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定要比赛吗?

2015-01-14邱丹燕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10期
关键词:问问起跑线钢琴

邱丹燕

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让我读到了一本绘本《一定要比赛吗》。虽然故事最后的立意提升得很高,但是仅仅是这个题目,就足以让我思考良久。

一定要比赛吗?故事中的孩子一个个身上都贴上了参赛码,没有选择地进行着各种比赛,钢琴比赛、手风琴比赛、跑步比赛。“这是一场多久的比赛?”“是不是我赢了,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大家都在比赛?”一个个问题映入眼帘,在我心里激起千层浪。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带来了巨大的风潮,一个个小班年龄的孩子,就已经进入一种上课模式,每天有不同的兴趣班,周末要学习琴棋书画不同的技能。孩子们应该有的快乐童年,都消失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了吧?我并不反对给予孩子适当的兴趣培养,但是一切有目的的兴趣班,真的对孩子的发展有益吗?童年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的童年,都被一块块“英语”“绘画”“看图说话”等砖瓦砌成了围墙,还能看到欢乐的世界吗?当孩子回忆自己的童年,还会嘴角扬起自然的微笑吗?现在家长也在叫苦,每次孩子去兴趣班,父母们都在门外陪读,本属于孩子的快乐游戏时间,本属于父母自己的时间,都消失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了吧!看着幼儿园、小学等校舍周边的教育培训机构一个个像春笋般冒出,我们不禁感叹,到底是社会的“起跑线”拖扯着孩子们,还是我们自己牵扯起了社会的“起跑线”呢?!

“一定要比赛吗?”我也想问问自己,同时也问问身边的同事们。三年的幼教带班经历,我不能否认,我们老师非常有效的一个带班策略就是“比赛”。“我们来比一比,月亮组和太阳组,哪组吃饭又快又干净。”“我们开始比赛咯,看谁爬得最高。”这样的比赛的确能够催促孩子跟着老师的想法走,但是,这样的催促一定有必要吗?我们一定要通过所谓的“比赛”去引导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吗?我们无法用其他的方式告诉孩子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吗?“比赛”给孩子们带去了紧张感,让他们无法自主地选择开展的方式,无法尽情享受过程中的美好。坦白说,我之前也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去组织和引导孩子。阅读了《一定要比赛吗?》,一种愧疚感油然而生,我在思考我给孩子带去的是快乐吗?我开始尝试用其他更适合的方式。比如组织孩子喝水,我看到若干孩子奔跑着过去,嘴里喊着:“我是第一名。”“我也是第一名。”我想这便是我们经常让孩子比赛的后果吧。生活不是比赛。事后,我和孩子们聊起这事,我问动作较慢的孩子,喝水的时候,你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吗?他分享了他看到的,比如墙上新贴了水果图案,还有他喜欢钢琴后面的小铃等。孩子更应该知道,除了结果外,我们还可以去发现沿途的风景。

孩子们不需要那么多的“比赛”!

猜你喜欢

问问起跑线钢琴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写写问问 问问写写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