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视线
2015-01-14
2014年习近平治国理政干成“十件大事”振奋全国人心
人民网发表文章,称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新班子,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干成了“十件大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破冰,利好新政纷纷面世。比如国务院密集出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新一轮土地改革大幕正在开启,土地征收、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箭齐发”。二是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辟了法治中国的新天地。12月4日,我国人民还迎来了首个国家宪法日。三是反腐肃贪重典治乱,打虎拍蝇成就巨大。重典治乱,刮骨疗毒,持续加力,巡视反腐威慑常在,出重拳整治“塌方式腐败”,进一步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四是教育实践活动收官,长效机制相应建立。五是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六是古田全军政工会召开,强军兴军再上台阶。七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维稳行动更加协调。八是北京文艺座谈会召开,思想理论是非澄清。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九是南京国家公祭举行,世界瞩目反响巨大,具有还原历史、以正视听的作用,无疑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严正警告和当头棒喝。十是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外交足迹踏遍五大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和蔼可亲、亲诚惠容的中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领导班子敢作敢为、敢于担当,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灌注了满满的正能量。
李克强2014年5次出访签约1400亿美元彰显大国开放姿态
广州日报报道,李克强总理2014年5次出访,涵盖欧亚非10余国。据不完全统计,在30多天的出访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在12月的亚欧三国之行中,李克强着力推销中国装备企业,旨在化解产能过剩、加强区域合作、寻求多方共同利益。北大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目前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哈萨克斯坦等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足,资源丰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李克强力推中国装备企业走出海外,既可以释放中国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还能弥补亚欧部分国家的产能不足,乃双赢之举。”在国际社会,李克强总理有“超级推销员”的称号,曾经在多个外交场合为中国高铁、中国装备、中国制造等站台呐喊。除了多次被提及的高铁,像4G技术、水电、风电等中国技术在李克强总理出访中也多次被提及并收获了诸多订单。这次的欧亚之行,李克强又将中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厂设施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广而告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评论说:“如果将‘衬衫换飞机的阶段视作1.0时代,那么李克强总理的‘推销已经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制造业和大项目走出去的阶段,例如高铁飞机等大型装备产业。如果以后中国的服务、金融出去了,就到了3.0阶段。”克强总理走出去做推销可谓意味深长。不管是长久的闭关锁国的封建主义历史传统,还是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的文化基因,都曾让中国人在全球舞台上裹足不前,总理的开放姿态必将引领中国人进一步走向世界。
中关村部际协调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支持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12月23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以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支持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措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部际协调小组组长万钢主持会议并讲话。万钢指出,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事实证明,在中关村部署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中关村试点政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有利于激发人们尤其是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技术产业成长,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万钢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加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新政策试点要求,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中关村向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进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由科技部牵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1个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组成,它的成立和运行对中关村的建设大有裨益,可以看作是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创新。
中关村创业大街见证创业黄金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
《北京日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关村西区广场,金色“创新螺旋”即将褪去地标光环,取而代之的是创业大街南端一块巨型LED大屏。这块覆盖楼体的巨型大屏将专为创业公司发布奇思妙想和创新产品。弹指一挥间,中关村已经走过海归创业高潮,迎来本土创业的井喷。2014年中关村新增9000家创业企业,全国天使投资案例北京占到52.8%,已披露金额更是占全国61.2%。因为完全市场化腾退,6月份开街的创业大街看起来不算齐整。长100多米,宽不过10多米。从海淀图书城文化步行街到创业大街的华丽转身,让这里成为中国创业资源云集的朝圣之地。 以创业大街为中心,中关村汇聚的创业创新资源已经让全球投资人眼红:14支国内顶级天使投资基金,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27家模式各不相同的创新孵化器,40多所高校的高素质创业人才,百度系、新浪系、金山系、真格基金系、清华系、北大系等层出不穷的创业派系……这些在全球少有的丰富资源,让政府引导、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完美融合,形成了中关村较为完整的创业生态系统。从草根到初创公司,再到中期成长公司,都能从这套生态系统中汲取丰富养分茁壮成长。随着股权和分红激励措施等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中关村创新资源的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放大。虽然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思维方式、人才资源与北京有明显落差,大批创业服务平台已经开始尝试走出北京,帮助更多城市的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各种迹象表明,中关村创业大街有望成为中国创业版图中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