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山区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研究

2015-01-14荣韶婧韩云山段伟秦伟华

河南建材 2015年1期
关键词:填方黄土山区

荣韶婧 韩云山 段伟 秦伟华

中北大学理学院(030051)

黄土山区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研究

荣韶婧 韩云山 段伟 秦伟华

中北大学理学院(030051)

这里研究了黄土山区高填方边坡在宽高比、填方高度参数影响下自重作用的沉降变形,采用了符合岩土材料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对高填方边坡沉降变形问题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平面应变分析,模拟了同一填方高度、同体积、不同宽高比对黄土山区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高度高填方的沉降变形规律。

高填方;宽高比;沉降量

0 引言

工程实践表明,黄土山区地基沉降是强夯高填方地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将日趋紧张。为避免与良田争地,许多城市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发展战略,即在黄土山区进行高填方造地。当前,利用“开山填谷”解决黄土山区公路建设及机场基地建设用地的项目日趋增多。由于“开山填谷”所形成的土石方工程量大、挖方大、高填方、极松散且不均匀的工程场地的填方地基处理问题,黄土山区造地面临着高填方的沉降变形问题,汤东、杨有辉通过分析路堤高度与沉降变形关系,认为路堤自身的沉降对路堤总的沉降影响很大[1]。李静荣等以实际工程沉降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填方高度对沉降的影响,认为路基沉降量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而增加[2]。这里利用Midas分析软件就不同宽高比、不同填方高度对高填方边坡沉降变形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以研究其与沉降变形之间的内在关系,为黄土山区高填方边坡工后沉降的控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1 有限元模型

1.1 计算假定

1)填方土体为均质土。

2)认为填方土体为各向同性连续介质。

3)填方土体发生的是理想弹塑性变形。

4)填方土体的变形是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不考虑高填方边坡上附加荷载及气候的影响。

5)不考虑高填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1.2 建模中的本构关系

建模中采用通用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及土力学中常用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进行计算分析。Mohr-Coulomb准则用平面状态下的主应力可以表示成:

写成一般屈服条件形式,为:

Mohr-Coulomb屈服条件的屈服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六角形截面的角锥体表面,其在Ⅱ平面上的投影如图1所示。

图1 Ⅱ平面上的Mohr-Coulomb屈服曲线

1.3 有限元几何模型及参数

在高填方边坡填土力学参数相同、位移约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型中选取20 m、25 m、30 m、35 m、40 m的高填方边坡进行建模计算,并且选30 m、40 m、50 m的填方高度保持边坡体积不变,通过改变坡高比对高填方的沉降变形进行计算分析。

高填方边坡沉降变形是平面应变问题,在建模时对模型的位移条件作如下假定:模型左右边界水平方向位移为零,允许有竖直方向的变形,底部边界竖直方向位移为零,模型如图2。建模中高填方边坡采用同一种填土材料,模型中的土体力学参数如表1。

图2 高填方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表1 土体力学参数

2 模拟结果及分析

2.1 同高度、同体积、不同宽高比填方沉降变形

在同一高度边坡体积不变,在自重作用下高填方的沉降量可能发生变化。在建模计算过程中,宽高比选1~2.0的9个值,同一高度下的体积都是以宽高比为1时的体积作为基准,选取30 m、40 m、50 m的填方高度保持体积不变、不同宽高比的高填方边坡建模,并进行沉降变形分析,计算得出边坡沉降变形值如表2与图3、图4、图5。

表2 不同宽高比高填方沉降变形

图3 30 m的高填方

图4 40m的高填方

图5 50m的高填方

表2是30 m、40 m、50 m高填方保持边坡体积不变在不同宽高比下填方的沉降量,宽高比与沉降量的关系以图3、图4、图5的形式表示出来。综合分析三个图可以看出,随着宽高比的增大,高填方的沉降量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从边坡的稳定性考虑,宽高比越大边坡稳定性越高,但相应的填方沉降量也变大。因此,同体积的高填方应选择合适的宽高比,且同时满足稳定性和沉降量的施工要求。

2.2 不同填方高度边坡的沉降变形

保持各力学参数相同宽高比为1.5的高填方边坡进行建模,分别选取20 m、25 m、30 m、35 m、40 m的高填方边坡进行沉降变形的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与图6。

表3 不同高度的边坡沉降变形值

表3是不同高度的高填方边坡的沉降量。图6表示了高度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沉降量逐渐增大,二者呈近似的线性正比例关系。

图6 不同高度填方沉降量

3 结论

根据建模计算分析可知,高填方边坡的沉降量与填方高度呈近似的线性正比例关系。在30 m、40 m、50 m填方高度、保持边坡体积不变时,随着宽高比的增大填方沉降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同体积的高填方应选择合适的宽高比以同时满足稳定性和沉降量的要求。

[1]汤东,杨有辉.路堤高度与沉降变形关系的计算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7(9):1~3.

[2]李静荣,徐晓宇.填方高度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9(7).

猜你喜欢

填方黄土山区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除夕夜忆花屋塆
考虑颗粒破碎特性的机场高填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山区修梯田》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