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2015-01-15张丽妍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施肥效益性状

张丽妍+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边丽梅+郝春雷+董喆+张昊

摘要: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的穗长最长;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无秃尖;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行粒数最多,产量最高;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与产量和纯收益均呈正比,因此应选择最佳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建议施用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关键词:玉米;施肥;产量;性状;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3.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19-04

玉米种植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施用化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但随着化肥投入量逐年加大,出现了化肥利用率低及粮食产出下降的现象。1989—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增加了84%,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12%[1],这说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增产幅度并不一致。据调查,农民的施肥方式以分期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方式为主。近年来随着复混肥工艺的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限制,采取一次性基施肥料的农户比例逐渐加大[2-3]。目前,在玉米生产上化肥种类、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差异很大,普遍存在随意性大、方法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农民投入大收入低等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从施肥方式[4-5]、施肥水平[6-10]、肥料种类[11-13]等方面对玉米施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有关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栽培条件相近的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促进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稳定提高玉米单产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赤峰市农牧科学院11号试验地,118°56′E,42°16′N,海拔568m,属于中纬度北温带半干旱区,多偏西北风,气候干燥,年降水量[KG*5]330~400[KG*3]mm,全年≥10[KG*3]℃积温为3000~3200℃。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播前耕层土壤养分状况为:土壤有机质含量13.71g/kg,全氮0.79g/kg,全磷0.45g/kg,全钾26.87g/kg,碱解氮69.17mg/kg,速效磷10.63mg/kg,速效钾84.49mg/kg,pH值8.32。试验田具有井灌条件。

1.2试验处理

试验设15个处理,详见表1。

1.3田间试验设计

供试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郑单958,种植密度6.75万株/hm2。试验小区行长5m,6行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大区周边设保护行4行。

1.4测试内容及方法

植株性状调查:植株成熟前随机取10株样品进行植株性状调查,测定株高、穗位。

产量及产量性状调查:对每个处理采用均穗法选10穗,测定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及产量。

均穗法取果穗步骤:每个小区用于计产的果穗鲜质量除以穗数,得平均鲜穗质量(FW);选取每个典型果穗的鲜质量接近或等于FW;10个代表性果穗标记装袋用于考种。

1.5玉米单位面积投入情况

玉米投入情况见表2。

1.6数据处理

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株高、穗位的影响

由表3可见,施用农大控释肥450kg/hm2、辽中京复合肥450kg/hm2处理的玉米株高除了与二次追肥450、600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农大控释肥450kg/hm2处理的玉米株高最高,为267.3cm;而沃夫特450kg/hm2处理的玉米株高最低,为242.3cm。在穗位方面,以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最高,为116.0cm;一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低,为100.7cm。且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的玉米株高显著高于农大控释肥750kg/hm2处理和一次施肥450、525、600kg/hm2处理。

2.2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见,施用沃夫特控释肥600、750kg/hm2和农大控释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穗长均显著高于二次追肥525kg/hm2处理。秃尖最大的是辽中京复合肥450、750kg/hm2处理和一次追肥450、600kg/hm2处理,农大控释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表现最好,无秃尖。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下同。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穗行数显著高于农大控释肥750kg/hm2、一次追肥450kg/hm2、二次追肥525kg/hm2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行粒数方面,以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大,为43粒,比行粒数最小的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二次追肥600kg/hm2、辽中京复合肥600kg/hm2、一次追肥450kg/hm2处理极显著高于沃夫特控释肥450kg/hm2处理。各处理穗粗、百粒质量差异不大,辽中京复合肥600kg/hm2处理的穗粗最大,为5.33cm;二次追肥525kg/hm2处理最小,为5.08cm,极差为0.25cm。百粒质量最大的处理是辽中京复合肥450kg/hm2处理,为35.4g,最小的处理是沃夫特控释肥450、750kg/hm2处理和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为34.2g,极差为1.2g。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见,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CK2-4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3925.1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产量最低,为11313.2kg/hm2。笔者认为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施用A、B、C3种控释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生产纯收益的影响

由表6可见,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的纯收益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处理,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虽然二次追肥下玉米产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因此其纯收益低于A-40处理。

从整体来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种控释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个处理间的纯收益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应根据农作物最大需肥量来确定施肥量,这样既不浪费肥料,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农民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研究表明,农大控释肥450kg/hm2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最高。穗长以沃夫特控释肥600、750kg/hm2和农大控释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高。农大控释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无秃尖。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穗行数最多。行粒数则以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大,为43粒,比行粒数最小的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4035.5kg/hm2;农大控释肥750kg/hm2处理的产量最低。施用3种缓释肥的玉米产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处理最高,一次追肥的产量以525kg/hm2处理最高,二次追肥的产量则以600kg/hm2处理最高。

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讨论

施肥对玉米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肥料种类、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响玉米产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条件下,玉米产量均随3种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这与张芳等对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结果[14]一致。赵营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夏玉米有显著增产作用,但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变化不大;氮肥利用率为9.2%~22.6%,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也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却与一次追肥处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产量最大。这可能是因为一次追肥是在拔节期追施的,在生产后期氮肥供给不足,造成脱肥现象,从而影响产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这与李艳舫的研究结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选择好的肥料种类,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使用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419.

[2]张福锁,张卫峰,马文奇.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高强,李德忠,黄立华,等.吉林玉米带玉米一次性施肥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301-305.

[4]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89-97.

[5]王宜伦,李慧,张晓佳,等.不同质地潮土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张丛志,张佳宝,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土壤,2012,44(1):163-166.

[7]庞欣,张福锁,王敬国.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4):476-480.

[8]张成娥,梁银丽.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72-74.

[9]王永军,王空军,董树亭,等.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492-497.

[10]任军,边秀芝,刘慧涛,等.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田适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学,2004,12(3):103-105.

[11]王继红,刘景双,于君宝,等.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张民,张志华,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95-98.

[13]朱红英,董树亭,胡昌浩.不同控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4):86-89.

[14]张芳,贾淑红,杨雪梅.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1):103-105.

[15]赵营,同延安,赵护兵.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艳舫.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24-25.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见,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CK2-4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3925.1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产量最低,为11313.2kg/hm2。笔者认为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施用A、B、C3种控释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生产纯收益的影响

由表6可见,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的纯收益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处理,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虽然二次追肥下玉米产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因此其纯收益低于A-40处理。

从整体来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种控释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个处理间的纯收益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应根据农作物最大需肥量来确定施肥量,这样既不浪费肥料,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农民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研究表明,农大控释肥450kg/hm2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最高。穗长以沃夫特控释肥600、750kg/hm2和农大控释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高。农大控释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无秃尖。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穗行数最多。行粒数则以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大,为43粒,比行粒数最小的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4035.5kg/hm2;农大控释肥750kg/hm2处理的产量最低。施用3种缓释肥的玉米产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处理最高,一次追肥的产量以525kg/hm2处理最高,二次追肥的产量则以600kg/hm2处理最高。

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讨论

施肥对玉米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肥料种类、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响玉米产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条件下,玉米产量均随3种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这与张芳等对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结果[14]一致。赵营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夏玉米有显著增产作用,但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变化不大;氮肥利用率为9.2%~22.6%,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也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却与一次追肥处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产量最大。这可能是因为一次追肥是在拔节期追施的,在生产后期氮肥供给不足,造成脱肥现象,从而影响产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这与李艳舫的研究结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选择好的肥料种类,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使用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419.

[2]张福锁,张卫峰,马文奇.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高强,李德忠,黄立华,等.吉林玉米带玉米一次性施肥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301-305.

[4]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89-97.

[5]王宜伦,李慧,张晓佳,等.不同质地潮土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张丛志,张佳宝,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土壤,2012,44(1):163-166.

[7]庞欣,张福锁,王敬国.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4):476-480.

[8]张成娥,梁银丽.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72-74.

[9]王永军,王空军,董树亭,等.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492-497.

[10]任军,边秀芝,刘慧涛,等.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田适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学,2004,12(3):103-105.

[11]王继红,刘景双,于君宝,等.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张民,张志华,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95-98.

[13]朱红英,董树亭,胡昌浩.不同控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4):86-89.

[14]张芳,贾淑红,杨雪梅.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1):103-105.

[15]赵营,同延安,赵护兵.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艳舫.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24-25.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见,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CK2-4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3925.1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产量最低,为11313.2kg/hm2。笔者认为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施用A、B、C3种控释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CK1-30处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经济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生产纯收益的影响

由表6可见,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的纯收益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处理,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虽然二次追肥下玉米产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因此其纯收益低于A-40处理。

从整体来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种控释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个处理间的纯收益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应根据农作物最大需肥量来确定施肥量,这样既不浪费肥料,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农民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研究表明,农大控释肥450kg/hm2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处理最高。穗长以沃夫特控释肥600、750kg/hm2和农大控释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高。农大控释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无秃尖。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穗行数最多。行粒数则以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最大,为43粒,比行粒数最小的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4035.5kg/hm2;农大控释肥750kg/hm2处理的产量最低。施用3种缓释肥的玉米产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处理最高,一次追肥的产量以525kg/hm2处理最高,二次追肥的产量则以600kg/hm2处理最高。

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讨论

施肥对玉米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肥料种类、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响玉米产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条件下,玉米产量均随3种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这与张芳等对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结果[14]一致。赵营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夏玉米有显著增产作用,但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变化不大;氮肥利用率为9.2%~22.6%,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也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却与一次追肥处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产量最大。这可能是因为一次追肥是在拔节期追施的,在生产后期氮肥供给不足,造成脱肥现象,从而影响产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这就为玉米生产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脱肥现象,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这与李艳舫的研究结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选择好的肥料种类,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使用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kg/hm2),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419.

[2]张福锁,张卫峰,马文奇.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高强,李德忠,黄立华,等.吉林玉米带玉米一次性施肥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301-305.

[4]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89-97.

[5]王宜伦,李慧,张晓佳,等.不同质地潮土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张丛志,张佳宝,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土壤,2012,44(1):163-166.

[7]庞欣,张福锁,王敬国.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4):476-480.

[8]张成娥,梁银丽.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72-74.

[9]王永军,王空军,董树亭,等.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492-497.

[10]任军,边秀芝,刘慧涛,等.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田适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学,2004,12(3):103-105.

[11]王继红,刘景双,于君宝,等.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张民,张志华,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95-98.

[13]朱红英,董树亭,胡昌浩.不同控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4):86-89.

[14]张芳,贾淑红,杨雪梅.晋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1):103-105.

[15]赵营,同延安,赵护兵.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艳舫.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24-25.

猜你喜欢

施肥效益性状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