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01-13冯思佳
冯思佳
【摘 要】美术活动中,创新意识是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脑,各项能力综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江泽民同志曾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艺术就是要不断创新,张扬个性,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意识;兴趣;创造力
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要做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下面就近几年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天生都有表现才能,有极强的表现欲,我们应对孩子在画中表现出来的天真、稚拙、淳朴的艺术语言,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在鼓励声中树立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比教给他知识要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表扬,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来共同配合老师的指导教学,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达到兴趣与爱好的融合、情感与知识的升华。并且尽量展示儿童的作品,听孩子介绍他的画。
例如,在低段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画人物的脸,居然有孩子把脸画成紫色、红色,看起来很怪异;我让他们画春天,有学生把天空画成五彩斑斓的颜色。我觉得孩子的画不只是一堆涂鸦,就请孩子们介绍一下画的是什么。孩子们告诉我他看见爸爸生气时脸就是涨成红色甚至是紫色的;春天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所以空气是多彩的。听了孩子们的介绍,我不禁对他们大加赞赏……孩子们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欣赏,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愉悦之中,他们创新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和培养。
二、适当的启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发掘儿童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 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想象是儿童画的灵魂,儿童处在一个认识世界,学习世界的感性认识阶段。他们无生活积累,无经验沉淀。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未知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没有成人绘画的条条框框,儿童画在造型、构图上带有很大的变形因素和主观随意性。无论是构图形式,造型处理,色彩配置,还是表现方式等无不需要儿童的想象,这个想象对画画儿童是真实的。在儿童画教学中就应鼓励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提高创造力。
例如二年级在上《画房子》一课时,学生都是把房子画成一排,规规矩矩的,像排队一样,门框、窗户都是方形的。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远处的房子,是不是都只是有规律的排成一排?他们是怎样排列的?世界各地的有特色的房子,其中哪些的门窗有特色?怎么进行设计具有美感的房子?答案就在他们的观察中,原来房子并不是一样高的,也不都是排成一排排的,还有前后之分,高低之分,后面的房子有些部分还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可以不用画出,只画露出了的部分,房子的门窗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的还是圆形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有了惊奇的发现。接下来我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还可以画出怎样的房子来呢?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一边叽叽喳喳地说,一边兴致勃勃地画,最后一个个得意洋洋地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心形的窗户,南瓜形状的房子,房子的墙面上还画有许多卡通装饰……孩子们的想象力被释放了,他们的天真、好奇、热情让我惊奇不已,他们的世界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和现实生活经验的约束,广得叫人憧憬,美得让人流连。
三、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用手中画笔,绘心中蓝图”活动,号召学生在大操场上的涂鸦墙用粉笔施展他们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的学生的想象力,和运用多种材料创作的意识。
总之,在美术教学要从儿童的自身特点出发,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正确引导儿童的审美观,激发儿童创作灵感,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孩子们创作中的自主空间,让他们面对这个世界去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
[2]美术教学
[3]美术课程标准解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