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2015-01-14严瑾郭涛马月进

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大学生

严瑾+郭涛+马月进

[摘    要]    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未来网络学习资源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6-0011-03

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9月,我国有大学生2100多万,10个大学生中有7.2个网民,照这样计算,目前中国大学生网民的数量至少在1500万左右[1]。网络学习由于具有交互功能强、信息资源共享、结构开放、自主性、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己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多结构、多层次的特性,是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2]。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课题的研究对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质量意义重大。

1    研究设计

1.1    调查目的

通过对陇东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陇东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个别化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问卷的提问和回答采用了单项选择和不定向选择两种方式。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试者的基本信息,大学生网络学习基本情况,网络学习中各主体关系及其交流,网络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网络学习中的评价、激励方式,对网络学习资源类别的喜好,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率为97.5%,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调查对象

1)性别:男生52%,女生48%。

2)专业:文科中,英语9.3%、汉语言文学11.2%、法学10.2%、教育技术学8.4%;理工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4%、电器工程学7.7%、化学6.3%、生物工程8.5%;艺体类中,音乐学7.7%、美术学9.8%、体育学6.5%。

3)年级:一年级学生18%,二年级学生29%,三年级学生12%,四年级学生41%。

2    研究分析

2.1    大学生网络学习基本情况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网络高度普及的群体,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上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少,教学机房并不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

调查中有47%的学生网龄在5年以上,3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长超3小时,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教材书籍,网络、通讯工具等信息来源中,66%的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这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学习奠定了基础。娱乐是目前在校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见表1)。40%的学生利用手提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在宿舍(家庭)上网的学生占47%,经常在网吧上网的学生占9%,而在学校投资建设管理、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的主要场所——教学机房上网的学生仅4%。

表1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

了解资讯   娱乐休闲、游戏   联络聊天   学习

人数                                 47                     58                     76           14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24%                 30%                  39%        7%

2.2    大学生网络学习中各主体关系及其交流情况

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不善于协作,学习主体之间的交流存在实时性不强、不透彻、范围有限、缺乏权威等问题,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得到的学习反馈、评价、激励等信息不完整、不全面。

在调查中,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学生们迫切希望跟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对交流不实时的BBS和E-mail使用不多,这是因为无法满足他们在网络学习交流中的时效要求(见表2)。有36%的学生与老师能够主动双向交流,34%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仅限于探讨考试、关注教师教学博客,与老师建立密切联系的学生只占到7%,还有23%的学生更喜欢在现实中与老师交流。

表2    大学生最喜欢的网络学习交流方式

网络即时       教学博客         E-mail     BBS

通讯工具     和相关网站

人数                                     142                  33                  16            4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73%               17%                8%          2%

在网络学习交互过程中存在交流不及时、人数不多、范围有限,缺乏权威、对错难辩,交流形式呆板、乏味,孤独等问题(见表3)。总的来说,由于各交流主体的上网时间、地点、设备等因素不一致,而且网络交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的特点,交流设备不够人性化,导致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交流存在问题,不利于提高网络学习效果。

表3    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交流不及时、人数   缺乏权威   交流形式   孤

不多、范围有限     对错难辩   呆板乏味   独

人数                                         129                     23               29        14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66%                  12%            15%      7%

2.3    网络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

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大多会暂停学习或放弃学习,他们依然依赖传统的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使用不深入,对网络学习方式接受不充分。学生学习中主要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过于侧重专门性的学习。

在利用网络学习时,如果遇到精力不集中,有57%的学生会放弃学习,利用网络娱乐。大学生网络学习偏向于以书面教材为主、网络资源为辅的学习(65%)。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学习中最重要的收获是获得他人认同(43%)、获得知识(37%)、学会团队协作(20%)。

2.4    网络学习中的激励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主动性强,学习目标明确,注重与他人的合作以及竞争,希望得到他人在学习上的评价、指导、讨论、协作。

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最希望得到的是合作、竞争激励,次之是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然后是反馈评价激励方式(见表4)。

表4    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最希望的激励方式

合作、竞        目标       情感      反馈评

争激励          激励       激励      价激励

人数                                86                44           43            22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43.9%          22.5%     22.4%     11.2%

2.5    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喜好

目前,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针对性不强,校园网上可利用的学科资源比较缺乏。

最吸引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是专题学习资源(51%),说明大学生学习目的性强,侧重专门性的学习。校园网提供的学习资源存在不丰富、形式呆板、乏味等问题,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校园网上的学习资源使用不多,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不使用校园网资源,说明大学生大多不重视校园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见表5)。

表5    大学生对校园网资源使用情况

使用不多      经常使用      不使用

人数                                 164                 12                19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84%               6%              10%

2.6    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大多只停留在低级学习行为阶段,学习行为程度不高,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加工、再传播和使用的不够。

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就其多样性看,有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播和使用等方面的行为;就其层次性看,有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网络学习行为。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学习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低级行为更多的反映一种单纯的操作活动,而中、高级行为则是对低级行为的复合和序列化,反映的是更高级的认知活动[3]。大学生在学习中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使用多表现为对信息收集和存储的低级学习行为,而对信息加工、再传播和使用的不够(见表6)。

表6    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

对信息      对信息      对信息      对信息的再

的收集      的存储      的加工      传播和使用

人数                                  82              51              27                  35

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42%          26%           14%              18%

3    研究对策

3.1    开发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网络学习系统

新开发的网络学习系统除了能够作为知识的有效载体,还能够为学习者呈现丰富、精练、直观、具备传统媒介优点的网络学习资源,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不同风格的学习界面,能动态生成课程的内容结构图,并根据学习者的知识进度完成动态导航,有效减少大学生学习的网络迷航。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模式生成不同的学习资料,提供各种认知、学习工具,辅助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任务,节约更多的学习时间,以便于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3.2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素质教育

一方面,学校应通过组织网络基础知识讲座和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或者在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渗透网络知识等方式,克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上大的技术障碍,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使大学生做到较好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3    加强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环境建设

开发“易得、易用、实用价值高”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适应的学科资源,例如与学科课程配套的教学文档、课件、电子期刊出版物和多媒体视音频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具有较深知识性的专题学习资源,例如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国内外名校名师的视频公开课资源链接,提高学习资源的专门性;科学管理与优化配置已有的校园网络设施设备,解决校园网网络状况中网速慢和上网时间限制的问题,丰富校园网资源类型,提高校园网资源更新速度,实现学生上网免费等问题,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4    对高校网络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

从提高网络教学的意识、普及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资源的基本建设技术三个方面培养高校教师网络技能,为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提供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教师主动发起学习活动,组织交流活动,提供清晰、明了、充分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构建全面、有效、权威、多方面的交流模式。

3.5    完善评价交流机制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例如通过学生作业、测验等传统评价方式与电子档案袋、访问日志记录、访问次数统计、真实情境化的任务、成果展示行为观察等过程性评价方式结合;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情况、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心理构建过程;除教师外,学习者之间均可成为评价的主体,参与互评与自评;利用成绩、等级、评语、问卷、量规、量表等多元反馈形式对学生反馈。另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提取出比较稳定的、个性化的信息——学习者的风格与偏好,归纳出行为与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评价的个性化,提高网络学习中个体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3,(10):74-91.

[2]高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31-35.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