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历史细节教学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2015-01-14刘洪生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路德细节历史

刘洪生

近年来,随着“在本质上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为基础”的微观史学和“将生活和个人自由、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的新文化史等史学研究方式的兴盛,使关注民生、挖掘细节、见微知著等“关键词”不断涌现,再加上历史课程对运用细节增加课堂实效性与趣味性的期盼,高考题型中涉及社会史、风俗史、人口研究史、婚姻观念史的材料层出不穷,细节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势在必行了。那么 ,什么样的细节才能运用到我们的历史课堂中呢?笔者认为,真实和接地气的历史细节才能助课堂的一臂之力。

一、细节务必要真实

真实是历史的生命,史学以真实为准则,因此,课堂上选用的历史细节也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历史细节的选择原则上应来源于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对于文学作品的选用要谨慎,教师要学会刨除文学作品里夸张渲染的成分,回归其朴素的实质上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野史材料不应该作为课堂上的细节选材,切忌为了渲染气氛而将道听途说且未加甄别的信息加以运用。要做好选材的甄别工作,就需要教师在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余,扩大阅读视野,在阅读中做个有心人,积极找寻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学术成果中的能为课堂所利用的有用信息,用它们产生的价值来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

前些年,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杜撰了一些历史小人物(如帕帕提、二毛、阿牛等),本来是几个教学效果非常好的历史假设,却被今天的一些历史课堂当作真实的历史细节来广泛应用,这与教师力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历史精神是相违背的。

叶小兵教授也曾对听课教师用的资料质疑:长安城里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出售各式各样商品,如茶叶、丝绸、唐三彩等。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声不绝。这一小段的细节描述,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但是,这是教师自己想象出来的,与史实却多不相符:(1)长安城的市与坊有明确的功能划分,不是所有的街巷都可以开店;(2)唐三彩在唐朝时主要是作为陪葬的一种明器,而不是作为工艺商品出售;(3)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禁止夜间行走,更没有夜市这样全凭想象的细节,不是历史的真实。所以,细节虽细小,却不能掉以轻心,有时历史教学中科学性的错误,往往是出在细节上。

在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曾有教师使用了一幅1793年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图片(左图)来说明中国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因为这幅图片的冲击力很大,学生一看到马上就发问:“中间台上的那个人怎么那么小呢?”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教师想要的问题。于是绘声绘色地讲了,中国人为贬低马戛尔尼故意把他画得很小,体现中国“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心态云云。这在当时的课堂上产生了相当热烈的气氛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武其芳在《印象·真相:图片材料用于课件和教学要谨慎——以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为例》中指出:被奉为经典的这张图片材料竟然是错的!这岂不是“误人子弟”了吗?通过文献搜索查阅,果然发现了正确的图片(右图):

那么,图中的“小洋人”到底是谁呢? 1792年的9月26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几艘船只正准备出发。这是乔治三世国王派遣的庞大的访华使团的船队。为首的是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副使是乔治·斯当东男爵,访华的成员共有八百多人。他们将远渡重洋,前往遥远古老的中国,参加当朝的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典礼。那个“小洋人”其实是个小孩,应该是副使乔治·斯当东男爵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不是马戛尔尼。23年后,即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国王第二次派遣了访华使团,以罗尔·阿美施德为正使,当年的副使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为副使。

可见,教师如果在备课环节不注意去伪存真,平常阅读史料时不能保留足够量的知识积累,就很容易让课堂在“虚构的”“偏薄的”历史细节中误入歧途。

其实,无论是真实的历史细节还是“人造的”,都能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真实的历史能让学生了解原本的面目,而人造的历史,可以在对其辨伪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检验真实历史的方法。如毛经文对网络上《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及《毛泽东到底有多高?》进行求证,尤其对身高的三重求证,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利于传授史料求证方法,这比枯燥的说教和结论性的总结都更有实效。

二、细节切记接地气

随着高考历史题逐渐以材料型题目为主,历史学科“史料结合”的观点影响及“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的主导,教师在课堂上普遍喜欢用材料来铺垫背景或结果,加上对历史细节的重视程度高涨,许多教师便运用了材料型细节作为教学工具,本意是希望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材料的不同、繁杂、难懂、冗长,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如有教师在课堂上想让学生理解三省体制的由来,截取了吕思勉《中国通史》中的一段材料:

汉代的丞相,体制颇尊,权限亦广。所谓尚书,乃系替天子管文书的,犹之管衣服的谓之尚衣,管食物的谓之尚食,不过是现在的管卷之流。其初本用士人,汉武帝游宴后庭,才改用宦官,谓之中书谒者令。武帝死后,此官本可废去,然自武帝以来,大将军成为武官中的高职。昭宣之世,霍光以大将军掌握政权。其时的丞相,都是无用或年老的人,政事悉从中出。沿袭未改。成帝时,才罢中书宦官,然尚书仍为政本,分曹渐广。

后汉光武,要行督责之术。因为宰相都是位高望重的人,不便督责他,于是崇以虚名,而政事悉责成尚书。尚书之权遂更大。

魏武帝握权,废三公,恢复丞相和御史大夫之职。此时相府复有大权,然只昙花一现。魏文帝篡汉后,丞相之官,遂废而不设。自魏晋至南北朝,大抵人臣将篡位时则一设之,已篡则又取消。此时的尚书,为政务所萃,然其亲近又不敌中书。

中书是魏武帝为魏王时所设的秘书监,文帝篡位后改名的,常和天子面议机密。所以晋初荀勖从中书监迁尚书令,人家贺他,他就发怒道:“夺我凤皇池,诸君何贺焉”了。

侍中(门下省)是加官,在宫禁之中,伺候皇帝的。汉初多以名儒为之。从来贵戚子弟,多滥居其职。宋文帝自荆州入立,信任王府旧僚,都使之为侍中,与之谋诛徐羡之等,于是侍中亦参机要。

相信,学生在课堂上读到如此冗长的材料,兴趣早就减半了,如果碰到文言文基础薄弱的班级,能否理解材料内容都是个问题,因此,笔者不建议照搬过长的文言文材料作为细节增加在课堂中。

譬如,下面这段简洁的补充材料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伊藤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着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回答说:尚未下咽,饥甚!学生读此短小精悍的材料,既能较好地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也能感受到其迫切难耐的心理。

显然,补充材料型的细节需要考虑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能力、材料的篇幅以及教学用途等。同时,除了增添难易适中的细节外,能让学生容易感同身受的、提高他们的情感价值情操的细节也是历史课堂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务。

比如讲到马丁·路德时,总是说起他与教会的斗争,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他仅仅是一个宗教改革的领袖,根本看不到这个人物丰富的思想个性特点和情感欲望等。为了更好地认识马丁·路德,可以补充这样的材料:

“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宗教信仰的叛逆者,但是他丝毫没有容忍在宗教问题上和他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许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路德不容异说的榜样,才使得宗教战争在德国远比其他国家如英国激烈和残忍。

马丁·路德性格开朗,总喜欢喝着啤酒跟人聊天,在侃侃而谈中玩笑不断,风趣幽默,谈笑风生。他本人是位宗教领袖,其《九十五条论纲》刚烈泼辣,但内心不乏柔情蜜意。他曾热情地帮助修女还俗,结果使其中一位深深爱上了他,与他结了婚。婚后,马丁·路德非常恩爱体贴妻子,家庭生活充满幸福快乐。于是,马丁·路德不断写文章呼吁保护妇女的权益。他不但倡导妇女应当生育,而且看到妇女生育时的困难和痛苦,呼吁改善妇女的医疗条件,结果在他的影响下,德国首次出现了妇产科医生,并破天荒地出现了男妇科医生。”

通过马丁·路德的这些丰富生活内容,可以很好地展现他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也是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的路德。他是一个有贡献也有局限的人。这样的人是完整的、活生生的、充满人性的,也是可爱的。只有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更动人,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更会对学生产生震撼,促使思考人生。

这样的历史细节能培养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和看待历史人物,同时增添对历史、书本提到的历史人物的兴趣,不失为既培养学生历史辨伪“风度”,也提高其学习历史“温度”的极好方式。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路德细节历史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马丁·路德成名多亏险遭雷劈?
细节取胜
马丁·路德
新历史
修辞手法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演讲词的运用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启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