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优先”架起“汉语桥”
2015-01-14钱冬梅
钱冬梅
我校是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其国际交流中心设有一间教室,名为“汉语桥”,意为“沟通交流中外文化的桥梁”,多次接待新加坡万慈学校的“浸儒游学”师生代表团。前不久,新加坡师生走进了崇川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的“汉语桥”,与我们班的学生一起上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芬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首先考虑到,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其字里行间浸润的皆是汉文化的墨香;唐诗又为“诗中之诗”,而“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尽显诗歌音韵之美、情思之美,对于“中新合璧”的教学对象再合适不过。我以传承中国诗歌文化,让学生感受古诗“言意双修”的美感为目标,以四个“优先”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架起了中新两国儿童汉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
一、友朋优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中华民族的待客之道。大经学家孔颖达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汉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儿童从小学入学就有汉语言课程的设置,来校游学的中、高年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言交流能力。而新加坡自上世纪开始汉学研究之风极盛,可以说,中新两国儿童都是在汉文化的熏染下成长的“同门”之朋。游学学生远道而来,亲近汉文化的游学目的与中国儿童不谋而合,可谓是“志同”之友。面对这样的友朋,作为“地主”的我们怎能不倍感其“乐”呢? 为了尽地主之谊,这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展示机会的给予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友朋优先的原则。
古诗短短二三十字,文字凝练含蓄,其产生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别说是新加坡学生,就是本国学生学习起来也属不易。于是,相较于平常的语文课,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难度设计得相对偏低。课堂中,我注意将更多表达与展示的机会留给迢迢而来的新加坡学生。开始,新加坡学生并不主动,显得羞涩而拘谨。我试图以师带生读、教师引读的方式来降低学习难度,又以同桌共读来调动其积极性,最终新加坡学生尝试单独朗读,在鼓励赞赏的掌声中展现自己的风采,体验古诗吟诵文化的美妙。
二、儿童优先
不论中外,古代历史上儿童或被看作微型的成人,或被看作被动的附属,约束式的教养方式被奉为最有效的训导儿童的良方。这种思想长期统治着成人,随着儿童科学研究的兴起,成人逐渐意识到儿童其实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是目的。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天生是个有目的的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儿童身后。而儿童学习中难免有一些磕磕绊绊,教师不能因此就做他们学习的替代者,去代学、替学、包学。给儿童以更大空间,他们就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自主成长,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持和坚定这样的“他信力”。闻道在先的教师既不能替代,也不应显摆。诗文朗诵是我的特长,也有多次的舞台主持经验,然而我深知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退身,要不得“秀一下”的自我意识。我在这堂课中的悄然退身,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赞赏。
课上,我将舞台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猜测诗意,放开地尝试吟诵。虽然诗意有偏颇,吟诵也不够动听,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学生的争先恐后。而我则站在他们的身后,适时地扶上一把。比如,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对“香炉”、“川”等字有误解,我及时提醒,补充相关庐山瀑布的知识。而当学生吟诵不够准确时,我只是鼓励性地评价:“这种‘张氏吟诵法的腔调也不错”。我想,语文课堂是儿童生长语文能力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在于传播学科魅力,让学生受到语文学科魅力的濡染。就这节课而言,就是让学生在读、吟、味中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音韵与情思之美。儿童优先的原则保证了学生的充分活动,让学生沉浸在由自己与诗人共同编织的诗情画意中。
三、交往优先
教学本身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交往实践。面对“中西合璧”的教学对象,我意识到两国学生置身同一个教室学习,只有让他们实现交往,培养友谊,才能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让课堂学习成为一件舒心的事。
因为汉语水平的限制,新加坡学生在理解与表达中略显迟疑。为了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更为了促进儿童的学习交往,我选择了古诗吟诵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方式展开教学。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果然引起了新加坡学生的浓厚兴趣,随着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吟诵的声音逐渐高亢了起来。不去追逐朗诵的字正腔圆,而是略带含混地即兴而发,降低了读诗的难度,却提升了感受的效果。我激发本班学生尽地主之谊,主动提供帮助,又鼓励新加坡学生大方尝试。同桌互相读诗,纠正读音;前后共读古诗,齐头并进。在几次共同学习的经历后,两国学生不再那么生分,变得亲热起来,常常相视一笑,情意尽在不言中,课堂上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交往优先也便于淡化师授生受、单向传输的教学倾向。两国学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友谊,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同桌合作展示古诗朗诵这一环节中,学生跃跃欲试,积极表现,并能通过互相评价,共同提升。
四、文化优先
诗是凝固的旋律,是可唱的歌,只是在文化渐进中,偏取语言为媒,重意义而轻声乐,于是才逐渐遗失了部分的美好。我反复诵读《望庐山瀑布》,发现这是一首仄起入韵式的交韵体诗,一、二、四句押平韵,平仄交错纵横,声韵起伏。我以此为切入口,开设一堂古诗吟诵课,就是为打开古诗吟诵文化的一扇窗。音乐是无国界的,吟诵就是像唱歌一样诵读,可以以声求情,以情达意。新加坡学生一定能在吟诵中感受到古诗格律抑扬、节奏顿挫的音韵之美,进而感受古诗的情思之美。我找来了著名吟诵专家徐健顺吟诵的《望庐山瀑布》,引领学生标出平仄,按照平长仄短的吟诵规则进行尝试。我十分明确这不是一堂品读古诗文字的纯粹的语文学科课程,而是一堂濡染古诗吟诵文化的语文文化课程。我希望通过吟诵这一古老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朦胧的直觉的方式感受庐山瀑布的大气磅礴。
对于参加此次“浸儒游学”活动的新加坡华裔学生来说,“浸儒”就是一次文化寻根,我们要努力以文化的而不只是学科的情境、氛围去吸引他们,让他们参加到文化的传承中来。在教学设计中,我弱化了字词的释义、诗意的理解,而突出了古诗的吟诵,以及诗情的感悟。为了帮助学生吟诵,我指导学生用四声归于二元的方法标平仄,以声音长短来区别平仄发声。之后反复朗读,适当进行夸张,努力彰显个性。“古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作诗不易,通过吟诗,就能体会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轻轻吟一吟诗,去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这样的教学语言,既激发起学生品味诗句的热情,也撩拨了学生吟诗的愿望,最终使他们生发出对古诗文化的向往。在学生吟诗的同时,我根据平仄的连读画出了声线图,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在一阵惊异声中,学生吟诵的热情又被推向高潮,奇妙的声线图,诗人蓬勃的情感,吟诵的百转千回,让学生深深记住了古诗吟诵文化的味道。也许新加坡学生对诗意没有做到字字明晰,然而通过一种天生的心灵的能力——直觉,感受到了诗人立于瀑布前对于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慨叹,也感受到了寥寥二三十字带来的澎湃的震撼。
“浸儒游学”活动,就是要架起中新儿童之间的学习之桥、语言之桥、文化之桥、交流之桥和友谊之桥。正是从这样的目标出发,我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注意到四个“优先”,说到底还是要追求和体现教学的适切性,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内容,制定切合其知识水平的方法,创设适切的情境、氛围去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次追寻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旅程,让中新两国的孩子都沉浸在酽酽的诗意氛围中。四个“优先”,架起了一座“汉语桥”。而这堂课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独特的教学经历。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