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理解
2015-01-13杜伟强
杜伟强
【摘 要】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舞台。构建高效课堂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源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落实好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高效课堂;兴趣;轻松;和谐自主;探究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就我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教师角色转换,提升高效课堂氛围
1.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创造者,由成绩的裁判者转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教科书进行“裁剪”,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拓宽和拓深语文课程,并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统一起来。让课堂富有现代气息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3.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
老师要以开放的胸襟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碰撞,从而和学生打成一片,增强课堂效果。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践行大语文观念,构建自主课堂
1.立足课堂,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课堂是教师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说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那它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
把凝结在知识背后思维方法及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意识,对一些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让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学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超越课堂,开辟高效课堂新天地
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和书本的教学内容,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着眼于整体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呢?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
三、给学生成功的快感,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快感。因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四、指导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拟定切实可行的合作学习细则
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向同伴提问;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共同探究问题;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协调组员间的分歧,归纳组员观点。
2.选择精当、科学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一般要选择那些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同学的认识,使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要有所发现,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然,这些内容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争议、有探讨,收到相互启发的效果,这样的小组合作必然是有效的,当然也更有意义。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首先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