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练习”的正负能量
2015-01-14钟启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10期
钟启泉
学校教育中的“练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强制性地让学生进行单纯作业与动作的反复练习,而应不断地介入评价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地面对练习活动,同时有效地组织相应的思考与认知活动,借以提升练习的效率。
教学原本应当是富有魅力的。学生越是主动地参与教学,学习就越是趣味盎然。然而恰恰相反,练习往往是无聊的。这是因为练习长久停留于既知的东西,要经历反反复复才能达到熟练。倘若一味寻求新颖和兴趣,必要的基础就会遭到轻视,这就是所谓的“急于求成”,其结果是基础不牢——产生不确凿性、不可靠感、不满足感。如此一来,还得从头做起。因此,即便练习如何无聊,仍然是必要的。根本问题在于,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练习往往被矮化为仅仅是旨在奠定“双基”的一种方法而已,大凡讨论练习的话题往往一味纠缠于狭隘的“双基”训练层面。
教育行政部门面临的课题是,展开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清除“应试教育”的毒瘤。我们需要廓清练习的正负能量,求得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不是一味地排斥练习、反对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练习及其负担量,练习有益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杜威指出:“练习是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它是一种力量,是控制种种手段、为达到目的所必需的力量。”波尔诺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作为广义的练习的本质。他说:“人通过练习,而且唯有通过练习才能臻于生活的完美发展与充实。”这是因为练习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过程,也是一种人格的修炼。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