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品种特性分析
2015-01-15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摘要:星杂棉1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突出表现为:(1)产量高。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2)纤维品质优良。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达优质Ⅱ型。(3)综合抗病虫性能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杂交棉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化学杀雄
中图分类号:S562.0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26-02
星杂棉168(原名NZ10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长江流域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2)第096号。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试,2009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棉2013015。本文分析星杂棉168的品种特征特性,旨在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编号为“NZ105”。2007年安徽省共安排试点7个,全部参与汇总。2008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6个试点参与汇总,其中1个试点因播种偏晚未参与汇总。
1.2纤维品质检测
纤维品质在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用HVI900系统测试,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3)%条件下进行。
1.3抗病虫性鉴定
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黄萎病特性鉴定在中国棉花研究所植保室人工病圃中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单行区,鉴定病圃为长20m、宽2.5m的人工感染水泥池,病原菌为安阳菌系,具中等致病力,以冀棉11为感病对照,豫棉2067为抗病对照。按全国统一病情分级标准调查,以感病对照病株率达80%或病指达50左右的调查结果进行抗病性评定。另外,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星杂棉168的主要农艺性状
星杂棉168表现为株型较紧凑、呈塔形,茎秆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园形较大,结铃性强,吐絮习性良好。2007—2008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生育期127d,株高110.4cm,平均单铃质量5.5g,衣分41.39%,籽指较大10.2g,霜前花率90.6%;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表1)。
2.2星杂棉168的纤维品质性状
星杂棉168纤维品质优良:2年13个试点加权平均,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表2),纤维品质达优质Ⅱ型。
2.3星杂棉168的抗病性
星杂棉168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2007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0.2、黄萎病指30.4;2008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9.5、黄萎病指32.0。根据区试规则评判:星杂棉168表现为耐枯萎病、耐黄萎病(表3)。
2.4生物学抗虫性检测
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鉴定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星杂棉168在棉铃虫二、三、四代发生盛期,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09%、39.63%、50.37%,叶片受害级别分别为2.1、2.0和2.0级。综合评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级别为抗级,与转基因抗虫棉对照中棉所45的抗性相当。
3小结与讨论
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星杂棉168在区试中表现良好的丰产性,纤维品质良好,综合抗病虫性能佳,该杂交棉在平衡产量、品质与抗性等多个性状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均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杂棉168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也可以利用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制种。与人工去雄杂交相比,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化学杂交制种通过化学药剂杀死雄蕊的正常受精能力,可省去手工去雄,节省了杂交用工成本;二是与三系配套杂交制种相比,化杀杂交制种的F1群体不会出现不育株,可以避免不育系因F1育性恢复不彻底带来的生产应用风险[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棉花化学杀雄技术断断续续有所报道[2-4],但均因技术不够成熟至今未见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化学杀雄剂CHA10-2对星杂棉168进行化学杀雄杂交制种,试验显示:利用化学杀雄剂CHA10-2进行化杀制种,正常年份其制种产量与人工去雄制种技术相当,而制种成本则可降低50%左右。当前杂交棉人工制种的用工成本已达瓶颈,杂交种的价格也连年攀升,以致杂交棉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可利用化学杂交技术进行制种的杂交棉新品种星杂168的育成,将会给长江流域的杂交棉生产带来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等.棉花杂种优势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43-46.
[2]陈时洪,李学刚,王强,等.棉花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1,13(1):7-10.
[3]EatonFM.Selectivegametocideopenswaytohybridcotton[J].Science,1957,126:1174-1175.
[4]LadymanJAR.Activityofanovelchemicalhybridizingagentinfieldgrowncotton[J].FieldCropsResearch,1990,23:177-180.
摘要:星杂棉1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突出表现为:(1)产量高。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2)纤维品质优良。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达优质Ⅱ型。(3)综合抗病虫性能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杂交棉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化学杀雄
中图分类号:S562.0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26-02
星杂棉168(原名NZ10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长江流域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2)第096号。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试,2009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棉2013015。本文分析星杂棉168的品种特征特性,旨在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编号为“NZ105”。2007年安徽省共安排试点7个,全部参与汇总。2008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6个试点参与汇总,其中1个试点因播种偏晚未参与汇总。
1.2纤维品质检测
纤维品质在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用HVI900系统测试,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3)%条件下进行。
1.3抗病虫性鉴定
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黄萎病特性鉴定在中国棉花研究所植保室人工病圃中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单行区,鉴定病圃为长20m、宽2.5m的人工感染水泥池,病原菌为安阳菌系,具中等致病力,以冀棉11为感病对照,豫棉2067为抗病对照。按全国统一病情分级标准调查,以感病对照病株率达80%或病指达50左右的调查结果进行抗病性评定。另外,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星杂棉168的主要农艺性状
星杂棉168表现为株型较紧凑、呈塔形,茎秆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园形较大,结铃性强,吐絮习性良好。2007—2008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生育期127d,株高110.4cm,平均单铃质量5.5g,衣分41.39%,籽指较大10.2g,霜前花率90.6%;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表1)。
2.2星杂棉168的纤维品质性状
星杂棉168纤维品质优良:2年13个试点加权平均,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表2),纤维品质达优质Ⅱ型。
2.3星杂棉168的抗病性
星杂棉168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2007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0.2、黄萎病指30.4;2008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9.5、黄萎病指32.0。根据区试规则评判:星杂棉168表现为耐枯萎病、耐黄萎病(表3)。
2.4生物学抗虫性检测
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鉴定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星杂棉168在棉铃虫二、三、四代发生盛期,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09%、39.63%、50.37%,叶片受害级别分别为2.1、2.0和2.0级。综合评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级别为抗级,与转基因抗虫棉对照中棉所45的抗性相当。
3小结与讨论
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星杂棉168在区试中表现良好的丰产性,纤维品质良好,综合抗病虫性能佳,该杂交棉在平衡产量、品质与抗性等多个性状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均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杂棉168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也可以利用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制种。与人工去雄杂交相比,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化学杂交制种通过化学药剂杀死雄蕊的正常受精能力,可省去手工去雄,节省了杂交用工成本;二是与三系配套杂交制种相比,化杀杂交制种的F1群体不会出现不育株,可以避免不育系因F1育性恢复不彻底带来的生产应用风险[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棉花化学杀雄技术断断续续有所报道[2-4],但均因技术不够成熟至今未见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化学杀雄剂CHA10-2对星杂棉168进行化学杀雄杂交制种,试验显示:利用化学杀雄剂CHA10-2进行化杀制种,正常年份其制种产量与人工去雄制种技术相当,而制种成本则可降低50%左右。当前杂交棉人工制种的用工成本已达瓶颈,杂交种的价格也连年攀升,以致杂交棉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可利用化学杂交技术进行制种的杂交棉新品种星杂168的育成,将会给长江流域的杂交棉生产带来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等.棉花杂种优势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43-46.
[2]陈时洪,李学刚,王强,等.棉花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1,13(1):7-10.
[3]EatonFM.Selectivegametocideopenswaytohybridcotton[J].Science,1957,126:1174-1175.
[4]LadymanJAR.Activityofanovelchemicalhybridizingagentinfieldgrowncotton[J].FieldCropsResearch,1990,23:177-180.
摘要:星杂棉1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突出表现为:(1)产量高。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2)纤维品质优良。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达优质Ⅱ型。(3)综合抗病虫性能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杂交棉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化学杀雄
中图分类号:S562.0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26-02
星杂棉168(原名NZ10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长江流域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2)第096号。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区试,2009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棉2013015。本文分析星杂棉168的品种特征特性,旨在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编号为“NZ105”。2007年安徽省共安排试点7个,全部参与汇总。2008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6个试点参与汇总,其中1个试点因播种偏晚未参与汇总。
1.2纤维品质检测
纤维品质在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用HVI900系统测试,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3)%条件下进行。
1.3抗病虫性鉴定
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黄萎病特性鉴定在中国棉花研究所植保室人工病圃中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单行区,鉴定病圃为长20m、宽2.5m的人工感染水泥池,病原菌为安阳菌系,具中等致病力,以冀棉11为感病对照,豫棉2067为抗病对照。按全国统一病情分级标准调查,以感病对照病株率达80%或病指达50左右的调查结果进行抗病性评定。另外,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星杂棉168的主要农艺性状
星杂棉168表现为株型较紧凑、呈塔形,茎秆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园形较大,结铃性强,吐絮习性良好。2007—2008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生育期127d,株高110.4cm,平均单铃质量5.5g,衣分41.39%,籽指较大10.2g,霜前花率90.6%;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486.7、1443.1kg/hm2,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8.25%、4.60%(表1)。
2.2星杂棉168的纤维品质性状
星杂棉168纤维品质优良:2年13个试点加权平均,HVICC纤维长度30.6mm、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87、整齐度指数85.8%(表2),纤维品质达优质Ⅱ型。
2.3星杂棉168的抗病性
星杂棉168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2007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0.2、黄萎病指30.4;2008年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9.5、黄萎病指32.0。根据区试规则评判:星杂棉168表现为耐枯萎病、耐黄萎病(表3)。
2.4生物学抗虫性检测
生物学抗虫性鉴定委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成都)进行,鉴定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星杂棉168在棉铃虫二、三、四代发生盛期,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09%、39.63%、50.37%,叶片受害级别分别为2.1、2.0和2.0级。综合评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级别为抗级,与转基因抗虫棉对照中棉所45的抗性相当。
3小结与讨论
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星杂棉168在区试中表现良好的丰产性,纤维品质良好,综合抗病虫性能佳,该杂交棉在平衡产量、品质与抗性等多个性状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均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杂棉168可利用化学杀雄进行杂交制种,也可以利用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制种。与人工去雄杂交相比,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化学杂交制种通过化学药剂杀死雄蕊的正常受精能力,可省去手工去雄,节省了杂交用工成本;二是与三系配套杂交制种相比,化杀杂交制种的F1群体不会出现不育株,可以避免不育系因F1育性恢复不彻底带来的生产应用风险[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棉花化学杀雄技术断断续续有所报道[2-4],但均因技术不够成熟至今未见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化学杀雄剂CHA10-2对星杂棉168进行化学杀雄杂交制种,试验显示:利用化学杀雄剂CHA10-2进行化杀制种,正常年份其制种产量与人工去雄制种技术相当,而制种成本则可降低50%左右。当前杂交棉人工制种的用工成本已达瓶颈,杂交种的价格也连年攀升,以致杂交棉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可利用化学杂交技术进行制种的杂交棉新品种星杂168的育成,将会给长江流域的杂交棉生产带来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等.棉花杂种优势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43-46.
[2]陈时洪,李学刚,王强,等.棉花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1,13(1):7-10.
[3]EatonFM.Selectivegametocideopenswaytohybridcotton[J].Science,1957,126:1174-1175.
[4]LadymanJAR.Activityofanovelchemicalhybridizingagentinfieldgrowncotton[J].FieldCropsResearch,1990,2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