大障碍是时间难以调控,企业主动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进行合作,能够合理地分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与学习的时间,避免缺工或缺课的现象,这样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而企业又能够提供现成的场所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合作能够大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2.3鼓励发展,培养骨干人员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辈工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资源,并且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并不仅满足于呆在生产车间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未来。企业要认识到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并鼓励支持他们的发展。对此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平时工作的特殊表现,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某些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并从中选拔优秀人员进一步培育,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骨干人员。
4.3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观念与老一代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应当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而不是“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个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应当从长远考虑,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无止境的,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些都要靠接受继续教育来实现,只有掌握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新生代农民工立于城市的保障。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并为自己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计划,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要克服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困难,积极利用身边各种条件参与到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当中,通过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8):8-11.
[2]孙陈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11(13):39-42.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R/OL].[2014-09-05].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姚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科技新报,2013-01-09.
[6]邓玲娟,刘巧花,吴红敏,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困境、原因及对策思路一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53-55,99.
[7]王巧.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