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色法测定大血藤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研究

2015-01-15王伟邹金美黄冰晴赵晓丹洪雅珍张国广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总黄酮抗氧化性自由基

王伟+邹金美+黄冰晴+赵晓丹+洪雅珍+张国广

摘要:以中药材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乙醇提取物为对象,提出1种基于比色法的大血藤总黄酮测定方法,同时考察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以芸香苷为标准品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更适合大血藤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定波长为510nm,芸香苷在0~0.5m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理想;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血藤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关键词:大血藤;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抗氧化性;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356-03

中药大血藤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干燥藤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等功效,主治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跌扑肿痛、风湿痹病等症,主要产自湖北省、四川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等地。大血藤在不同地区名称不一,《中药大辞典》记录的别名有: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血通、大活血、活血藤等10多种[1]。研究表明,大血藤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类、有机酸、木脂素、三萜皂苷、蒽醌类、糖苷类等物质,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等功效[2-6]。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保肝护肝、保护心血管系统、抑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大血藤中黄酮类化合物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7-13]。本研究以中药材大血藤的乙醇提取物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比色法的大血藤总黄酮测定方法,同时考察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旨在为开发利用大血藤资源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大血藤药材购于福建省漳州市某中药店。槲皮素与芸香苷标准品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DPPH购于梯希爱(上海)化成公司;无水乙醇、氯化铝、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维生素C等药品均为分析纯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RE52-99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R124CN电子分析天平(美国奥豪斯公司);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V-175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MultiskanGO全波长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ZWY-2102C全温摇床(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样品溶液的制备

用粉碎机将大血藤药材充分粉碎,准确称取药材粉末0.5g,置于烧杯中,加入60%乙醇50mL,封口后放入全温摇床120r/min60℃振荡浸提24h。浸提结束后超声破碎提取30min,超声破碎程序设定为超声15s,间歇15s,超声频率40Hz,功率1000W。超声结束后抽滤取过滤液,用60%乙醇定容至50mL,得到10g/L样品溶液。

1.3黄酮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芸香苷、槲皮素标准品各5mg,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适量无水乙醇将其完全溶解,纯水定容,得到0.1mg/mL芸香苷标准液、槲皮素标准液。

1.4黄酮3种定量测定方法

1.4.1直接测定法分别取大血藤提取物溶液、芸香苷标准液、槲皮素标准液,用紫外分光光计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60%乙醇作基线处理,记录吸光度。

1.4.2三氯化铝法分别取1mL大血藤提取物溶液、芸香苷标准液、槲皮素标准液,加入3支10mL具刻度试管中,依次加入1mL0.1mol/LAlCl3溶液及1mLpH值为5.5的醋酸钠-醋酸缓冲液,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60%乙醇同样显色后作扫描基线,记录吸光度。

1.4.3亚硝酸钠-硝酸铝法分别取1mL大血藤提取物溶液、芸香苷标准液、槲皮素标准液,加入3支10mL具刻度试管中,加60%乙醇定容至5mL,加5%NaNO2溶液300μL,静置6min后加入10%Al(NO3)3溶液300μL,静置6min后再加入4mL1.0mol/LNaOH溶液,最后用60%乙醇定容至10mL,30℃水浴静置20min,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60%乙醇加显色剂管作扫描基线,记录吸光度。

1.5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考察

根据以上3种方法的光谱扫描结果,筛选出合适的标准品为芸香苷,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显色进行试验。

1.5.1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芸香苷标准液0、1、2、3、4、5mL至6支10mL具刻度试管中,加60%乙醇稀释至5mL,按照“1.4.3”节的方法显色,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标准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5.2精密度试验精确移取标准品液1mL,样品液1mL(5个平行样),按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进行操作,测定510nm波长处吸光度,计算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

1.5.3稳定性试验将芸香苷标准品及样品按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操作,每隔10min于510nm波长处测定1次吸光度,共测60min,计算样品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RSD)。

1.5.4重现性考察精确称取大血藤粉末4份,每份0.5g,按照“1.2”节方法制成大血藤提取液,按亚硝酸钠-硝酸铝法进行操作,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4份大血藤提取物的总黄酮浓度,计算4份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

1.5.5加标回收率试验用移液管精确移取5mL样品液置于烧杯中,加入60%乙醇溶液稀释至20mL,精确吸取1mL稀释后的样品液置于3支10mL具刻度试管中,按照亚硝酸钠-硝酸铝法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求得1mL提取液中黄酮浓度,取平均值。另取4支干净试管,精密吸取1mL上述已测定黄酮浓度的样品液,分别加入1、2、3、4mL芸香苷标准液,按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操作,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加标回收率。endprint

1.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将大血藤样品母液分别配制成药材干质量浓度为0.01、0.02、0.03、0.04、0.05、0.1g/L的6个浓度梯度。取96孔酶标板,每6个测定孔为1组,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血藤提取物100μL,然后选其中1组分别加入100μL0.06mmol/LDPPH溶液,另外1组分别加入100μL无水乙醇作为对照组,混匀,室温下放置30min后,在全波长酶标仪中517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加入DPPH组测定值为As,加入无水乙醇组测定值为At,同时设置100μL60%乙醇加100μLDPPH反应组,其吸光度作为空白对照Do,DPPH自由基清除率(I)计算公式如下。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光谱扫描结果

由图1可知,芸香苷在368nm波长处、槲皮素在3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样品在434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峰,在近300nm波长处吸光度达到最大,该区间与标准品没有很好地重叠,且大血藤提取物肉眼观察呈现红色,因此在紫外区-近紫外区吸光度较大,且紫外区测定易受蒽醌、酚类物质的干扰,该方法不适合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2可知,AlCl3显色体系中,槲皮素在430nm波长处、芸香苷在414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大血藤样品在420nm波长附近并没有明显吸收峰,该方法不能用于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3可知,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体系中,芸香苷在510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样品在502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二者吻合度较高,槲皮素可见光区未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所以本研究确定芸香苷为测定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方法,测定波长为510nm进行下一步试验。在该显色方法下,加入NaOH后,溶液中出现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小悬浮物,长时间静置后变成沉淀析出,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后进行测定,后续试验均需将测定溶液静置20min后用滤纸过滤后测定。

2.2标准曲线绘制

芸香苷标准品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354x+0.0015,r=0.9998,线性范围为0~0.5g/L。

2.3精密度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51%,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1.58%,精密度良好。

2.4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0.26%,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28%,说明在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好。

2.5重现性试验结果

重现性考察结果表明,4次平行提取大血藤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0、0.570、0.602、0.562g/L,平均值为0.5785g/L,RSD为2.99%,重现性好。

2.6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

稀释后大血藤样品黄酮平均含量为0.150mg/mL,加标回收率在97.7%~101.0%,平均回收率为99.3%(表3),说明该法准确度高。

2.7大血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图4可知,随着大血藤提取物浓度和维生素C浓度的增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逐渐升高。

3结论与讨论

大血藤药材中黄酮种类较为复杂,有数十种[10]。目前,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血藤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有采用HPLC方法测定的[8],有采用紫外法即低浓度氯化铝显色后在275nm处测定的[7],有采用氯化铝显色后在420nm处测定的[9],有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后在510nm处[13]测定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提取物AlCl3显色后在420nm附近并没有明显的光吸收峰,直接在紫外光范围内测定易受大血藤中蒽醌类、酚类化合物干扰,且对样品制备条件及机器性能要求比较高,二者不适合用于大血藤黄酮的比色法定量,因此笔者选择了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进行下一步试验。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加入NaOH溶液后,会形成一些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小悬浮物,将溶液放置8h以上,在试管中能看到明显的沉淀物(同时进行的芸香苷标准液显色中未出现沉淀现象)。曾凡骏等用同样的方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时也观察到这种沉淀[14]。本试验将静置时间延长至20min,让原花色素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沉淀,取滤纸过滤溶液用于测定,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很好。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比较复杂,药材来源、提取工艺、测定方法、标准品选择等诸多因素对测定结果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中基于分光光度计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均较高。DPPH在有机溶剂中是1种较稳定的自由基,在517nm波长处有强吸收,其结构中1个氮原子上有1个孤对电子,当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该孤对单电子被配对而导致其颜色变浅,而且这种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对电子数呈化学剂量关系,因此DPPH被广泛用于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以及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大血藤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抗立,张建中,王飞音,等.红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4):171-173,223.

[2]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10.

[3]毛水春,顾谦群,崔承彬,等.中药大血藤中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6):326-330.

[4]马瑞丽,于小凤,徐秀泉,等.大血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6):1-5.

[5]ChangJ,CaseR.PhenolicglycosidesandiononeglycosidefromthestemofSargentodoxacuneata[J].Phytochemistry,2005,66(23):2752-2758.

[6]李钧敏,陈永辉,金则新,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2):157-161.

[7]葛明菊,李钧敏,张利龙,等.大血藤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71-72.

[8]李钧敏,金则新,钟章成,等.大血藤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1):57-58.

[9]葛明菊,金则新,李钧敏,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82-386.

[10]邵红,李钧敏,金则新.不同产地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J].植物研究,2006,26(3):342-348.

[11]李钧敏,金则新.大血藤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通径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3-18.

[12]韩磊,邓翀,张萌,等.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大血藤总黄酮提取工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90-91.

[13]韩伟,叶亚婧,葛珊珊,等.吐温60与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红藤中总黄酮的工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6):63-68.

[14]曾凡骏,陈松波,曾里,等.一种改进的银杏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1):102-104.endprint

1.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将大血藤样品母液分别配制成药材干质量浓度为0.01、0.02、0.03、0.04、0.05、0.1g/L的6个浓度梯度。取96孔酶标板,每6个测定孔为1组,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血藤提取物100μL,然后选其中1组分别加入100μL0.06mmol/LDPPH溶液,另外1组分别加入100μL无水乙醇作为对照组,混匀,室温下放置30min后,在全波长酶标仪中517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加入DPPH组测定值为As,加入无水乙醇组测定值为At,同时设置100μL60%乙醇加100μLDPPH反应组,其吸光度作为空白对照Do,DPPH自由基清除率(I)计算公式如下。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光谱扫描结果

由图1可知,芸香苷在368nm波长处、槲皮素在3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样品在434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峰,在近300nm波长处吸光度达到最大,该区间与标准品没有很好地重叠,且大血藤提取物肉眼观察呈现红色,因此在紫外区-近紫外区吸光度较大,且紫外区测定易受蒽醌、酚类物质的干扰,该方法不适合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2可知,AlCl3显色体系中,槲皮素在430nm波长处、芸香苷在414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大血藤样品在420nm波长附近并没有明显吸收峰,该方法不能用于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3可知,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体系中,芸香苷在510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样品在502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二者吻合度较高,槲皮素可见光区未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所以本研究确定芸香苷为测定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方法,测定波长为510nm进行下一步试验。在该显色方法下,加入NaOH后,溶液中出现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小悬浮物,长时间静置后变成沉淀析出,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后进行测定,后续试验均需将测定溶液静置20min后用滤纸过滤后测定。

2.2标准曲线绘制

芸香苷标准品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354x+0.0015,r=0.9998,线性范围为0~0.5g/L。

2.3精密度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51%,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1.58%,精密度良好。

2.4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0.26%,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28%,说明在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好。

2.5重现性试验结果

重现性考察结果表明,4次平行提取大血藤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0、0.570、0.602、0.562g/L,平均值为0.5785g/L,RSD为2.99%,重现性好。

2.6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

稀释后大血藤样品黄酮平均含量为0.150mg/mL,加标回收率在97.7%~101.0%,平均回收率为99.3%(表3),说明该法准确度高。

2.7大血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图4可知,随着大血藤提取物浓度和维生素C浓度的增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逐渐升高。

3结论与讨论

大血藤药材中黄酮种类较为复杂,有数十种[10]。目前,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血藤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有采用HPLC方法测定的[8],有采用紫外法即低浓度氯化铝显色后在275nm处测定的[7],有采用氯化铝显色后在420nm处测定的[9],有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后在510nm处[13]测定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提取物AlCl3显色后在420nm附近并没有明显的光吸收峰,直接在紫外光范围内测定易受大血藤中蒽醌类、酚类化合物干扰,且对样品制备条件及机器性能要求比较高,二者不适合用于大血藤黄酮的比色法定量,因此笔者选择了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进行下一步试验。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加入NaOH溶液后,会形成一些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小悬浮物,将溶液放置8h以上,在试管中能看到明显的沉淀物(同时进行的芸香苷标准液显色中未出现沉淀现象)。曾凡骏等用同样的方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时也观察到这种沉淀[14]。本试验将静置时间延长至20min,让原花色素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沉淀,取滤纸过滤溶液用于测定,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很好。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比较复杂,药材来源、提取工艺、测定方法、标准品选择等诸多因素对测定结果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中基于分光光度计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均较高。DPPH在有机溶剂中是1种较稳定的自由基,在517nm波长处有强吸收,其结构中1个氮原子上有1个孤对电子,当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该孤对单电子被配对而导致其颜色变浅,而且这种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对电子数呈化学剂量关系,因此DPPH被广泛用于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以及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大血藤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抗立,张建中,王飞音,等.红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4):171-173,223.

[2]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10.

[3]毛水春,顾谦群,崔承彬,等.中药大血藤中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6):326-330.

[4]马瑞丽,于小凤,徐秀泉,等.大血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6):1-5.

[5]ChangJ,CaseR.PhenolicglycosidesandiononeglycosidefromthestemofSargentodoxacuneata[J].Phytochemistry,2005,66(23):2752-2758.

[6]李钧敏,陈永辉,金则新,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2):157-161.

[7]葛明菊,李钧敏,张利龙,等.大血藤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71-72.

[8]李钧敏,金则新,钟章成,等.大血藤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1):57-58.

[9]葛明菊,金则新,李钧敏,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82-386.

[10]邵红,李钧敏,金则新.不同产地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J].植物研究,2006,26(3):342-348.

[11]李钧敏,金则新.大血藤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通径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3-18.

[12]韩磊,邓翀,张萌,等.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大血藤总黄酮提取工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90-91.

[13]韩伟,叶亚婧,葛珊珊,等.吐温60与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红藤中总黄酮的工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6):63-68.

[14]曾凡骏,陈松波,曾里,等.一种改进的银杏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1):102-104.endprint

1.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将大血藤样品母液分别配制成药材干质量浓度为0.01、0.02、0.03、0.04、0.05、0.1g/L的6个浓度梯度。取96孔酶标板,每6个测定孔为1组,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血藤提取物100μL,然后选其中1组分别加入100μL0.06mmol/LDPPH溶液,另外1组分别加入100μL无水乙醇作为对照组,混匀,室温下放置30min后,在全波长酶标仪中517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加入DPPH组测定值为As,加入无水乙醇组测定值为At,同时设置100μL60%乙醇加100μLDPPH反应组,其吸光度作为空白对照Do,DPPH自由基清除率(I)计算公式如下。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光谱扫描结果

由图1可知,芸香苷在368nm波长处、槲皮素在3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样品在434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峰,在近300nm波长处吸光度达到最大,该区间与标准品没有很好地重叠,且大血藤提取物肉眼观察呈现红色,因此在紫外区-近紫外区吸光度较大,且紫外区测定易受蒽醌、酚类物质的干扰,该方法不适合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2可知,AlCl3显色体系中,槲皮素在430nm波长处、芸香苷在414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大血藤样品在420nm波长附近并没有明显吸收峰,该方法不能用于大血藤黄酮的定量测定。由图3可知,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体系中,芸香苷在510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样品在502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二者吻合度较高,槲皮素可见光区未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所以本研究确定芸香苷为测定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方法,测定波长为510nm进行下一步试验。在该显色方法下,加入NaOH后,溶液中出现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小悬浮物,长时间静置后变成沉淀析出,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后进行测定,后续试验均需将测定溶液静置20min后用滤纸过滤后测定。

2.2标准曲线绘制

芸香苷标准品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354x+0.0015,r=0.9998,线性范围为0~0.5g/L。

2.3精密度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51%,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1.58%,精密度良好。

2.4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芸香苷标准品溶液吸光度RSD为0.26%,样品溶液吸光度RSD为2.28%,说明在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好。

2.5重现性试验结果

重现性考察结果表明,4次平行提取大血藤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0、0.570、0.602、0.562g/L,平均值为0.5785g/L,RSD为2.99%,重现性好。

2.6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

稀释后大血藤样品黄酮平均含量为0.150mg/mL,加标回收率在97.7%~101.0%,平均回收率为99.3%(表3),说明该法准确度高。

2.7大血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图4可知,随着大血藤提取物浓度和维生素C浓度的增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逐渐升高。

3结论与讨论

大血藤药材中黄酮种类较为复杂,有数十种[10]。目前,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血藤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有采用HPLC方法测定的[8],有采用紫外法即低浓度氯化铝显色后在275nm处测定的[7],有采用氯化铝显色后在420nm处测定的[9],有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后在510nm处[13]测定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提取物AlCl3显色后在420nm附近并没有明显的光吸收峰,直接在紫外光范围内测定易受大血藤中蒽醌类、酚类化合物干扰,且对样品制备条件及机器性能要求比较高,二者不适合用于大血藤黄酮的比色法定量,因此笔者选择了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进行下一步试验。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加入NaOH溶液后,会形成一些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小悬浮物,将溶液放置8h以上,在试管中能看到明显的沉淀物(同时进行的芸香苷标准液显色中未出现沉淀现象)。曾凡骏等用同样的方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时也观察到这种沉淀[14]。本试验将静置时间延长至20min,让原花色素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沉淀,取滤纸过滤溶液用于测定,60min内吸光度稳定性很好。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比较复杂,药材来源、提取工艺、测定方法、标准品选择等诸多因素对测定结果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中基于分光光度计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均较高。DPPH在有机溶剂中是1种较稳定的自由基,在517nm波长处有强吸收,其结构中1个氮原子上有1个孤对电子,当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该孤对单电子被配对而导致其颜色变浅,而且这种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对电子数呈化学剂量关系,因此DPPH被广泛用于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以及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大血藤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抗立,张建中,王飞音,等.红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4):171-173,223.

[2]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10.

[3]毛水春,顾谦群,崔承彬,等.中药大血藤中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6):326-330.

[4]马瑞丽,于小凤,徐秀泉,等.大血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6):1-5.

[5]ChangJ,CaseR.PhenolicglycosidesandiononeglycosidefromthestemofSargentodoxacuneata[J].Phytochemistry,2005,66(23):2752-2758.

[6]李钧敏,陈永辉,金则新,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2):157-161.

[7]葛明菊,李钧敏,张利龙,等.大血藤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71-72.

[8]李钧敏,金则新,钟章成,等.大血藤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1):57-58.

[9]葛明菊,金则新,李钧敏,等.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82-386.

[10]邵红,李钧敏,金则新.不同产地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J].植物研究,2006,26(3):342-348.

[11]李钧敏,金则新.大血藤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通径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3-18.

[12]韩磊,邓翀,张萌,等.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大血藤总黄酮提取工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90-91.

[13]韩伟,叶亚婧,葛珊珊,等.吐温60与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红藤中总黄酮的工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6):63-68.

[14]曾凡骏,陈松波,曾里,等.一种改进的银杏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1):10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总黄酮抗氧化性自由基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米胚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研究
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
茶籽多糖抗氧化性及其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