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花现创意与城市一起成长
2015-01-13许亦舒
许亦舒
最早知道陈花现的时候,他还在豆瓣上画插画,也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后来见面,是前两年在他斗西路的“花现沙茶面”店内,现代装饰的店内空间里卖的是厦门传统沙茶面。再后来他和太太开始做土凤梨酥,在淘宝上卖得还不错。不久前再见到陈花现,他已经当了父亲,与友人一起在新开的甜品店“五月的石榴”中扎实地做茶点与饮品开发。
陈花现就是蒋晟所说的那种“有口音”的设计师。作为一个闽南人,他现在关注着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并将之作为自己的插画主题;他做的产品,同样围绕着自己最熟悉的吃食,连食材也尽量选择从本土出产。这种“口音”,不仅来自于成长经验,也来自于对这座城市内在的认同。
陈花现倒是完整经历了厦门创意产业的一个切面,他做过广告,在32/HOW当过设计助理,也经历过冷清得没人会去开店的昔日鼓浪屿,见到了后来随便开什么店也赚钱的曾厝垵。如今在花现看来,“厦门腔调”已经在这么多年里随着城市的成长,抛开了虚有一腔情怀的表面,多数人不会再为“在厦门开一家小店”的憧憬而盲目繁衍毫无特色和生命力的店面,而创意人则开始从“自我认知”出发,扎实地做产品。
对于他自己,也是如此。
陈花现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他的艺术启蒙来自于庙宇,这应该也是许多闽南孩子的童年记忆。陈花现到如今依然会记得小时候随着阿嬷到庙里进香,观看各种传统仪式。那时候他总觉得和同龄孩子相比,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洋气”——别的孩子有各种现代玩具,可他打从开始对画画感兴趣,临摹的就是神像。上个世纪90年代,少年时期的花现正好经历了厦门传统社群衰落的时间。到了2000年以后,新一波的移民风潮让年轻的潮流文化开始出现在这个海岛。
城市的变化影响着其中的年轻人。陈花现从豆瓣网上得知了“插画”这个门类已经是大学的时候,这是《搜街》影响着厦门的时间,是《城市画报》开始追捧“厦门生活”的时间,也是创意市集来到厦门的时间。厦门的不少年轻人开始制作布包、明信片来贩卖,坊间的文艺空间开始出现。厦门这座城市的消费者正在改变,文艺青年们的出现,让中山路、鼓浪屿上的工艺品店逐步被小杂货铺、咖啡馆所替代。
2010年左右,是新浪微博的黄金时期也是信息爆炸的时期,早一批文艺青年们不仅开始成长为有消费力的群体,同时从网络掌握了大量资讯,他们不再满足于空有情怀。在花现看来,这也是像他这样的厦门新一代创意人的思维转变——人们不再只关注形式,而慢慢回归到了产品本身,于是渐渐地很多店家都会强调自己的食材或者手艺与文化的传承等。这座城市从虚有情怀,到终于在某种层面上给人们带来的自信与认同。
对于陈花现而言,这样的自信也令他确立了更明确的创意方向。从大学毕业后,陈花现在广告公司工作过,是因觉得那些文字与创意能够将生活包装得十分有腔调。后来他又在32/HOW做了一阵子设计助理,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接触到32/HOW对产品本身细致而讲究的态度:“咖啡是舶来品,当时大多数人是在卖咖啡的情怀,但32/HOW却会很认真地做一杯咖啡,剖析它的风土,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一套精细的态度是可以套到我们本地的其它产品上的。”
他在32/HOW所学到的,是将一个日常的东西做得扎实有趣。要做到这样,当然仍是需要对自我、对文化,对腔调背后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支撑,有足够的认知。而陈花现找到的创意点,便是传统与本土。“以前厦门总喜欢被与台湾相提并论,并且在做文创的方式上也在模仿,但其实厦门自己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并不逊于台湾。”陈花现说,这些精彩的地方,需要的是能沉下心来,“回到这座城市里面”。陈花现庆幸的是,厦门也恰恰是一个可以让人有独立思考空间的城市。陈花现说自己画画从来只要简单一支笔一张纸,丝毫不“端着”,这种轻松在他看来也很符合厦门这座城市的形态。
这两年,陈花现开始创作关于厦门传统文化、习俗的生活。学生时代早就爱上在厦门走街串巷研究庙宇神像的他,不再像童年时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洋气”。他画闽南人的传统年节习俗,画小时候住家附近摆摊的邻居,画传统厦门的人情世故;另一方面,他和太太开始制作以厦门本土食材为原料的凤梨酥。一度住在老八市附近的陈花现,有一段时间的生活就是去市场寻找各种原材料来给太太搭配试验。没想到大家都说难做的凤梨酥,他们用本地酸甜搭配合适的新鲜菠萝做出来了,几乎没有做什么宣传,在淘宝就卖得还不错。六月,陈花现和朋友在官任路新开了一家甜品店La Grenade en Mai(五月的石榴),有带有本土新鲜水果食材的千层可丽饼,也有环岛路草莓制作的果酱,不管是哪一款产品,都在强调着产品本身的品质。
这样的“回归”对于花现而言是重要的。他渐渐找到了做创意的“依据”,从前那么多的花哨与形式都源自于没有找到根本:“时代的信息在爆炸,你需要在这些信息里找到选择的点,这些传统的东西会给我一个依据,通过它们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使用自己有的东西。就像我自己以前做设计,我觉得这朵花挺好看的,就想方设法生搬硬套到我的产品包装上,希望把东西做得让人难以忘怀。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一个很表面的东西,慢慢地回到最本来的面目上。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之后,观念会大不一样。厦门也只有知道厦门本身,才搞得清楚自己‘腔调怎么去填。”和陈花现同龄的许多创意人都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人们开始有一种本土荣誉感,并拿出实际的产品支撑着这种荣誉感,这些产品也在一点点地构造着厦门的腔调。endprint