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层民族学校“主体性”教学模式
2015-01-13晓桑
晓桑
【摘 要】我们西藏地处社国西南边疆,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解放后虽然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随着全国教改的推行,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有的机制了,而“主体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已经慢慢地登上基层民族学校教学的礼堂。“主体性”教学和以往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同呢?“主体性”教学就是指在教育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在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上。本文就“主体性”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对广大师生朋友在认识“主体性”教学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学校;“主体性”教学;学习活动行;素质教育
那么,作为21世纪的人民教师,特别是我们西藏基层民族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应该如何设计出适宜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呢?个人建议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主体性”教学:
一、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和思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实现一定是通过主体的学习活动来体现。现代教学论也明确地提出要“以学习活动促发展”的教学主张,学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通过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变化,从而形成人的内在素质,所以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主体性的发展。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兴趣是行为动力的源泉,怀有兴趣的学习才能更持久,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诱因。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过错时,不应带有色眼镜,不要过分的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觉得“老师在期待着我,没有放弃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恰当评价学生,使学生感到鲜花和希望,从而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创新意识的迸发。
二、以交往型学习活动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与交往是相辅相成的,是小学生的一种社会性建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集体学习是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习活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就更需要教师在交往型学习活动中更多的正确指导和细心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各种交往技巧的前提下来让他们更好地相互交往,相互沟通,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顺利更快乐。教师要激发、培养孩子们对教学交往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他们的观察力得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引导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以及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与人交往的态度。
(2)为学生作一次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的设计,让他们感受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为他以后走向社会增强信心和信念。
(3)作一些展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可以开展一些适合我们基层民族学校的比赛活动,比如:绘画、竞技、唱歌等等,让学生在比赛的同时展现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
三、学校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在进行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后要以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评价”作为导向,让老师、家长、学生一致能认同素质教育目标,使老师、家长、学生教育质量观念得到根本上的转变,教师都能明确将学生的“主体性”当作教育目标,学生都能重视将“主体性”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我们基层学校也要认真抓好“素质教育评价”的落实,确保让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总结: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他们就像是一颗颗种子,种子洒在肥沃的土地里,是很有可能茁壮成长的,但一颗好种子洒在了我们西藏高原上,需要我们这些园丁更细心的呵护才有可能长成大树。我们基层民族学校不比大城市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不说,气候和地理位置也局限了我们的发展,我们西藏民族基层学校的教育改革及有效的实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中间需要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加大、老师进修机会的增加、教育资源支援加强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我们民族基层学校的教育步伐,但作为我们这些基层教师,应该慢慢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再把为高等学府输入人才作为基层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基层教育办学的思想理念,真正把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做为重点,从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公民素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技能培养等全方位着手,使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小就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学习的信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